當前位置:吉日网官网 - 傳統文化 - 民風 民俗知多少ppt

民風 民俗知多少ppt

吃鴨子

我國雲南的仫佬族鄉親都要在八月十五這天買餅子,殺鴨子,歡度這個傳統節日。為了紀念以遊村賣糖動員鄉親殺番鬼佬的賣糖佬壹家三人,仫佬人每年八月十五,家家戶戶都要買餅子、殺鴨子,以此教育後代不要忘記反抗侵略的鬥爭。

吃芋頭

中秋食芋頭,則寓意辟邪消災,並有表示不信邪之意。清乾隆《潮州府誌》曰:“中秋玩月,剝芋頭食之,謂之剝鬼皮”。剝鬼而食之,大有鐘馗驅鬼的氣概,可敬。

吃田螺

至於中秋食田螺,則在清鹹豐年間的《順德縣誌》有記:“八月望日,尚芋食螺。”民間認為,中秋田螺,可以明目。據分析,螺肉營養豐富,而所含的維生素A又是眼睛視色素的重要物質。食田螺可明目,言之成理。但為什麽壹定要在中秋節特別熱衷於食之吃。有人指出,中秋前後,是田螺空懷的時候,腹內無小螺,因此,肉質特別肥美。是食口螺的最佳時節。如今在廣州民間,不少家庭在中秋期間,都有炒田螺的習慣。

吃南瓜

江南各地過中秋節,家家戶戶流傳著八月半吃老南瓜燒糯米飯的風俗。

飲桂花酒

每逢中秋之夜,人們仰望著明月,聞著陣陣桂香,遙想吳剛砍桂,喝壹杯桂花蜜酒,歡慶合家甜甜蜜蜜,歡聚壹堂,已成為節日的享受。桂花不僅可供觀賞,而且還有食用價值。桂花不僅可供觀賞,而且還有食用價值。屈原的《九歌》中,便有“援驥鬥兮酌桂漿”、“奠桂兮椒漿”的詩句。可見我國飲桂花釀酒的年代,已是相當久遠了。

食藕盒子

中秋食藕,也是寄團圓之意也,尤其是吃“藕盒子”。江浙人多將藕切片,每兩片間下端相連,中間夾肉、文蛤等調制而成的餡,外拖面煎至金黃,此又稱藕餅,與月餅有異曲同工之妙。目前市場上藕的品種主要有兩種,即七孔藕與九孔藕。江浙壹帶較多栽培七孔藕,該品種質地優良,肉質細嫩,鮮脆甘甜,潔白無瑕。中醫認為,藕經過煮熟以後,性由涼變溫,對脾胃有益,有養胃滋陰,益血的功效。

月圓人也圓

月餅傳說小貼士

有人以為吃月餅和送月餅,自古以來就與中秋節有關。其實, 情況並非如此。初唐時,原來農歷八月只有初壹是節日,而無十五這個節日。相傳,後來唐明皇曾於八月十五夜遊月宮,這樣民間才把八月十五這壹天作為中秋節。

到了中唐,人們始在八月十五之夜登樓觀月,而當時還沒有月餅出現。說到月餅的出現最早是在南宋的時候。不過當時的月餅與中秋節毫不相幹,那時的月餅與現代月餅亦大不相同,只是作為蒸食品在飲食市場出現而已。

月餅真正與中秋節有聯系是在明代。當時,北京城市裏出現了壹種以果做餡的月餅,而人們在中秋節這壹天自己制作月餅,用於自食和贈於良朋親友,以表達團圓和祝賀之意。那時的月餅大小和形狀很不規範,差別甚大,其名稱也頗特別。

比如,山西省介休縣壹帶在中秋節這天,當地老百姓已有合家圍坐分食團圓月餅的習俗。其制作的月餅名堂多且有趣,如有專供男人食用的月牙月餅,有只限於女子享用的葫蘆月餅,還有特別為少年準備的“孫悟空”、“兔兒爺”之類的 月餅,等等。名目繁多,不壹而足。

關於月餅的制作技術,在明代已達到很高的水平,在當時壹些月餅的餅面上,已出現“月中蟾兔”之類的裝飾圖案。其設計之精良,構圖之美妙,花紋之靈細,使人獲得藝術享受,既充分體現了月餅制 作者的匠心獨運,也反映了我們偉大中華民族的燦爛文化。少數民族的民風民俗 白族白族白族白族::::初壹起得最早的是白族小孩,起床開自己的“財門”;然後找還沒有開門的人家幫忙開“財門”。在小孩開“財門”的時候,各家主人爭打第壹桶井水;回家後燒泡米花茶喝。 達斡爾族達斡爾族達斡爾族達斡爾族::::年年高。北方的達斡爾族有拜年的習慣,春節時,人們穿上節日盛裝,逐家走訪,互相祝賀。每家都備有蒸糕,拜年者壹進門,主人就用蒸糕款待。 “糕”在漢語中與“高”諧音,以糕款待,表示互相在新的壹年中,生活水平進壹步提高。節日期間,達斡爾族還舉行歌舞、體育活動,壹直持續半個月。 藏族藏族藏族藏族::::藏族喜歡在春節邀約親朋好友郊遊野餐,彈唱祝福歌。 瑤族瑤族瑤族瑤族::::瑤族在春節總要表演《耕作戲》舞蹈。 僳僳族僳僳族僳僳族僳僳族::::僳僳族最喜歡在這時舉行賽詩會,唱名調名詩。 阿昌族阿昌族阿昌族阿昌族::::男女老少則在這期間打甩秋(千)轉秋(千)。 苗族苗族苗族苗族::::苗族的主要活動是鬥牛、賽馬、跳蘆笙、打年鼓。 蒙古族蒙古族蒙古族蒙古族::::酒肉不盡。北方的蒙古族過春節卻是另壹番景象,節前家家戶戶都備下了當年生長的公羊和各種奶制品以及幾壇美酒。除夕之夜,人們穿上漂亮的蒙古袍,全家席地坐在蒙古包中央,迎接新的壹年的到來。午夜開始飲酒進餐,按常規要多吃多喝,酒肉剩得越多越好,象征著新的壹年酒肉不盡,吃喝不愁。初壹早晨,身穿各式服裝的男女,跨上駿馬,三五成群奔向“浩特”(村鎮),挨個地串蒙古包。串包時,先要給長輩叩頭祝願,接著主人家的女婿為前來串包的客人敬酒,人們邊歌邊舞。 壯族壯族壯族壯族::::賀吉祥。居住在南方的壯族,稱春節為“新年節”。這壹天,人們出門無論遇到誰都要相互祝賀,認為這樣壹年才能吉祥。 布依族布依族布依族布依族::::姑娘搶挑第壹擔水。居住在西南邊疆的布依族,每年除夕晚上,都通宵達旦地守歲。天壹亮,姑娘們爭著到屋外去挑水,誰先挑回第壹擔水,誰就被大家認為是最勤勞的姑娘。 景頗族景頗族景頗族景頗族::::射荷包。姑娘們是這項活動的組織者和裁判員。她們把繡好的荷包用線吊在竹桿上,在樹尖中左右搖擺,請小夥子射擊。誰先射落荷包,姑娘們就把酒作為獎品送給誰。荷包裏壹般裝有壹枚硬幣、幾粒谷子和幾顆裝飾用的珠子,作為幸福的象征。 哈尼族哈尼族哈尼族哈尼族::::蕩秋千。春節前幾天,哈尼族居住的村寨就已經熱鬧起來,小夥子們忙著上山砍竹子,準備立秋千。那裏的秋千有十幾公尺高,哈尼族不管男女老少都很愛蕩秋千。節日裏,大家都穿著自己最喜愛的衣服去蕩秋千,處處呈現出熱鬧、和睦的節日景象。 傣族傣族傣族傣族::::擲糠包。傣族青年男女喜愛甩糠包的遊戲,春節期間,小夥子和姑娘們互相投擲糠包,看誰投得準,看誰接得著。玩到壹定的時候,姑娘們就悄悄搶走小夥子身上佩的腰刀、包頭布或拴著的馬,跑回家去。假如小夥子有情就追隨而來。父母見到女兒拿著頭布、牽著駿馬回來,便設宴款待。 高山族高山族高山族高山族::::“圍爐”。除夕晚上,壹家老少圍坐在放有火鍋的圓桌上聚餐,叫做“圍爐”。平常滴酒不沾的婦女,也要象征性地喝壹口酒,以示吉利。“圍爐”時吃的蔬菜不用刀切,洗凈後帶根煮熟,表示祝願父母長壽。如果家裏有人外出,也要空出壹個席位,把這個人的衣服放在空位上,表示全家人對他的思念。 滿族滿族滿族滿族::::掛旗過年。掛旗圖案優美,色彩鮮艷,象征著壹年的吉祥開端。節日期間,男孩成幫結夥地放鞭炮,或乘坐自制的各式各樣的木爬犁,在山崗上、冰面上嗖嗖飛馳。少女和年輕的媳婦們穿著新做的花衣服,三五成群,分家合夥地玩嘎拉哈(豬或牛的膝關節骨)。

  • 上一篇:椅子的價值和特征
  • 下一篇:江蘇成人高考物流管理專業就業前景好嗎
  • copyright 2024吉日网官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