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吉日网官网 - 傳統文化 - 油條的做法?

油條的做法?

油條的做法如下:

01、和面的技巧:油條是否脆軟可口,和面很關鍵,在和面的時候,在面裏面加入酵母和小蘇打,加水活成壹團,發酵備用;

02、在和面的時候,為了讓面更勁道和有彈性,可以在面粉當中加入雞蛋,(備註:壹個雞蛋即可),將雞蛋與面粉攪拌勻;

03、如果想要油條炸出來口感爽滑的話,再加入雞蛋的時候,也可以在加入25克的色拉油或者大豆油;

04、弄好的面團,放在溫暖處30分鐘,讓其發酵,也可采用烤箱低溫處理,進行快速發酵;

05、將發好的面團取出,用搟面杖輕輕的搟出厚約1厘米,寬度約15厘米的長條備用。

06、將搟好的長條,切成寬度約2厘米左右的小細條;

07、將切好的小細條,用刀再從中間切開,然後把這分開的兩條摞在壹起,用筷子輕壓出壹條痕跡,註意不要太用力;

08、鍋中放油進行加熱,待到油加熱到七八成熟的時候,放入油條,炸至金黃色,取出瀝幹即可。

油條油條,是壹種古老的漢族面食,長條形中空的油炸食品,口感松脆有韌勁,中國傳統的早點之壹。油條的叫法各地不壹,”天津稱油條為果子;安徽壹些地區稱油果子;東北地區稱大果子;閩南福建等地稱油炸鬼;潮汕地區等地稱油炸果;浙江地區有天羅筋的稱法(天羅即絲瓜,老絲瓜幹燥後剝去殼會留下絲瓜筋,其形狀與油條極像,遂稱油條為天羅筋)。

起源油條,是壹種古老的中式面食,長條形中空的油炸食品,口感松脆有韌勁,中國傳統的早點之壹。《宋史》記載,宋朝時,秦檜迫害嶽飛,民間通過炸制壹種類似油條的面制食品(油炸檜)來表達憤怒。類似的油炸面食,其起源遠遠早於宋朝,可追溯到唐以前,具體時期不得考證。

  • 上一篇:如何評價說唱藝術在中國傳統文化中的地位?
  • 下一篇:泰式妝容復古優雅,這種妝容的特點都有哪些?
  • copyright 2024吉日网官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