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祖沖之,祖沖之(公元429年4月20日-公元500年)是我國傑出的數學家、科學家。南北朝時期人,漢族人,字文遠。生於宋文帝元嘉六年,卒於齊昏侯永元二年。。壹生先後任過南徐州(今鎮江市)從事史、公府參軍、婁縣(今昆山市東北)令、謁者仆射、長水校尉等官職。其主要貢獻在數學、天文歷法和機械三方面。其主要貢獻在數學、天文歷法和機械三方面。此外歷史記載祖沖之精通音律,擅長下棋,還寫有小說《述異記》。祖沖之著述很多,但大多都已失傳。他寫的《綴術》壹書,被收入著名的《算經十書》中,作為唐代國子監算學課本,可惜後來失傳了。《隋書·律歷誌》留下壹小段關於圓周率(π)的記載,祖沖之算出π的真值在3.1415926和3.1415927之間,相當於精確到小數第7位,簡化成3.1415926,成為當時世界上最先進的成就。祖沖之入選世界紀錄協會世界第壹位將圓周率值計算到小數第7位的科學家,創造了中國紀協世界之最。這壹紀錄直到15世紀才由阿拉伯數學家卡西打破。祖沖之創制了《大明歷》,最早將歲差引進歷法;采用了391年加144個閏月的新閏周;首次精密測出交點月日數(27.21223),回歸年日數(365.2428)等數據,還發明了用圭表測量冬至前後若幹天的正午太陽影長以定冬至時刻的方法。
他設計制造過水碓磨、銅制機件傳動的指南車、千裏船、定時器等等。此外,他在音律、文學、考據方面也有造詣,他精通音律,擅長下棋,還寫有小說《述異記》。是歷史上少有的博學多才的人物。為紀念這位偉大的古代科學家,人們將月球背面的壹座環形山命名為“祖沖之環形山”,把小行星1888命名為“祖沖之小行星”。數學家祖沖之在天文、歷法、數學以及機械制造等方面的輝煌成就,充分表現了我國古代科學的高度發展水平。張衡:張衡(78年—139年),字平子。漢族,南陽西鄂(今河南南陽市石橋鎮)人[1]?,南陽五聖之壹,與司馬相如、揚雄、班固並稱漢賦四大家。中國東漢時期偉大的天文學家、數學家、發明家、地理學家、文學家,在東漢歷任郎中、太史令、侍中、河間相等職。晚年因病入朝任尚書,於永和四年(139年)逝世,享年六十二歲。張衡為中國天文學、機械技術、地震學的發展作出了傑出的貢獻,發明了渾天儀、地動儀,是東漢中期渾天說的代表人物之壹。被後人譽為“木聖”[2]?(科聖),由於他的貢獻突出,聯合國天文組織將月球背面的壹個環形山命名為“張衡環形山”,太陽系中的1802號小行星命名為“張衡星”。後人為紀念張衡在南陽建設有張衡博物館。2,嶽飛嶽飛(1103—1142),字鵬舉,宋相州湯陰縣(今河南安陽湯陰縣)人,中國歷史上著名的軍事家、戰略家、民族英雄[1-2],位列南宋中興四將之首。他於北宋末年投軍,從1128年遇宗澤起到1141年為止的十余年間,率領嶽家軍同金軍進行了大小數百次戰鬥,所向披靡,“位至將相”。1140年,完顏兀術毀盟攻宋,嶽飛揮師北伐,先後收復鄭州、洛陽等地,又於郾城、潁昌大敗金軍,進軍朱仙鎮。宋高宗、秦檜卻壹意求和,以十二道“金字牌”下令退兵,嶽飛在孤立無援之下被迫班師。在宋金議和過程中,嶽飛遭受秦檜、張俊等人的誣陷,被捕入獄。1142年1月,嶽飛以“莫須有”的“謀反”罪名,與長子嶽雲和部將張憲同被殺害。宋孝宗時嶽飛冤獄被平反,改葬於西湖畔棲霞嶺。追謚武穆,後又追謚忠武,封鄂王。嶽飛是南宋最傑出的統帥,他重視人民抗金力量,締造了“連結河朔”之謀,主張黃河以北的抗金義軍和宋軍互相配合,夾擊金軍,以收復失地。嶽飛治軍,賞罰分明,紀律嚴整,又能體恤部屬,以身作則,他率領的“嶽家軍”號稱“凍殺不拆屋,餓殺不打擄”;金人流傳有“撼山易,撼嶽家軍難”的哀嘆,表示對“嶽家軍”的最高贊譽。嶽飛反對宋廷“僅令自守以待敵,不敢遠攻而求勝”的消極防禦戰略,壹貫主張積極進攻,以奪取抗金鬥爭的勝利;他是南宋初唯壹組織大規模進攻戰役的統帥。[3-4]嶽飛的文學才華也是將帥中少有的,他的不朽詞作《滿江紅·怒發沖冠》,是千古傳誦的愛國名篇,著有《嶽忠武王文集》。戚繼光(1528年11月12日-1588年1月5日),字元敬,號南塘,晚號孟諸,卒謚武毅。漢族,安徽定遠人,生於山東濟寧。明朝傑出的軍事家、書法家、詩人、民族英雄。戚繼光在東南沿海抗擊倭寇十余年,掃平了多年為虐沿海的倭患,確保了沿海人民的生命財產安全;後又在北方抗擊蒙古部族內犯十余年,保衛了北部疆域的安全,促進了蒙漢民族的和平發展,寫下了十八卷本《紀效新書》和十四卷本《練兵實紀》等著名兵書,還有《止止堂集》及在各個不同歷史時期呈報朝廷的奏疏和修議。同時,戚繼光又是壹位傑出的兵器專家和軍事工程家,他改造、發明了各種火攻武器;他建造的大小戰船、戰車,使明軍水路裝備優於敵人;他富有創造性的在長城上修建空心敵臺,進可攻退可守,是極具特色的軍事工程。[1]?3:顏回:顏回是孔子最得意的弟子,極富學問。《雍也》說他“壹簞食,壹瓢飲,在陋巷,人不堪其憂,回也不改其樂”。為人謙遜好學,“不遷怒,不貳過”。他異常尊重老師,對孔子無事不從無言不悅。以德行著稱,孔子稱贊他“賢哉回也”,“回也,其心三月不違仁”(《雍也》)。不幸早死。自漢代起,顏回被列為七十二賢之首,孔廟四配之首,有時祭孔時獨以顏回配享。顏回跟隨孔子周遊列國,過匡地遇亂及在陳、蔡間遇險時,子路等人對孔子的學說都產生了懷疑,而顏回始終不渝,並解釋道;“老師的理想很高,學問很深,所以才不被壹般世人所理解、采用,這正是他們的恥辱。”孔子聽了很高興。顏回素以德行著稱。嚴格按照孔子關於“仁”“禮”的要求,“敏於事而慎於言”。故孔子常稱贊顏回具有君子四德,即強於行義,弱於受諫,怵於待祿,慎於治身。他終生所向往的就是出現壹個“君臣壹心,上下和睦,豐衣足食,老少康健,四方鹹服,天下安寧”的無戰爭、無饑餓的理想社會。公元前481年,顏回先孔子而去世,葬於魯城東防山前。孔子對他的早逝感到極為悲痛,不禁哀嘆說;“噫!天喪予!天喪予!”顏回壹生沒有做過官,也沒有留下傳世之作,他的只言片語,收集在《論語》等書中,其思想與孔子的思想基本是壹致的。後世尊其為“復聖”。元文宗封顏回為兗國復聖公,明嘉靖時罷封爵,止稱“復聖”。明陳鎬纂清孔胤植重纂《闕裏誌·弟子職》:“元文宗至順元年,加贈“兗國復聖公”。《明史·禮誌四》:“其四配稱:復聖——顏子、宗聖——曾子、述聖——子思子、亞聖——孟子。”4:王勃:王勃(約650~約676年),唐代詩人。漢族,字子安。古絳州龍門(今山西河津)人,出身儒學世家,與楊炯、盧照鄰、駱賓王並稱為“初唐四傑”,王勃為四傑之首。王勃自幼聰敏好學,據《舊唐書》記載,他六歲即能寫文章,文筆流暢,被贊為“神通”。九歲時,讀顏師古註《漢書》,作《指瑕》十卷以糾正其錯。十六歲時,應幽素科試及第,授職朝散郎。因做《鬥雞檄》被趕出沛王府。之後,王勃歷時三年遊覽巴蜀山川景物,創作了大量詩文。返回長安後,求補得虢州參軍。在參軍任上,因私殺官奴二次被貶,上元三年(676)八月,自交趾探望父親返回時,不幸渡海溺水,驚悸而死。王勃在詩歌體裁上擅長五律和五絕,代表作品有《送杜少府之任蜀州》,主要文學成就是駢文,無論是數量還是質量上,都是上乘之作,代表作品有《滕王閣序》等。王勃幼年時就非常聰慧,六歲時便能作詩,且詩文構思巧妙,詞情英邁,被父親的好友杜易簡稱贊為“王氏三株樹”之壹,表明了王勃早年就顯示出傑出的文學才能。九歲時,王勃讀顏師古註的《漢書》後,撰寫了《指瑕》十卷,指出顏師古的著作錯誤之處,表現了王勃早年就博學多才。十歲時,王勃便飽覽六經。十二歲至十四歲時,王勃跟隨曹元在長安學醫,先後學習了《周易》、《黃帝內經》、《難經》等,對“三才六甲之事,明堂玉匱之數”有所知曉。[1]?曹植:曹植(192年-232年12月27日),字子建,沛國譙(今安徽省亳州市)人,出生於山東聊城市莘縣,壹說出生於山東菏澤市鄄城。曹植是曹操與武宣卞皇後所生第三子,生前曾為陳王,去世後謚號“思”,因此又稱陳思王。[1]?曹植是三國時期曹魏著名文學家,建安文學的代表人物。其代表作有《洛神賦》、《白馬篇》《七哀詩》等。後人因其文學上的造詣而將他與曹操、曹丕合稱為“三曹”。其詩以筆力雄健和詞采畫眉見長,留有集三十卷,已佚,今存《曹子建集》為宋人所編。曹植的散文同樣也具有“情兼雅怨,體被文質”的特色,加上其品種的豐富多樣,使他在這方面也取得了卓越的成就。南朝宋文學家謝靈運有“天下才有壹石,曹子建獨占八鬥”的評價。《詩品》的作者鐘嶸亦贊曹植“骨氣奇高,詞彩華茂,情兼雅怨,體被文質,粲溢今古,卓爾不群。”[2]?王士禎嘗論漢魏以來二千年間詩家堪稱“仙才”者,曹植、李白、蘇軾三人耳。初平三年(192年),曹植出生於東武陽。曹植是曹操與卞夫人所生第三子(卞夫人為曹操生了四個兒子:丕、彰、植、熊)。[3]?當時曹操在北方尚未站穩腳跟,缺乏固定的根據地,家屬常隨軍行止,因此幼年的曹植同眾多兄弟們壹樣,是在戎馬倥傯的生活中度過的。這種戎伍生活壹直到建安九年(204年),曹操擊敗了勁敵袁紹集團,攻克了其經營多年的鄴城(今河北臨漳),方才有所改變。[曹植自小非常聰慧,才十歲出頭,就能誦讀《詩經》、《論語》及先秦兩漢辭賦,諸子百家也曾廣泛涉獵。他思路快捷,談鋒健銳,進見曹操時每被提問常常應聲而對,脫口成章。再加之性情坦率自然,不講究莊重的儀容,車馬服飾,不追求華艷、富麗,這自然很合曹操的口味。漸漸地,曹操開始把愛心轉移到曹植身上。[15,蘇洵:蘇洵(1009年5月22日—1066年5月21日),字明允,號老泉,漢族,眉州眉山(今屬四川眉山)人。北宋文學家,與其子蘇軾、蘇轍合稱“三蘇”,均被列入“唐宋八大家”。至和、嘉祐間,與二子軾、轍同至京師。歐陽修上其所著《衡論》、《權書》等二十二篇,士大夫爭傳之。宰相韓琦奏於朝,除秘書省校書郎。與陳州項城令姚辟同修建隆以來禮書,為《太常因革禮》壹百卷。書成而卒,年五十八歲。蘇洵擅長於散文,尤其擅長政論,議論明暢,筆勢雄健,著有《嘉祐集》二十卷,及《謚法》三卷,均與《宋史本傳》並傳於世。蘇洵少時不好讀,由於父親健在,沒有養家之累,故他在青少年時代有點象李白和杜甫的任俠與壯遊,走了不少地方。後來又陪同兒子兩次進京,壹次經水路,壹次經陸路,遍遊了沿途的名勝古跡。蘇洵遊過的道釋名勝古跡大致有青城山和峨眉山、成都的玉局觀、廬山的東林寺和西林寺、虔州的天竺寺、豐都的仙都觀等。蘇洵遊峨眉山和青城山是在青少年時期,其《憶山送人五言七十八韻》詩中雲:“少年喜奇跡,落拓鞍馬間。縱目視天下,愛此宇宙寬。岷峨最先見,晴光壓西川。”6:蘇秦:蘇秦(公元前337年 - 公元前284年),字季子,漢族,東周戰國時期周王室直屬雒陽(今河南洛陽)人,戰國時期著名的縱橫家,與張儀齊名。為鬼谷子王詡的徒弟。遊說六國期間,蘇秦先奉燕昭王命入齊,從事反間活動,使齊疲於對外戰爭,以便攻齊為燕復仇。齊宣王末任齊相。秦昭王與齊湣王並稱東西帝。他勸說齊王取消帝號,與趙平原君約五國攻秦,被趙封為武安君。五國合縱攻秦,迫使秦廢帝號,歸還部分魏趙土地。而後,齊國乘機攻滅宋國。被趙奉陽君行詐,奉陽君被殺後,發動韓、趙、燕、魏、齊諸國合縱,迫使秦國廢帝退帝。蘇秦以壹己之力促成山東六國合縱,使強秦不敢出函谷關十五年,又配六國相印,叱咤風雲。 後世敬仰其成就,以“蘇秦背劍“來命名武術定式,十分形象,通俗易懂,更取其縱橫捭闔之意。蘇秦,東周雒陽(今河南洛陽)人,出身農家,素有大誌,曾隨鬼谷子學習縱橫捭闔之術多年。與張儀同出自鬼谷子門下。他家庭貧苦,向秦國推銷統壹中國的策略,沒有成功,盤纏花完了,衣服也破了,回家後,父母不理他,妻子都不管他,嫂子也看不起他。於是他更改了人生目標,從書箱中翻出鬼谷陰符書,攻讀至深夜每欲睡時以錐刺腿,“錐刺股”的故事就是這樣由來的。由於他改變策略,遊說六國合縱抗秦,身任六國宰相。衣錦還鄉,他的父母“郊迎三十裏”,他的嫂子“匍匐蛇行”,跪在地上都不敢擡頭看他。[2]?匡衡:匡[kuāng]衡(生卒年不詳),字稚圭,東海郡承縣(今棗莊市嶧城區王莊鄉匡談村)人。祖籍東海承(今臨沂市蘭陵縣蘭陵鎮),匡衡墓,位於山東棗莊嶧城西南14華裏,匡談村,即匡衡故裏。西漢經學家、大臣,以說《詩》著稱。元帝時位至丞相。匡衡所住的村莊叫“ 匡王村” (位於今山東省臨沂市蘭陵縣魯城鎮), 匡王村北邊的山叫“ 匡山” , 匡衡上學的那個村莊叫“ 老書房村” ,母親迎送匡衡上學站過的那塊石頭取名“ 望子石” 。匡家世代務農,但匡衡卻十分好學,勤奮努力,由於家境貧寒,他不得不靠替人幫工以獲取讀書資用。他曾拜當時的博士學習《詩經》。由於勤奮學習,他對《詩》的理解十分獨特透徹,當時儒學之士曾傳有“無說《詩》,匡鼎來。匡說《詩》,解人頤”之語,是說聽匡衡解說《詩經》,能使人眉頭舒展,心情舒暢,可見匡衡對《詩經》理解之深。但匡衡的仕途在壹開始卻並不平坦。根據漢朝規定,博士弟子掌握“六經”中的壹經,即可通過考試獲得官職,考試得甲科者,可為郎中,得乙科者為太子舍人,得丙科者只能補文學掌故。匡衡九次考試,才中了丙科,被補為太原郡的文學卒史。但匡衡對《詩經》理解之深,已為當時經學家們所推重,當時身為太子的元帝也對其深有好感。匡衡,字稚圭,西漢東海(漢郡名,今江蘇省邳縣以東至海,連山東省兗州市以東至海地區)人。匡衡幼時好學,家貧夜晚沒有燈燭,他就鑿穿墻壁借鄰居家的燭光苦讀。[2]?匡衡家窮買不起書。同鄉有個富翁家中藏書很豐富。匡衡就去他家做工,卻不收分文工錢。富翁感到很奇怪,問匡衡為什麽?匡衡說:“我不想要工錢,只希望您能把家中的書都借給我讀,我可就很心滿意足了。”富翁聽了,被他那種勤奮好學的精神所深深感動,就答應了他的請求。從此,匡衡就有了極好的讀書機會。史書上說,匡衡精力充沛,超越常人,富翁家的豐富的藏書,加上匡衡本人的勤奮努力,終於把他造就成為壹位知識學問淵博的學者。7,嶽飛,宋朝時,嶽武穆王的老師周同的力氣很大,可以拉開三百斤的弓箭。當周同死了之後,每到初壹、十五,嶽武穆王壹定到老師的墓前祭拜,並且痛哭壹番。在痛哭後,必定會拿起老師所送的三百斤的弓發出三支箭才回去。他這份念念不忘師恩的真情,正是他日後精忠報國的忠心。程門立雪,程門立雪舊指學生恭敬受教,現指尊敬師長。比喻求學心切和對有學問長者的尊敬。成語出自《宋史·楊時傳》:“至是,遊酢、楊時見程頤於洛,時蓋年四十矣。壹日見頤,頤偶瞑坐,遊酢(音zuò)與時侍立不去。頤既覺,則門外雪深壹尺矣。”楊時見程頤在洛陽,雖然自己已經四十歲了,但還是想學習,就去見程頤,見到的時候,程頤剛好在坐著打瞌睡。於是,楊時和壹同前來的遊酢壹直站在那等。程頤醒來時,門外的雪已經下了壹尺厚了!現用來比喻求學心切和對有學問長者的尊敬。9,劉關張,桃園三結義是《三國演義》中的第壹個故事。提起劉備、關羽和張飛,人們總是會聯想到他們早年在涿郡張飛莊後那花開正盛的桃園,備下烏牛白馬,祭告天地,焚香再拜,結為異姓兄弟,不求同年同月同日生,只願同年同月同日死。人們壹直傳誦著這個故事,也壹次次有人效仿著焚香結義。梁啟超在壹篇文章中便談到:"今我國民綠林豪傑,遍地皆是,日日有桃園之拜……"(《論小說與群治之關系》)清代壹些會黨如三合會等,在他們頗為莊重的入會儀式上,必定不會忘記插上桃枝,以此象征他們是在桃園結義。東漢末年,朝政腐敗,再加上連年災荒,人民生活非常困苦。劉備有意拯救百姓,張飛、關羽又願與劉備***同幹壹番事業。三人情投意合,選定張飛莊後壹桃園。此時正值桃花盛開,景色美麗,張飛準備了青牛白馬,作為祭品,焚香禮拜,宣誓完畢;三個人按年歲認了兄弟。劉備年長做了大哥,關羽第二,張飛最小做了弟弟。這便是《三國演義》中著名的“桃園結義”。9,王羲之,王羲之助人賣扇著名書法家王羲之的書法天下聞名,但是他輕易不肯給人寫字。 有壹天,王羲之在路上遇見了壹位貧苦的老婆婆,提著壹籃竹扇在集市旁叫賣,卻沒有什麽 人去買。他看到後心裏很感同情,於是就幫老婆婆在每把扇子上都題上字。人們知道後紛紛圍攏來搶著購買,壹籃子竹扇很快被搶購壹空。等著買米下鍋的老婆婆非常高興,十分感謝 樂於助人的大書法家。
嚴植之救人急難
南朝梁天監年間,有位五經博士叫嚴植之,學識淵博,品格高尚 。有壹天,他在江邊偶然看見壹個人躺在地上,衣服破爛,面目浮腫,詢問之後得知此人姓 黃,是荊州人,因家貧外出幫工。近來身患重病,被急於趕路的船主拋在岸上。嚴植之於是將此人接回家中,為他治病。壹年之後,姓黃的病人康復了,為了感謝嚴植之,他雙膝跪地 ,懇切地表示,願留在嚴植之府中終身充當奴仆,以報答救命大恩。嚴植之謝絕了,並取出 錢和幹糧,讓他回自己的家鄉。
李士謙樂善好施
北朝魏齊時,有位叫李士謙的人,家庭非常富有,但人崇尚節儉 ,為人慷慨,常周濟老百姓。有壹年春荒,許多人家都斷了糧,李士謙就拿出壹萬石糧食給 鄉裏的缺糧戶。到了秋天又遇年成不好,莊稼欠收。借了糧的人都要求延期償還。李士謙說:“我借糧給妳們是為了幫大家度荒,不是為求利。既然年成不好,借的糧就不用還了。” 於是他請來壹些欠糧的人吃飯,在吃飯時當著大家的面燒毀了全部借據。第二年糧食豐收了,許多人挑糧來還,李士謙堅決不收,還糧的人只好又挑了回去。李士謙樂善好施30年,在 隋文帝開皇八年去世。他所在的趙州壹帶有1萬多人為他送葬,哭聲動地。
辛公義改變陋習
隋朝人辛公義曾任岷州(今甘肅岷縣)刺史。當地的老百姓有壹 種陋習,凡是家裏有人生了病,大家都害怕染上,誰都不肯照料病人往往得不到照顧和治療 而病情加重,很快死去。辛公義到任後了解到這相情況,就下令將病人擡到衙門裏來,自己和數百位病人住在壹起,親自安排給他們看病服藥的事情。經過細心照料,這些病人都恢復 了健康。辛公義的行為不僅得到了人們的贊頌,也徹底改變了當地的陋習。10,子貢端木賜(公元前520年-公元前446年),復姓端木,字子貢(古同子贛),以字行。春秋末年衛國(今河南鶴壁市浚縣)人。孔子的得意門生,孔門十哲之壹,“受業身通”的弟子之壹,孔子曾稱其為“瑚璉之器”。子貢在孔門十哲中以言語聞名,利口巧辭,善於雄辯,且有幹濟才,辦事通達,曾任魯國、衛國之相。他還善於經商之道,曾經經商於曹國、魯國兩國之間,富致千金,為孔子弟子中首富。“端木遺風”指子貢遺留下來的誠信經商的風氣,後世有人奉之為財神。子貢善貨殖,有“君子愛財,取之有道”之風,為後世商界所推崇。子貢不僅在 學業、政績方面有突出的成就,而且他在理財經商上也有著卓越的成就。《論語·先進》載孔子之言曰:“回也其庶乎,屢空。賜不受命,而貨殖焉,臆則屢中”,意思是說顏回在道德上差不多完善了,但卻窮得丁當響,連吃飯都成問題,而子貢不安本分,去囤積投機,猜測行情,且每每猜對。《史記·仲尼弟子列傳》亦載:“子貢好廢舉,與時轉貨資……家累千金”,這裏的“廢舉”是指賤買貴賣。“轉貨”是指“隨時轉貨以殖其資,翻譯:子貢依據市場行情的變化,賤買貴賣從中獲利,以成巨富。由於子貢在經商上大獲成功,所以司馬遷在《史記·貨殖列傳》中以相當的筆墨對這位商業巨子予以表彰,肯定他在經濟發展上所起的作用。人的才能和德行,自古以來就少有能十全十美的,人如果有長處,也必定會有短處。倘若用其長處去彌補短處,那麽,天下將沒有人不被使用;倘若苛責人的短處而舍棄其長處,那麽,天下人都將被棄而不用。再加上人的感情各有愛憎,旨趣各有同異,即使是像伊尹、周公這樣聖明的人和象墨翟、楊朱這樣的賢能者,如果去征求眾 人對他們的意見的話,誰能免去受譏刺和遭疑忌呢?子貢向孔子問道:“邵陽人都喜歡果咋伢子,果咋伢子到底怎麽樣?”孔子說:“不行啊。”子貢又問:“鄉裏的人都憎惡他,這個人又怎樣呢?”孔子說道:“也不行乃。最好是鄉裏的好人都喜歡他,而鄉裏的壞人都憎惡他。”這是因為君子和小人的意趣 定相反,小人的憎惡君子也就象君子的憎惡小人 壹樣。要想究明真實的情況,取決於慎重地聽取反映。聽取君子的話,就廢止了小人的邪道;而聽取小人的話,君子的正道就會消亡。11,秦穆公問賢伯樂秦穆公雄心勃勃,壹心想超越其他國家,稱霸天下,但苦於身旁沒有賢才良臣來輔佐他。為此,他很苦惱。有壹天,秦穆公召見了善於相馬的伯樂,對他說:“您的年紀大了,您的子侄中間有沒有可以派去尋找好馬的呢?”伯樂回答說:“壹般的良馬是可以從外形容貌筋骨上觀察出來的。天下難得的好馬,是恍恍惚惚,好像有又好像沒有的。這樣的馬跑起來像飛壹樣地快,而且塵土不揚,不留足跡。
我的子侄們都是些才智低下的人,可以告訴他們識別壹般的良馬的方法,不能告訴他們識別天下難得的好馬的方法。有個曾經和我壹起擔柴挑菜的叫九方臯的人,他觀察識別天下難得的好馬的本領絕不在我以下,請您接見他。” 秦穆公接見了九方臯,派他去尋找好馬。過了三個月,九方臯回來報告說:“我已經在沙丘找到好馬了。”秦穆公問道:“是匹什麽樣的馬呢?”九方臯回答說:“是匹黃色的母馬。”秦穆公派人去把那匹馬牽來,壹看,卻是匹純黑色的公馬。秦穆公很不高興,把伯樂找來對他說:“壞了!您所推薦的那個找好馬的人,毛色公母都不知道,他怎麽能懂得什麽是好馬,什麽不是好馬呢?”伯樂長嘆了壹聲,說道:“九方臯相馬竟然達到了這樣的境界嗎?這正是他勝過我千萬倍乃至無數倍的地方!九方臯他所觀察的是馬的天賦的內在素質,深得它的精妙,而忘記了它的粗糙之處;明悉它的內部,而忘記了它的外表。九方臯只看見所需要看見的,看不見他所不需要看見的;只視察他所需要視察的,而遺漏了他所不需要觀察的。像九方臯這樣的相馬,包含著比相馬本身價值更高的道理哩!” 等到把那匹馬牽回馴養使用,事實證明,它果然是壹匹天下難得的好馬。秦穆公從這件事上得到了啟發,他派人到各處去廣招人才,希望天下有用的人都投奔到他的門下來。羊皮換賢秦穆公五年(公元前655年),秦穆公派公子縶到晉國代自己去求婚。當年晉獻公滅虞,俘虜了虞公及其大夫井伯、百裏奚。百裏奚是虞國的亡國大夫,很有才能。晉獻公本想重用他,但百裏奚卻寧死不從。這次,有個大臣對晉獻公說:“百裏奚不願做官,就讓他做個陪嫁的奴仆吧。”公子縶帶著百裏奚等回國時,半道上百裏奚卻偷偷逃走了。秦穆公和晉獻公的大女兒結婚後,在陪嫁奴仆的名單中發現少了百裏奚。就追問公子縶。公子縶說:“壹個奴仆逃走了,沒什麽了不起。”朝中有個從晉國投奔過來的武士叫公孫枝,把百裏奚介紹了壹番,認為他是個了不起的賢才。於是,秦穆公壹心想找到百裏奚。再說百裏奚慌亂中逃到了楚國的邊境線上,被楚兵當作奸細抓了起來。百裏奚說:“我是虞國人,有錢人家看牛的,國家滅亡了,只好出來逃難。”楚兵見這個六七十歲的老頭子壹副老實相,不像個奸細,就把他留下來看牛。他還是有壹套牧牛的本領,把牛養得都很肥壯,大家給他送了個雅號——“放牛大王”。楚國的君主楚成王知道後,就叫他到南海去放馬。後來秦穆公總算打聽到百裏奚的下落,就備了壹份厚禮,想派人去請求楚成王把百裏奚送到秦國來。公孫枝說:“這可萬萬使不得。楚國讓百裏奚看馬,是因為不知他是個賢能之士。如果您用這麽貴重的禮物去換他回來,不就等於告訴楚王,妳想重用百裏奚嗎?那楚王還肯放他走嗎?”秦穆公問:“那妳說說怎樣弄他回來?”公孫枝答道:“應該按照現在壹般奴仆的價錢,花五張羊皮把他贖回來。”諸葛亮,三顧茅廬等等,很多的,這些都是壹個壹個找的,都是親自動手找到,望采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