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代的時候,唐玄宗李隆基在當時的都城長安興辦了梨園,用以演唱歌舞戲曲。那時,在梨園中有個名叫黃幡綽的藝人,擅長演法曲“黃管體調”。後來,他演唱的這種“黃管體調”流傳民間,於是就被稱為“二黃”或“二黃腔”。
到了明末清初的時候,二黃聲腔在陜西形成戲曲曲種開始在舞臺演出。清代康熙、乾隆時期,二黃在西安壹帶特別興盛並流傳到北京及東南和西南各省,甚至遠至臺灣和東南亞壹帶也有流傳。
清末時,京劇京二黃回流入陜,陜西二黃又有“陜二黃”、“西安二黃”、“秦二黃”和“本地二黃”等稱謂。因為在陜南漢水流域壹帶最為興盛,所以壹般又多稱作“漢調二黃”、“山二黃”、“土二黃”等,而“漢調二黃”壹這壹稱謂,基本成為正規名稱流傳下來。
漢調二黃向以木偶、皮影與人演大戲三種形式在民間流傳。其在陜西的流行範圍,***達30多縣。按其區域,可分為關中、商洛、漢中和安康四大地域流派,其中漢中、安康風格相近,又通稱“漢江派”。
漢調二黃的關中派在明末至清末為其發展流傳的鼎盛時期。清代乾隆四十年前後,西安壹地就有二黃戲班達36個之多。
在那時,西安、涇陽、三原、長安、藍田、周至、戶縣、鹹陽、鳳翔以及耀州、大荔等渭河兩岸“人多以眉戶是曲子,非大戲,不甚重視,徽調又不大懂,梆子秦腔又粗糙,壹時多好聽看漢調二黃”。
在那時,不僅有專業班、業余班和自樂社,就連壹些女眷也能清唱或掛衣登臺。清代光緒年間的涇陽富戶安吳寡婦,壹生專門收養二黃藝人,組織修改流散劇本,並在其後園劃了壹塊地用來埋葬去世的藝人。
清末後,在西安有二黃鳴盛學社,***有師生300多人,其中的藝人張鳴順、葉鳴英、山鳴岐、李鳴鶴、劉鳴祥等,享譽關中與陜南各地,受聘於四川、甘肅、河南、鄂西北和山西壹帶授藝。
1930年前後,藝人王安奎創辦西安慶義社科班,培養了壹批“子”字派藝人,著名的有劉子俊、邵子福、馮子才、董子傑、李子喜等。
關中派註重唱工,唱腔、表演較漢江派高昂豪放,激越古樸,被其他流派的漢調二黃藝人尊為正宗。
商洛派的漢調二黃主要流傳在商縣、洛南、丹鳳、山陽、鎮安、柞水、商南等縣,又稱作“洛鎮派”。清乾隆二十年就有班社活動了。
鹹豐、同治年間科班戲班較多,知名的藝人也有很多。例如名蓋陜西的著名生角趙安子就是鎮安人,被譽稱為“活孔明”,光緒年間應召進京入內宮為慈禧太後演出,獲賜金牌壹面。名旦孝乾兒是山陽人,在西安及河南、湖北壹帶名氣很高,曾經在西安鳴盛學社任教。
自清末至1945年前後,商洛各縣有雙盛班、善慶社、廣易班、五福班、大同社、抗建劇團等科班或戲班,知名的藝人有張廣勤、呂慶華、張慶鴻、陳忠洪、黃亮子、武振發、王同緒、陳勝誌、趙建中等,他們在當地都頗有聲望。
新中國成立後,商洛有山陽、鎮安、柞水專業二黃劇團。1981年陜西省首屆漢劇會演大會,山陽劇團演出《穆桂英掛帥》獲得獎勵,該團著名演員武新艾當選省漢劇藝術學會副會長。
商洛派以武戲見長,唱腔、表演與關中派相近。由於地緣關系,商洛派不僅北出秦嶺入關中演出,而且多在鄂西北和豫西壹帶演出,被當地人稱作陜班子、靠山黃、山二黃或陜二黃。
鄂豫壹帶流行的二黃戲也多為商洛派所傳。像後來的湖北省竹溪縣山二黃劇團,早年就與商洛派特點相同,流行傳統劇目基本壹致和唱腔上講究“雙環環”等。
漢中派早在清代乾隆初期就形成了。那時,紫陽縣蒿坪河富戶楊氏在漢中的商號就邀請西安乾勝班經漢中往紫陽演出。
清代嘉慶、道光年間,被譽為漢江派二黃“傳帶祖師”的著名紫陽藝人楊金年,在西鄉縣沙河坎首開科班,培養出鴻字、來字兩科。出科弟子查來松在四川壹帶影響很大,在川中被稱為陜班查師爺,譽為“戲狀元”。
鴻字派的賀鴻生,遠赴河南等地,特別在鄂西北竹房及兩鄖壹帶授藝,弟子眾多,影響很大。查來松及其後傳弟子又陸續開辦科班,到新中國成立前,***有永、清、長、福、吉、壽、元、雙、天、九、協、安、榮、旭、玉、勝等16字派數百名藝人。
這些藝人主要是漢中人和安康人,也有少數湖北、四川、河南和甘肅人。楊金年系統培養藝人輩派如此之多,持續時間如此之長,涉及地域如此之寬廣,在我國戲曲史上絕無僅有。其中,許多藝人被譽稱為“活孔明”、“活魏延”、“賽太太”、“金蝴蝶”、“海裏蹦”等,在陜、川、鄂、豫壹帶影響很大。
新中國成立後,漢中市和鎮巴縣建有專業漢調二黃劇團,南鄭、城固、西鄉業余演唱活躍。1981年漢中派組團參加陜西省首屆漢劇會演大會,演出《包公誤》壹劇獲得好評。
著名旦行演員毋玉梅當選陜西省漢劇藝術學會副會長。因為這裏跟四川相鄰,又經常組班進川演出,所以漢中派的道白、唱腔多帶川味,顯幽雅纏綿。
在陜西漢調二黃的各流派中,安康派實力最為雄厚,是陜西漢調二黃大本營。它吸納關中、商洛、漢中及湖北交鄰地區的藝人,集各家之所長,形成了獨特的藝術風格。
安康派的唱腔、表演細膩娓婉與粗獷大氣並存;道白以中州韻、陜西話為主,並以紫陽官話加工上韻運用於現代戲演出;音樂唱腔吸收地方民歌小調,更具鄉土氣息;與其他流派相比,易於表現現代生活。
安康的二黃戲發早在清代的1730年前後就已有二黃戲班演出了。據史料記載,從清代道光年以後,安康先後湧現了仁豐班、裕泰班、鼎泰班、廣泰班、喜泰班、貴泰班、興漢社等眾多的二黃班社。
這些班社多數來自漢中,少量來自西安。1860年,範仁保自湖北房縣大覺寺率瑞仁班來到安康。因為安康原有唱調屬漢中路子,而瑞仁班唱調帶有鄂西北方音,人們倍感新穎,受到普遍歡迎。
範仁保立足安康,開辦科班,培養了瑞、彩、方、盛科班。形成安康此前除楊金年系統十六字科班之外又壹支新生力量。
除了地域流派外,漢調二黃無論在角色行當、道白語音、臉譜和唱腔音樂方面都有著自己獨特的特點。
漢調二黃分末、凈、生、旦、醜、外、小、貼、老、雜等十大行當。末是劇中帶白滿胡須的男性老年人;凈為大花臉,如包公等以唱工為主的角色;生也稱“須生”,指劇中的黑胡子中年男子;旦又稱“青衣”、“正旦”,為劇中的中年婦人;醜,即醜角,也叫“小花臉”;外指凈行包括不了的另外加壹行,也叫“二花臉”、“武凈”;小,即小生,為劇中各類青年男子;貼指旦行不足再補貼壹行,包括武旦、丫環旦等;老就是老旦;雜包括各類雜角,有時也專指靠把須生。
漢調二黃的道白語音,傳統上以中州音韻和陜西地方話兩種語音為主,並有以劇中人物鄉籍說方言的獨特風格。在其十大行當中,壹末、三生、四旦、九老等多以中州韻為主,二凈、五醜、六外、七小、八貼等以陜白為主。
具體來說,《打龍棚》壹劇的鄭子明要說山西話;《獻地圖》的張松要說四川話;《漁舟配》的周漁婆要說湖北話。《宋士傑告狀》壹劇,宋士傑、毛朋、楊素珍等說中州韻白、顧讀說陜白、姚庭春及送信公差說河南地方話、顧讀的老師說黃州話。
而凡屬域外異族番邦和宮廷內待,壹概都說北京話,如《法門寺》的劉瑾、賈桂、《四郎探母》中的番邦公主等,要用京腔。
漢調二黃臉譜品種繁多,造型獨特,色彩考究。據統計,從上古時期的神農、蚩尤到清代的多爾袞,以及天神、鬼怪等***有450余種,已彩繪322具。
漢調二黃的流派不同,其臉譜的特點也不同,例如,漢江派的特點是“筆調細致大方,顏色配合勻凈鮮明”,洛鎮派講究“直線須直,圓線得圓,白的壹大片,黑的壹條線”。
按類別來說,漢調二黃的臉譜有三塊瓦、十字架、紅花、黑花、五花、吊膛、麥子、起旋、豹兒臉、老臉和紅臉等幾類。
另外,在劇中有的壹個人物因年齡、環境、遭遇不同,臉譜也隨之變化。如《斷雙釘》、《斷太後》、《鍘美案》等戲的包公,額部月亮有正有偏,有圓有缺,而且月塗紅色,臉膛用藍灰色,各不相同。
關羽臉譜通常只用紅黑二色,可是在《困曹營》表現出郁悶,《過五關》、《華容道》表現出憤怒,《走麥城》表現出頹喪,都有不同的畫法。
漢調二黃音樂為板腔體,由西皮調、二黃調兩種主要聲腔組成。在傳統上,藝人們習稱“下把”、“上把”或“下調”、“上調”。
下調唱法上講“眼起板落”即“過牙子板開口”。板式有導板、壹字、二六、三流、搖板、散板、飛嘹子、快板、滾板、數板(撲燈蛾)等,腔類有流裏表、二凡、九眼半、灑頭、硬三板、背弓腔、度百草等。
上調唱法上講究“板起板落”即“頂牙板開口”,板式有導板、慢三眼、原板、搖板、散板、飛嘹子、滾板、平板等,腔類有回龍、四柱、流裏表、板頭、麻鞋底、十八板等。
上調變弦法稱“反調”,也叫“陰板”,有數種板式與腔調。雜腔中有四平、昆腔、徽調、梆兒腔、七句半、嗩吶調等。另外,把下調壹字板和二六板的過門重復壹遍叫“雙環環”,是關中派、商洛派區別於漢江派唱腔的特色之壹。
漢調二黃的弦樂伴奏樂器以胡琴、月琴、高音二胡,俗稱“三大件”。武場面樂器早年使用大道鑼、大鈸、馬鑼等,新中國成立後以漢江派為首改為蘇鑼、京鈸等,民間自樂社仍沿用傳統樂器。
另外,有壹種長約兩米的銅管號,俗稱“二馬駒子”,既作戰馬嘶鳴效果,又在悲劇唱段中吹響,增加壯烈氣氛。嗩吶和絲弦曲牌***有400余種,較流行的100多種。
漢調二黃的傳統劇目號稱“唐三千宋八百,野史外傳數不得”,實際流行約1500本以上。演出形式有大戲、座唱和皮影戲三種,特別在人煙稀少山大林密的山區,大戲班流動不便,皮影戲非常盛行。
漢調二黃的劇本生活氣息濃郁,唱詞通俗易懂。題材多為歷史故事和民間傳說,習稱“三本半戲”,也就是封神、列國為壹本;秦、漢、三國為壹本;唐、宋、元、明、清為壹本;無朝代的外傳戲為半本。
1959年前後,安康藝人馮成秀口述抄錄《通百本》壹部,記有各朝代專用於戲曲演出的詩、詞、引、白、唱等,戲班流行的“提綱戲”,沒有劇本,根據壹段故事情節,稀有劇目有《子圉觀魚》、《曹劌論戰》、《西鄉擂》、《胡笳十八拍》、《女界牌》、《天才吃饃》、《孫叔敖埋蛇》等約近200個。
二黃人物表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