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劇是中國地方戲曲劇種之壹,舊名楚調、漢調。清代中葉形成於湖北境內,原以秦腔經襄陽南下演變出來的西皮為主要腔調,在發展的過程中形成了荊河、襄河、府河、漢河四支流派,俗稱路子。對湘劇、川劇、贛劇、桂劇、滇劇等劇種的形成發展都有影響。清嘉慶、道光年間,漢調流傳到北京,加入徽調班社演唱,逐漸融合演變而成京劇。
民國元年( 1912 年),定名為漢劇。抗日戰爭爆發後,漢劇藝人參加了抗日救亡活動,成立了漢劇流動演出隊。1962年建立了武漢漢劇院,主要演員有陳伯華等。
發展過程陜南地方戲劇,由漢水流域的山歌、民歌、小調發展而成,音調為漢中壹帶發音,與湖北漢調戲相似。長於文戲,巴山氣息濃郁,音調幽雅,唱腔婉轉,道白柔和,語言風趣,表演細膩,純樸大方,唱腔及念白巴山音韻很重,以川味見長。板式有上、下調之分,上調多用於表現悲愴、淒涼、憤慨情緒;下調多表現舒暢、明快豪放情緒。漢中市漢臺區、西鄉縣、鎮巴縣等地60年代以前多表演漢調二簧。
漢調二簧最初的發祥地為 *** 蒿坪河壹帶。最早的班社活動可以追溯到乾隆二年(1737年)。1958年,據老藝人馮仁才、邱盛茂口述,蒿坪河東門寺的樂樓(戲臺)上曾有"乾隆二年八月幹勝班在此破臺"的題壁。生於乾隆三十六年的蒿坪河藝人楊履泰(楊家家譜),曾於乾隆末期至嘉慶年間領泰豐班在蒿坪河壹帶演出,享名壹時。嘉慶至道光年間,楊履泰與其子楊金年繼續領班演唱,並於西鄉沙河壩、屈家河,首次創辦了漢調二簧科班,收徒六十余人,為二簧培養出"鴻"、"來"兩輩藝人。"來"字輩最傑出的藝人為查來松和屈來壽,"鴻"字輩最傑出的藝人為賀鴻生。兩輩藝人分散於安康、漢中、商洛、關中及四川等地領班演出,並不斷在各地舉辦科班,教授學徒,遂使漢調二簧在各地得以傳播和發展。在其流行過程中,因受各地語言、民歌、地方戲曲的影響,相繼形成了漢中、安康、關中、商鎮四路二簧,清末民初出現了班社林立,藝人輩出的興盛局面。
漢劇屬皮簧腔系,早期稱"楚腔"、"楚調",以後又稱"漢調"、"漢戲",俗稱"二簧"。在鄂北有"壹清二黃三越調"的諺語,在鄂東又有"壹清二彈"之說,稱漢劇為"亂彈"或"彈戲"。文獻記載中曾有"湖廣調"、"黃腔"、"皮簧"等稱謂。辛亥革命前仍稱"漢調",從民國初年起開始改稱"漢劇"。其主要聲腔為西皮、二簧,在地方劇種中開創皮、簧合奏之先河,從而形成皮簧聲腔系統。漢劇流行於湖北省境內的長江和漢水流域及其鄰近的、湖南、陜西、四川等省的部分地區。
二簧興起於長江中下遊,系由安徽安慶徽班二黃發展而來。傳入湖北的四平腔吹腔,經湖北藝人加工發展而成。西皮是由傳入鄂西北襄陽壹帶的山陜梆子演變而來。漢劇前身為楚調。清朝中葉壹些文獻對此曾有記載。如乾隆五十年(1785年)吳太初所著《燕蘭小普》中記有:名伶時瑤卿"愛歌楚調壹番新"。楚伶王湘雲擅長《賣餑餑》,唱荊江秧歌、沙湖綿(沔)陽小曲。清範鍇在其《漢口叢談》中也曾記載:"漢口楚調著名演員李翠官、隸榮慶部,擅長《貴妃醉酒》、《潘尼追舟》、《玉堂春》"。
漢調西皮、二簧合流並用,乃經過長期逐漸融合過程。清道光三十年(1850年)刊印的葉調元所著《漢口竹枝詞》中對這壹融合曾有記載:"曲中反調最淒涼,急是西皮緩二黃,倒板高提平板下,音須圓亮氣須長。漢口向有十余班,今止三部。"上述描寫的是葉調元於道光十三年重遊漢口時的見聞。書中還記述了前輩演員與當時演員在藝術上的繼承關系,說"小金當日姓名香,喉似笙簫舌似簧。二十年來誰嗣響,風流不墜是胡郎。"從他的記述中可以看出,早在嘉慶末年,在漢口就有十余個唱漢調的戲班,他們既唱西皮,又唱二簧;既有正調,又有反調,已經是壹個聲腔完備的劇種。故漢調與皮簧在湖北的合流時間,應為嘉慶年間。
清嘉慶、道光年間已有湖北漢調藝人米應先、余三勝、王洪貴、李六等先後赴京,搭春臺、和春等徽班,以中州韻湖廣音演唱皮簧,出現了"班曰徽班、調曰漢調"的局面。根據在湖北發現的漢調藝人米應先、余三勝等人的家譜等史料,證明當時北京的徽班,有的就曾以漢調藝人為骨幹。米應先(1780-1832年)就曾以演《戰長沙》中關羽而名譽京師。余三聲(1802-1866年),道光初年入京,曾掌管當時享譽京城的"四大徽班"之壹的春臺班多年。春臺班當時亦以漢調演員為臺柱,以漢調皮黃為主要唱腔而蜚聲梨園。
清嘉慶、道光年間,湖北各城鎮經濟繁榮,商旅雲集,會館廟宇林立,戲樓遍布,漢調戲班、科班亦隨之興起,為漢調的興盛和發展提供了條件。漢劇在湖北的發展史上曾依流行區域而劃分為襄河、荊河、府河、漢河四支流派,湖北方言叫作"路子"。 襄河路子以襄陽、樊城為中心,流行於光化、谷城、南漳、鐘祥等地,以洪興班最著名。襄樊又是"襄陽調"即西皮腔的興發之地;府河路子以安陸為中心,流行於隨縣、棗陽以南、黃陂、孝感以北各城鎮,以安陸桂林班最為著名;荊河路子以荊州、沙市為中心,流行於長江流域的荊河壹線的宜昌、枝江、公安、石首、監利等地;漢河路子分為上下兩路。上路以漢口為中心,下路以黃岡、大冶為中心,流行於鄂城、浠水、蘄春、陽新、通山壹帶。
清鹹豐以後,受戰亂影響,漢調曾壹度衰落。同治、光緒年間漢口被辟為商埠後,漢調各路名演員、名教師又重新聚集於此,並舉辦了天(老天字科)、雙、喜三屆科班,培養出壹批後來享譽劇壇的漢調著名演員,如壹末任天全、五醜汪天中、六外陳旺喜、七小黃雙喜、八貼羅金喜、陶四喜、十雜王洪喜等。辛亥革命後,又有陳國新、張鑒堂等在"春滿茶園"先後開辦了天(小天字科)、春、長字三屆科班,培養出吳天保、周天棟、鄭天龍等壹批優秀演員。這時期,漢劇又迎來了壹個新的興盛時期,漢劇藝人數量大為增加。余洪元、傅心壹、陳國新等此時曾組織漢劇公會,登記會員最多時曾達七千人,而且壹些流動班社的藝人尚未包括在內。到大革命時期,漢劇又突破陳規,吸收女藝人參加演出,並舉辦訓 *** 學社(又名新化女科班),培養出以新化釵(即陳伯華)為代表的壹批優秀女演員。這壹時期,漢劇在武漢再次出現了繁榮景象。漢劇藝人廣泛與各劇種,特別是向京劇學習交流,使漢劇表演藝術得到了改進和發展。
抗日戰爭爆發後,漢劇藝人回響中國 *** 的號召,積極參加抗日救亡活動。在郭沫若、田漢、洪深等人的領導下,組織了十個漢劇流動宣傳隊,由傅心壹、吳天保、周天棟等率領,分赴川、湘、鄂西等大後方演出。在重慶、成都壹帶演出了《淝水之戰》、《江漢漁歌》、《文天祥》、《嶽飛》等劇目,壹直堅持到抗戰勝利。傅心壹還在重慶北碚開辦漢劇訓練班,學生畢業後組成"五壹漢劇團",抗日戰爭勝利回鄂後改名為黃石市漢劇團。
中華人民***和國成立後,漢劇再壹次獲得蓬勃發展的機遇。全省相繼成立了二十多個漢劇團。1962年武漢市成立了武漢漢劇院,由陳伯華任院長,吳天保、胡桂林、李羅克任副院長,承擔起研究和革新漢劇的重任。1958年湖北省戲曲研究所舉辦了漢劇演員進修班,湖北省和武漢市戲曲學校分別開辦了漢劇科,集中各行的優秀師資,培養出壹批漢劇人才。 壹批經過加工整理的傳統劇目,如《宇宙鋒》、《二度梅》、《斷橋》、《興漢圖》、《水擒龐德》、《斬竇娥》、《急子回國》、《詳狀審陶》等曾在全國和湖北省歷屆戲曲會演中獲獎或受到好評。其中,《宇宙鋒》於1954年由東北電影制片廠攝制成黑白影片;《二度梅》於1959年由武漢電影制片廠拍成黑白影片;新編歷史劇《闖王旗》於1978年由長春電影制片廠拍攝成彩色影片;移植劇目《借牛》於1966年被珠江電影制片廠攝制成彩色影片;《審陶大》、《磐河橋》、《掃雪打碗》等劇被拍成資料片。
文化特征 聲腔漢劇聲腔以西皮、二黃為主,羅羅腔也用得較多,兼有歌腔、昆曲、雜腔、小調等曲調。高亢激越,爽朗流暢。末角以雍容的表演和醇厚深沈的唱腔取勝;旦行唱腔絢麗多彩,以聲傳情,聲情並茂。
西皮也稱"下腔",定la-mi弦,唱腔高亢激越,爽朗流暢;節奏靈活多變,可塑性強,使用範圍較廣。西皮板式比較完整,有慢板(習稱慢西皮)、正板(習稱中西皮)、快板(習稱快西皮)、西皮垛子、西皮壹字,以及屬散板類的搖板、散板、導板、滾板等。其中,西皮垛子是運用較多又最具特色的壹種獨立板式,其唱腔字多腔少,節奏緊湊,適於敘事,是西皮中常用的壹種板式。二簧也稱"上把",定sol-re弦,曲調柔和委婉,舒展流暢,節奏較平穩。板式有二簧慢板、二簧垛板、二流、二流垛子、夾板,以及屬散板類的搖板、散板、滾板、導板等。二流是主要板式,有快、慢之分。西皮、二黃在傳統演唱中還有壹些獨具特色的專用曲調和特定唱腔。如襄陽調、九腔十八板、燈籠竿、西反腔、黃反腔、馬蹄調、琵琶詞等。
漢劇唱腔中還有壹些曲調優美活潑、節奏鮮明的雜曲小調,包括昆腔、羅羅腔(七句半),渭腔、耍孩兒、銀紐絲、鳳陽歌、鴛鴦鳥、過關調等數十余種,以及民歌、雜曲等。多用於富有喜劇色彩、生活氣息濃厚的小戲。漢劇的曲牌也十分豐富。傳統的演唱和器樂曲牌有四百多首。按使用樂器的不同,分為嗩吶曲牌、笛子曲牌、絲弦曲牌;根據曲調性能和使用範圍,又分為軍樂、禮樂、宴樂、物樂、喜樂、哀樂、神樂七類。這些曲牌或銜接唱腔,或配合身段、渲染氣氛,具有豐富的表現功能。有些戲如《天官賜福》、《草場會》、《大封相》、《五才子》等,則是專唱曲牌的劇目。
伴奏樂器漢劇的伴奏具有自己獨特的風格。不同的唱腔使用不同的伴奏樂器,皮簧腔主要以胡琴伴奏為主,嗩吶二簧、羅羅腔、昆腔曲牌等,則以嗩吶或笛子為主要伴奏樂器。近幾十年來,文武場樂器有較大改進,如胡琴改為京胡;漢鑼、漢鈸改為音調高昂的奉鑼、蘇撥。漢劇鑼鼓經十分豐富,打法多樣,基本鑼鼓點約有壹百六十多個。大體上可分為[大打]、[小打]、[川打]、[幹打]、[濕打]五種組合方式。其中,由馬鑼、邊鼓、大鑼、鈸組合而成的[川打],具有節奏鮮明、氣氛強烈的特點,對於刻畫粗獷、剽悍的人物形象和烘托場上火爆熱烈的氣氛,能起到獨特的表現作用,主要用於西皮唱腔及舞蹈、武打的伴奏。如在《馬武鬧館》、《紮高圍灘》、《雙賣武》等花臉、武生戲中,均用[川打]來襯托草莽英雄灑脫粗獷的性格,效果不錯。
角色漢劇與湖北清戲、湖北越調在民間素有"壹清、二黃、三越調"之說。其分行均為壹末、二凈、三生、四旦、五醜、六外、七小、八貼、九夫、十雜十大行當。末、醜、夫用本嗓(俗稱"堂音");生以本嗓為主,並夾用邊音(俗稱"本夾邊");凈、雜用邊嗓;旦、小生用小嗓。
壹末為老年生角,劇中多飾演年老的帝王、宰相、高官、學士、賢士、義仆等正面人物。末角中的代表人物是余洪元。他最先對唱腔、表演做了突破性嘗試,創造了深沈蒼勁、醇厚優美的"余派"唱腔,將末角藝術推向高峰。他在《興漢圖》、《白帝城》中飾演的劉備,以雍容的表演和醇厚深沈的唱腔取勝。在《兩狼山》中扮演的楊繼業,以慷慨悲壯的〔二簧慢板〕,把漢劇〔反二簧〕唱腔提到壹個新的水平。此外,末角任天全、蔡炳南、胡雙喜、劉炳南、魏平原、胡桂林、余春衡等也頗負盛名。
二凈為唱工花臉,劇中多飾演諫臣名將,如《大保國》中徐延昭、《白良關》中的尉遲恭、《下河東》中的趙匡胤等。此外也扮演奸雄暴君,如《雁門關》中的潘仁美、《捉放曹》中的曹操、《毒胞兄》中的楊廣等。二凈以唱邊音為主,行"背弓"腔,難度大。知名凈角有羅敢生、鄭萬年、余洪奎、朱洪壽等。
三生為中年生角,重唱工,多扮演慷慨激昂、忠誠耿直的正面人物,如《文昭關》中的伍子胥、《轅門斬子》中的楊延昭、《法門寺》中的趙廉等。知名生角有冷少鳴(作品有《探母見娘》、《樊城路會》、《轅門斬子》),陳丁已、錢文奎、吳天保、尹春保、何鳴鳳、徐繼聲等。其中以吳天保成就最大。他勇於革新,創造了高亢激昂、行腔峭拔的"吳派"唱腔。三生所扮人物大都是文的;雖有武的,但也以文唱為主,唱、念、做兼重的戲很多。由於重唱,又被稱為"鐵扁擔行"。
四旦多飾演大家閨秀、中年婦女、皇後王妃和貞女烈婦,如《二度梅》中的陳杏元、《大保國》中的李艷妃、《二王圖》中的賀後等。本角色表演端莊凝重,娟秀大方,重唱工。知名旦角有李彩雲、劉順娥、陳伯華、鄧雲鳳、錢華等。她們的唱腔各有特色,其中以陳伯華成就最為突出。她融青衣、花旦、閨門旦於壹爐,創造了華麗多彩的"陳派"唱腔,成功地塑造了許多不同性格的人物形象。
五醜應工劇目很寬,可扮演各種不同類型的角色,如老年的貧婆、幼稚的娃娃、昏聵的帝王、狡詐的小吏、耿直的老翁等。其表演以詼諧風趣為主,做工繁重,重腿功,講究"襠勁"、"矮子步"等。
六外為重做工的生角,戲路較寬,如《群英會》中的魯肅、《表功》中的秦瓊、《坐樓殺惜》中的宋江等,均以表演見長。如《表功》中的秦瓊,念白多達百余句,邊念邊做,腰、腿、身、手、髯口、眼神各顯其能,均有交代。
七小包括文、武小生。文戲如《販馬記》中的趙寵、《二度梅》中的梅良玉、《花田錯》中的卞生等;武戲的靠把戲有《蘆花蕩》的周瑜、《黃鶴樓》中的趙雲、《白門樓》中的呂布等。赤膊生(短打小生)常演《武松打虎》、《快活林》等。知名小生有喻俊卿、黃雙喜、董金林、李四立等。
八貼是以做工為主的花旦,多扮演年輕少女、 *** 潑辣的 *** ,如《花田錯》中的春蘭、《烏龍院》中閻惜姣、《翠屏山》中的潘巧雲等。也扮演與四旦同工的婦女,如《貴妃醉酒》中的楊玉環、《反八卦》中的柴夫人等。近世著名花旦有羅金喜、鐘華卿、董瑤階、小翠喜、萬盞燈等。其中以董瑤階最為有名,被尊為花旦中的魁首。
九夫多扮演老年婦女,在表演風格上有貧富之分,如《四郎探母》中的佘太君、《釣金龜》中的康氏等。
十雜為做工花臉,多扮演勇猛憨直的武將或飛揚跋扈的權臣。如張飛、馬武、呼延贊等,以做和打見長。
代表劇目漢劇傳統劇目有660余個,多是歷史演義故事和民間傳說,代表性劇目有《斬李虎》《哭祖廟》《雙盡忠》《兩狼山》《生死板》《扣花鼓》《合銀牌》等。漢劇還有很多雜腔小調和豐富的曲牌。專唱曲牌的劇目有《大賜福》《草場會》《五才子》等。
傳承保護 傳承價值在中國戲曲發展歷史上,漢劇為京劇的形成作出過特殊的貢獻,對川劇、滇劇、桂劇、湘劇、粵劇、贛劇等地方戲曲劇種也有不同程度的影響,是研究戲曲板腔體系、戲曲音樂結構演變的重要史料和進行藝術創新的資源。
傳承現狀中華人民***和國成立後,漢劇曾壹度蓬勃發展,但20世紀60年代以來,各地漢劇團急劇減少,至今湖北省境內僅存兩個專業漢劇院團,許多劇目和傳統技藝正隨著老藝人的謝世而失傳,漢劇的整體狀態與前景不容樂觀,急需加以搶救和保護。
傳承人物陳伯華,女,1919年03月24日出生。2008年2月15日,陳伯華入選為第二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代表性傳承人,湖北省武漢市申報。項目名稱:漢劇。
胡和顏,女,1947年11月出生。2009年5月26日,胡和顏入選為第三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代表性傳承人,湖北省武漢市申報。項目名稱:漢劇。
程彩萍,女,1944年12月出生。2009年5月26日,程彩萍入選為第三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代表性傳承人,湖北省武漢市申報。項目名稱:漢劇。
程良美,男,1941年7月出生。2012年12月20日,程良美入選為第四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代表性傳承人,湖北省武漢市申報。項目名稱:漢劇。
姚長生,男,1948年2月出生。2017年12月28日,姚長生入選為第五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代表性傳承人,湖北省武漢市申報。項目名稱:漢劇。
保護措施陜西省安康市漢濱區區委、區 *** 從2002年起實施了漢劇劇種保護工程,投入大量人力、財力,重點解決了影響漢劇發展的。場子、苗子、票子、路子、班子"等問題。通過劇種保護工程的實施,漢劇在安康失傳的危險已不復存在,安康漢劇團發展勢頭良好,藝術生產和演出實現了正常化,重新占領了城鄉文藝演出市場,成為漢濱區乃至全市發展文藝事業的中堅力量。
2019年11月,《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保護單位名單》公布,武漢漢劇院獲得"漢劇"項目保護單位資格。
社會影響 重要活動2019年3月24日至4月24日,武漢舉辦紀念陳伯華大師誕辰100周年系列活動暨首屆中國武漢漢劇藝術節。
2018年11月21日晚,數百名德國觀眾冒著紛紛揚揚的雪花,走進柏林海軍上將劇場,觀賞了壹場由武漢漢劇院帶來的中國傳統戲劇漢劇演出。
2018年8月21日,大型原創漢劇《優孟衣冠》在安徽大劇院首演,拉開了全國巡演序幕,陸續在安徽、江西、湖南、廣州、武漢等地開展十場演出。
榮譽表彰2018年年初,大型原創漢劇《優孟衣冠》經過層層篩選,從全國申報的上萬部劇目中脫穎而出,正式入選《國家藝術基金2018年度資助項目立項名單》,被納入傳播交流推廣資助項目。
2018年11月28日,武漢理工大學的漢劇項目入選第壹批全國普通高校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傳承基地名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