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陜梆子)劇種。
河北梆子由流入河北的山陜梆子蛻變而成,形成於清道光年間(1821--1850)。山陜梆子流入河北的歷史較久,在清代有關記載中,有的稱秦腔、有的稱亂彈、有的稱西部,有時也叫弋陽梆子。其具體流入時間,據劉獻廷之《廣陽雜記》載:秦優新聲,有名亂彈者,其聲甚散而哀。
劉生於清順治五年,逝於康熙三十四年(1648--1695年),所記是十七世紀末他在北京及其周圍地區的見聞,證實此時京畿地區已有“秦聲”或謂“亂彈”(即梆子腔)在流行。至乾隆時,秦腔愈益盛行,對昆曲已形成壓倒之勢。此後,“至嘉慶年,盛尚秦腔,盡系桑間濮上之音。”
(《都門紀略》詞場序)以上所列,說明至遲康熙中葉京畿地區已有了秦腔,延至乾嘉壹直有演出活動。
擴展資料:
山陜派
山陜派主要是由來自山陜的藝人形成的。光緒期間,有較多的山陜梆子藝人(山西人居多)先後擁入北京,改唱河北梆子。這些藝人為了與直隸老派梆子演員合作演出,同時也是為了博得當地觀眾的歡迎,在登臺獻藝之前,必先經過短期的改弦更腔的改造,這種改造,當時謂之“治扭”。
山陜藝人唱的這種經過"治扭"的梆子,自然與地道的直隸老派梆子有所不同,特別是在念白方面仍不免帶有濃重的山陜韻味。盡管有些山陜派演員在念白中糅進了直隸語音,但總是不地道,當時人稱這種直隸語音與山陜語音摻半的口白為"臭板子"。也有少數山陜演員仍念"蒲白"(以山西蒲州語音為基礎的韻白),堅持不改,並以此為正宗,這是山陜派在念白方面的顯著特征。在唱腔方面,與直隸老派比較起來,板式結構與使用規範全都相同,唯情趣、韻味有差別,山陜派具有淒涼、悲壯、哀怨、酸楚的特點。除此,在表演方面,山陜派非常崇尚特技。
如翎子功、翅子功、發縷功、髯口功、椅子功、躋功等,都是山陜演員所擅長的,在這方面勝直隸老派壹籌。十三旦(侯俊山)、十三紅(孫培亭)、十二紅(薛固久)、元元紅(郭寶臣)、五月仙(商文武)、撈魚鸛等山陜派代表人物,均長於此道。
山陜派與直隸老派的合作,釀成了光緒年間河北梆子與京劇爭衡的局面,擴大了河北梆子的影響,推動了劇種的發展。
百度百科——河北梆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