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傳在遠古時代,聚居於昌化江畔的黎族百姓遭受了壹次大洪災。只有壹對戀人坐在大葫蘆瓢裏幸免於難,被漂流到燕窩嶺邊。三月初三,洪水退去,倆人結為夫妻。男耕女織,生兒育女,相濡以沫,辛勤勞作,又漸漸使黎族繁衍發展起來。後人奉他們為祖先,每逢三月三便隆重紀念。
海南三月三的活動
歷史上,海南黎族和苗族都有歡度“三月三”的習慣。每逢“三月三”,居住在東方市的黎族,無論男女老少都盛裝打扮,帶著山蘭米酒、竹筒香飯、粽子,成群結隊匯聚到會合地點,以對歌、蕩秋千、打叮咚、吹鼻簫、跳打柴舞、張弩射箭和粉槍射擊等民間活動來歡度這個吉祥的盛日;居住在本島南部特別是三亞市的黎族,則以豬頭、米酒和飯團為祭品,前往三亞落筆洞進行祭祀活動,祈求祖先保佑家人平安、五谷豐登、六畜興旺;五指山“合畝制”地區的黎族,每年農歷三月的牛日,在畝頭家殺豬擺酒,敲鑼打鼓,全村男女歡跳祖先舞,慶賀春天帶來福氣。
三月三的美食
1、三色飯
吃三色飯,是黎族人在“三月三”裏最美的享受。取色於桑葉、黃姜和三角楓,用粽葉包住蒸熟,品之香酥柔韌,帶有藥香甘甜,讓人食欲大開。
2、竹筒飯
竹筒飯是海南黎族傳統美食,通常是黎家人出遠門、上山打獵或招待客人時才制作。
用山蘭稻打出的“香米”或上等的糯米配以肉類為原料,放進新鮮的粉竹或山竹鋸成的竹筒中,加適量的水,再用香蕉葉將竹筒口堵嚴,炭火中綠竹漸焦,米香、肉香和竹香混雜著飄散開來,令人垂涎欲滴,“壹家香飯熟,百戶聞竹香”便是對黎家竹筒飯最貼切的贊譽。
3、山蘭酒
山蘭酒用黎話稱為“biang”,黎族同胞依山傍水而居,酒采用所居山區的山蘭稻谷釀制。
制作時,將山蘭米蒸熟揉散成粒,再用黎山特定植物和米粉制成的“球餅”碾至粉狀摻入其中,裝進壇裏釀制。逢重大節日或是迎接賓客,熱情的黎家人便取出來與客人壹齊痛飲。
4、品魚茶
魚茶是黎族人招待貴客的菜肴,將米飯和生魚密封發酵而成,具有濃郁酒香味,壹次怯之,二次適之,三次癮之。熱情好客的黎族人會在“三月三”這天,擺出自做的魚茶,招待來來往往的遊客品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