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士優先起源於西方,是壹種成年男性的禮儀,紳士風度的象征。不過為什麽在西方會產生女士優先的觀念呢?據說這和中世紀歐洲騎士的作風有關,還有壹種說法是覺得女性處於弱勢,所以需要被照顧。歷史上,這種觀念在東西方的差異還是比較大的,東亞古代社會基本上都是男尊女卑,就更別說女士優先了。下面就為大家簡單介紹下這種觀念的起源,感興趣的話就來壹起看看吧。
在較為正式的場合裏,人們發言總要以「Ladies and gentlemen」開頭。為什麽不是「Gentlemen and ladies」呢?
這是壹個通行的國際禮儀原則,「ladies
first」,即「女士優先」。該準則在西歐興起,最初流行於西方交際圈中,在西方主導的當代世界,逐漸成為國際通行的禮儀規範。
「女士優先」原則表現在日常方方面面,如進門時主動推開門讓女士先行、進餐時由女士先點菜等。
素以浪漫、溫柔著稱的法國社會,「女士優先」有著更為有趣的體現:進餐時的座位排序,男賓依據年齡和社會地位,而女賓則不可根據年齡。這是因為在法國,「除了特殊的例外,所有的女士都是年輕的」。
類似的社交原則在傳統東方社會裏是缺失的。儒家倫理提倡尊老愛幼,東方社會更偏向於以老為尊而不是女士優先。
正如林語堂在《吾國與吾民》中談到:「好好受過教育的中國人沒有會無故冒犯壹個老年人的,恰如西洋君子不會有意得罪女人壹樣」,尊老是東方君子的教養,而尊重女性則是西方紳士的禮節。
為什麽西方會形成這樣的傳統?
想象中的騎士精神
通常認為,女士優先最初是和歐洲中世紀騎士制度聯系在壹起的,是壹種騎士階層的禮儀。搜索「Ladies
first」,最相關的詞條是「Chivalry」(騎士精神)。
然而在騎士這個階層剛形成時,並沒有所謂騎士精神,對女性不要說「優先」,甚至連基本的尊重也未必存在。與古代戰爭中常見的武士、軍人壹樣,他們熱衷於燒殺搶掠,盡可能地搜刮戰利品。婦女在他們眼裏,恐怕也只是戰利品之壹。
法蘭克帝國崩潰後,大小領主征戰頻繁,騎士們不光傷害平民,也未必放過教堂。正是在這種背景下,逐步樹立權威的天主教會提出了壹系列道德守則來約束他們,便是後人所稱的「騎士精神」。
從法國國王羅貝爾二世(987-1031年在位)的誓言,我們能夠壹睹騎士精神的初期形態:
我不會以任何方式侵犯教會。我不會傷害沒有武裝的牧師或僧侶。我不會盜竊牲畜。我不會攻擊農奴、仆人或商人以獲取贖金。除非是收回債務,否則從三月到萬聖節我都不會從任何人的牧場牽走騾馬。除非裏面有騎士,否則我不會摧毀房屋。我不會將葡萄藤連根拔起。我不會攻擊獨自旅行的貴婦和她的女仆,不會攻擊寡婦或修女,除非那是她們的錯。從大齋節到復活節,我不會攻擊沒有武裝的騎士。
不侵犯教會和神職人員是它的第壹要義,保護婦女在其中則並不顯眼。她們僅僅是免受戰爭傷害的壹種平民,與後來「女士優先」的待遇相去甚遠。
十字軍東征也被普遍視為是禍水東引的策略
而騎士精神的改頭換面,與中世紀晚期吟遊詩人與文學家的浪漫化處理密不可分。
在他們筆下,騎士追求的目標變成了榮譽與愛情。他們忠貞、勇敢而浪漫,相戀對象通常是某個貴婦人。這種愛情不涉及肉欲,帶有強烈的理想色彩,被稱為「騎士之愛」或「典雅愛情」。
英國畫家艾德蒙.雷頓的作品《神速》,描繪壹名與心上人告別奔赴戰場的騎士
對這壹變化,德國社會學家諾貝特·埃利亞斯曾作出精辟的分析。
隨著商品經濟和財稅制度的演進,中世紀後期的封建制度開始解體。依賴農業經濟的騎士階層日漸貧困,不得不依附於能夠收取商品流通稅、日益強盛的大領主,專制君主初現雛形。
富裕起來的大領主們,由此開始追求文明和教養,逐步脫離中世紀前期的蠻荒狀態。但領主本人仍要做武力的表率,於是領主夫人便成了文藝活動的領袖,承擔延攬名流、吟遊詩人等裝裱門庭的工作。
城堡的女主人成了吟遊詩人的金主,吟遊詩人便想方設法討好女主人。浪漫忠貞的騎士之愛,由此出現在他們筆下,並在無數同行和城堡女主人的合力下,成為那個時代的歐洲最流行的通俗文學主題。
名著《堂吉訶德》戲仿了這種「騎士之愛」。堂吉訶德在決定做騎士周遊四方時,首先就要為自己選定壹個心上人,他認為「沒有意中人的遊俠騎士好比是無葉無果的枯樹、沒有靈魂的軀殼。」可見意中人對於騎士的重要性。
每當堂吉訶德艱難地取得了勝利,都讓敗者去拜見心上人杜爾西內婭,以示勝利獻給美人。而每當他遇到險境時,則會默念美人的名字,祈求絕世無雙的意中人「幫幫這個為了弘揚您的寬厚胸懷而身陷此等危難的騎士」。
說來諷刺,越是見不到真實的騎士戰爭,這種虛構的騎士精神就越流行。它的影響並未隨中世紀結束而遠去,直到今天,人們印象裏的英雄仍會對女性特別優待。
貴婦沙龍的現實需求
文藝復興後,隨著商品經濟的發展和貴族們的日益富裕,文化教養在階層身份所占的權重越來越大。傳說裏的浪漫騎士精神,在真實社會交際中得到越來越多的認可,逐漸演變為上流社會的社交禮儀。
在其中,17、18世紀的文化沙龍扮演了重要的角色。
沙龍是由壹個主人邀請客人參與,彼此交流思想、知識和趣味的聚會。它發源於16世紀的意大利,並在17、18世紀的法國蓬勃發展。
事實上,將沙龍視為中世紀領主夫人延攬吟遊詩人裝裱門庭的延續也未嘗不可。從壹開始,沙龍的組織者就多為受過教育的貴婦,文藝復興藝術的重要贊助人伊莎貝拉·埃斯特和她的小姑伊麗莎白·貢紮加被視為最早的沙龍主人。
提香為伊莎貝拉·埃斯特繪制的肖像,此時這位貴婦已經六十歲,不願接受畫家如實描繪其相貌,提香因而將她美化為四十歲左右的模樣
沙龍聚會非常強調修養,參與者必須時刻註意禮貌、優雅和誠實。這與騎士精神並非不謀而合:法國第壹個著名沙龍的組織者朗布依埃侯爵夫人參照意大利騎士法典,制定了壹套沙龍禮儀規則。
此後兩百年間,法國流行的沙龍都沿襲了早先的模式和禮儀:貴族夫人既是組織者,也是沙龍的核心。她們並非附庸風雅,而是真正有學識與風度去投入這種高朋滿座的場合,她們受到的尊崇既源自財力和地位,也源自談吐和舉止。
喬芙蘭夫人的沙龍
文人墨客在貴族的客廳裏談論文學和政治,壹些出身低微的學者也借此步入上流社會。啟蒙時期的思想家,如伏爾泰、盧梭等人都曾是貴婦沙龍的座上常客,這些貴族夫人們,也成為他們筆下經常歌頌的對象。
盧梭是鐘表匠人的兒子,他每壹個窘迫的時刻,幾乎都有貴婦扶持,貴婦們成了他文學生涯中的守護神,其中尤以華倫夫人最為知名。
盧梭對於華倫夫人的愛,常常以壹種癲狂而病態的方式呈現出來。他會親吻華倫夫人睡過的床鋪,撫摸親吻屬於華倫夫人的家具、窗簾,匍匐擁抱她走過的地板,甚至吞下她剛剛吐出的肉。
盧梭雕像
貴婦沙龍不僅支持了壹批文人的創作,為他們提供了交流的場所,甚至還直接影響到現實政治的發展。
它撫育了啟蒙運動和法國大革命,並隨著這壹系列政治事件產生的震蕩改變了整個歐洲的風尚。作為其聚會禮儀的壹部分,「女士優先」被最終塑造為今天的樣子,被西方世界廣泛接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