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人跳舞的傳統由來已久,關於舞蹈的起源,還有這麽壹段傳說。
本來舞蹈是只有神才能享受的,人間並沒有。壹天,雷神因陀羅在叫仙女烏爾沃西跳舞。她人雖在跳,心裏卻默默地翻騰著對賈因得(當然也是天上的仙人)的情愛,不由自主地向賈因得暗送了壹個秋波,這壹下不得了,觸犯了天條,被罰到塵世托生。賈因得也因株連而遭貶。被趕到塵世變成了壹根竹子。但天神最後給了他們壹個機會,如果他們在塵世相會,就可以再回到天上。而烏爾沃西將舞蹈帶到了人間。在壹次節日中,人們為了感謝烏爾沃西帶來的舞蹈,送給了她壹根竹子,而這根竹子正是賈因得所變。於是處罰結束,兩人返回天上。而舞蹈也從此在人間流傳開來。
傳說畢竟是傳說,其實早在4000年前的吠陀時期,經典之作《梨俱吠陀》中就有關於舞蹈的記載,印度史詩《羅摩衍那》中有關舞蹈的記載就更多了。2000多年前婆羅多牟尼用梵文寫就的《舞論》恐怕是世界上最早關於舞蹈的論著。
印度舞蹈進化到現在,已有180種形式之多。世界許多舞蹈家,光是學習其中的壹種就耗費了壹生的精力。
印度舞蹈大致上可以分為古典舞蹈和民間舞蹈。這些舞蹈大多宗教色彩濃厚。在演出時,臺前都要放上壹尊舞神——濕婆的雕像。
“他的右上手拿著壹面達莫和鼓,象征著創造,有的說象征各種聲音;右下手象征神的保護和祝福;他的左手托起燃燒的火焰,象征著他可以毀滅他所創造的壹切(也有人說象征謬誤的毀滅和真理的傳播);左下手像象鼻那樣垂向拾起的腳,象征著不受壹切綢絆的自由;右腳踩住壹個魔鬼(名叫莫亞卡拉),象征著善征服惡;左腳上擡,象征著超脫塵世,向上升騰。舞蹈周圍裝飾,象征著懷抱人們的大自然。這等舞王之形象,可以說形象地啟示了印度舞踞的宗旨。”
印度古典舞有六大派:婆羅多舞(Bharatanatyam)、卡塔克舞(Kathak)、卡塔卡利舞(Kathakali)、曼尼普利舞(Manipuri)、庫奇普蒂舞(Kuchipudi)、奧蒂西舞(Odissi)。
婆羅多舞(Bharatanatyam)
婆羅多舞是印度南部泰米爾納德邦的古典舞蹈,起源於吠陀時期,是印度最流行、最古老、影響最大的舞蹈,同時也是印度古典舞蹈的精髓。起初這種舞蹈是在廟宇裏跳的。當時有壹些被稱為“戴舞達西”(神的女仆)的少女,從小被送入寺廟,以後壹輩子唯壹的使命就是為神獻舞。後來這種舞蹈漸漸流傳到了廟宇之外。
“婆羅多舞追求人類精神與宇宙精神的融合,是純粹之舞、精神之舞、靈魂之舞,在舞蹈中通常表現為男女主人公進行對話,女主人公代表人類精神而男主人公代表宇宙精神。這種關系通常以壹種最簡單的方式——女主人公渴望與所愛的人團聚表現出來。”
這種舞蹈形式以卡納塔克體系的音樂為基礎,講求音調、節拍、表情和諧統壹。通常由壹名演員(女)獨舞,臺側有五人協助演出。這個六人樂團經常由演奏鐃鈸的宗教師傅率領。舞者作為樂團的中心負責綜合表演,打擊樂由演奏姆裏丹鼓的鼓手負責,歌曲的旋律伴奏還有笛子、小提琴或印度七弦琴。(小提琴的加入是近200年的事)
五人樂團
舞者衣裙華麗,姿態優美,戴半圓形花環,耳環和鼻飾閃爍,光彩照人,演員的手、眼、身、腳、步嚴密配合,面部表情的喜怒哀樂瞬息萬變。
婆羅多舞者
“這種舞蹈壹般有六段,第壹段叫阿拉瑞普,是在整個舞蹈開始先向神祈禱的舞段。演員壹出場,手指伸開,彎曲成荷花瓣的形狀、全手像壹朵盛開的荷花,這叫“阿勒巴得姆”姿勢,象征把聖潔的荷花獻給神。演員走到臺前,先向觀眾合十致意,然後動頸、舉日、伸手、拈腳……使人覺得好像神把生氣
註入舞蹈雕像,使它復活了。以後的五段依次為賈提斯瓦抗姆(步伐與音調)、沙達姆(述說)、瓦爾納姆(敘事)、巴得姆(表現)和提拉姆(結尾)。
婆羅多舞是有伴唱的,同壹句唱詞,演員要根據情節作不同處理。例如唱道:“哦!克裏希納,快來吧,別讓我虛度壹生”。這時女演員既可以惱恨地撇壹下頭表示:“好,妳不來、等著瞧吧!”也可以表演手捧牛奶或糖果的碗去哄孩童時代的克裏希納,還可以像虔誠的信徒那樣乞求克裏希納的憐憫,又可以作為克裏希納的情人拉達那洋渴望他的到來。觀眾如果通曉古代文學,就會很容易理解舞蹈的含義。”(《印度文化神秘之謎》楊學詳)
卡塔克舞(Kathak)
卡塔克舞起源於北方邦和拉賈斯坦邦。此舞名源於印度古代的民間說書藝人(名為“卡塔克”)。起初卡塔克們只是口述,後來為了增加渲染力,於是將動作和音樂結合,就誕生了卡塔克舞。比較獨特是,該派舞者尊崇的舞王不是濕婆,而是克裏希納和拉達。這種舞蹈剛開始應該只是在民間傳播,但到臥莫爾王朝時期,逐漸進入宮廷,並融合了波斯舞蹈的壹些特點。
此舞又名“腳鈴舞”。顧名思義,就是在雙腳綁上許多的小銅鈴。有多少?通常是50到200個。
卡塔克舞恐怕是最難練習的印度傳統舞蹈之壹,許多跳卡塔克舞的藝術家,從7歲起就要接受專業訓練。不要小看這些銅鈴,壹個優秀的舞蹈者首先必備的素質就是能很熟練的掌握這些鈴。壹個壹流的卡塔克舞者,可以通過精確的腳步控制,使得200個銅鈴中只有那麽特定的壹兩個發出響聲!
卡塔克舞的特點就是其強烈的節奏感,這很容易讓人聯想到西班牙舞蹈。其實當年印度的吉普賽人就曾將卡塔克舞帶往歐洲,所以西班牙舞蹈中可能也包含有北印度舞蹈的成分吧。卡塔克舞熱情奔放,舞者始終面帶笑容。在整個舞蹈的過程中,舞者都要跟隨鼓點的節拍,時快時慢。快,如暴雨驟至;慢,則似楊柳拂風。“從技巧來說,卡塔克舞是平面的,永遠隨著壹條垂直的線,沒有停頓和轉向。…………筆直的步伐、滑翔的動作、快速的旋轉、變換的速度和韻律構成了卡塔克舞的美和靈巧。
同其他舞蹈壹樣,舞者首先向神靈或觀眾中最重要的主辦人祈禱。之後便慢慢展示其眉毛、眼睛、頸項和肩膀的優美動作,接著展示有節奏的動作。在三人、六人、九人、十二人的組舞中單腿旋轉動作往往意味著終曲。純舞蹈的部分後面往往是短促的、在重復的樂曲伴奏下的解釋性段落。主舞者偶爾插入的蹦豆兒似的道白,詼諧幽默,令人忍俊不禁。這些滑稽劇通常是根據城鄉居民耳熟能詳的抒情詩演出的。舞者在純舞蹈段落中有即興表演的自由,他同鼓手之間展開健康的競爭是很正常的。在滑稽劇中,舞者根據詩句做即興表演的能力往往可以測試出他的水平。”
卡塔卡利舞(Kathakali)
卡塔卡利舞起源於喀拉拉邦,起初只有男子可以表演,後來慢慢開始允許女性表演者參與。
該舞蹈有明顯的特點。每位演員在表演前,臉部都要濃妝重彩(有點象京劇)。化妝的材料主要是米糊、綠葉、油煙、顏料和白紙。妝化的非常非常細膩。為什麽說“非常非常”呢?因為壹次化妝通常需要4個小時!卡塔卡利舞的妝厚可達15厘米,是世界上各民族舞蹈中最厚的妝(吉尼斯記錄)。
卡塔卡利舞的面部化妝衣著上也很有意思。上身五顏六色,但下身,壹律是白布。這裏面到有壹個典故。
“傳說壹位學者為演員的服裝苦思了好幾天,不得其解。後來他來到了海灘上,忽然看見海裏冒出許多穿戴各種服飾的人,使他豁然開朗。但他看到的只是上半身,下身穿什麽呢?最後決定取白色的浪面作下身,所以演員都圍白布。”
通常穿不同服裝的人代表不同性格的人,例如綠色代表勇敢、神聖的性格,而白色的胡子代表著虔誠。
卡塔卡利舞“強調眼睛的流轉,表情非常豐富。”(在15厘米厚的妝下,作出“豐富”的表情可真不是件容易的事啊)。另壹個特點是,該舞的敘事性很強,有舞劇的特點。通常表演的比較多的是兩部史詩—《摩訶婆羅多》和《羅摩衍那》中的選段。
“卡塔卡利舞演出前,通常先擂響大鼓,附近林子的人聽到後,便點著火把,走過稻田,穿過椰林,循聲而來。這種舞蹈不需要舞臺,在空地上用香蕉杖葉圍出壹塊不大的地方就行。觀眾在地上席地而坐,壹看就是壹個通宵。當朝霞映紅了椰子樹梢時,人們才盡興而歸。”(《印度文化神秘之謎》楊學詳)
曼尼普利舞(Manipuri)
“曼尼普利舞產生於曼尼普爾地區,因而得名。曼尼普爾壹向有“舞蹈之鄉”的稱號,舞蹈是曼尼普爾人生活中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婦女必備的壹種美德。
曼尼普利舞,由民間舞蹈發展而來。據民間傳說,在古代,濕婆神和雪山神女創造了壹種舞蹈,並且選擇了壹片適於跳這種舞的山谷地帶,但是地勢低窪,淹在水中。於是濕婆神用他的三叉朝劈山排水,填平了窪地,開辟了壹片跳舞的地方,這個地方就是今天的曼尼普爾。濕婆神和雪山神女在曼尼普爾跳的第壹個舞蹈叫拉伊哈羅巴舞。拉伊哈羅巴舞就是曼尼普利舞的原始形式,它是壹種祭奠村神的舞蹈,跳舞時,往往全村人參加。曼尼普利舞是幾種舞蹈的總稱,屬於曼尼普利舞的有與頌神有關的班格?賈蘭恩舞(快步舞)、格拉達爾?賈蘭恩舞(擊掌舞)、表現克裏希納(黑天神)童年生活的拉卡爾舞(夥伴舞)、潑水節時跳的塔巴爾?金格比舞(月光舞)等。平常人們所說的而且也是聞名全印的曼尼普利舞,是指充滿艷情的拉斯?利拉舞而言。據說,大約在1700年前,曼尼普爾地區出了壹位國王,名叫傑辛格。壹次,他在夢裏看到了拉斯?利拉舞,聽到了優美的音樂,便教他的女兒學會了這種舞蹈。從此,使這個舞蹈得以流傳至今。
拉斯?利拉舞又包括瓦森德?拉斯舞(春舞)、袞古?拉斯舞(林舞)、馬哈?拉斯舞(大舞)、尼碟耶?拉斯舞、迪沃?拉斯舞等。所有這些舞蹈,都是表現克裏希納和高比族(壹種牧族)姑娘們之間的愛情和嬉戲情景的舞蹈。舞蹈的主角是拉塔和克裏希納。
拉塔和高比族姑娘們穿壹種叫巴尼格的圓圈裙,沒有褶紋,裙子上罩壹件薄紗,腰部系壹根腰帶,上身穿壹件緊身短衣,頭戴薄紗巾和帽子。克裏希納穿黃色衣服。他們的服裝色彩,同舞蹈氣氛十分協調,使舞蹈顯得更加婀娜多姿,優美動人。”(以上全段摘自《印度文化神秘之謎》楊學詳)該舞蹈主要特色是動作溫和而持續。舞蹈常以愛情和生活趣事為主題,演員手臂動作柔軟纖細,軀幹動作自然松弛,女舞者如同盛開的花中花蕊壹般美麗動人。
曼尼普爾的宗教儀式舞蹈另成壹派:其中最重要的是男女教士在鄉村的神靈前表演的麥巴和麥比舞。這些舞蹈往往在休克中結束。
以上舞蹈(婆羅多舞(Bharatanatyam)、卡塔克舞(Kathak)、卡塔卡利舞(Kathakali)、曼尼普利舞(Manipuri))有時直接被稱為是“印度四大古典舞蹈”。所以關於印度古典舞蹈流派,也有4派之說。可見這4類舞蹈是印度民族舞蹈中最具特色的,亦是印度民族舞蹈的精髓所在。
庫奇普蒂舞(Kuchipudi)
庫奇普蒂舞起源於安得拉邦,它的歷史可以追溯到公元前3世紀。
最初,它作為壹種敬神儀式,由男女演員在寺廟裏演出。後流傳開來。
庫奇普迪舞的舞蹈動作高度程式化,節奏歡快。和大多數印度舞蹈壹樣,情節多取材於神話故事。例如濕婆為了讓死人復活,力分恒河水的故事。
起初,庫奇普蒂舞是男女都可以參與表演的,但後來人們漸漸認為:舞蹈中某些角色不適合由女演員出演,庫奇普迪舞曾壹度被男演員壹統天下。在英國殖民統治時期,這種古老而優美的舞蹈受到壓制,無人問津,直到印度獨立後,才重新煥發活力。
如今,學習庫奇普迪舞在印度已經形成了新的時尚,姑娘們更是喜愛,因為能歌善舞總會讓她們更容易找到如意郎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