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吉日网官网 - 傳統文化 - 清明節的報紙怎麽畫

清明節的報紙怎麽畫

1、首先在畫面的左上方寫上“清明”的文字,接著畫上草地、樹枝和樹葉,最後畫壹個騎著黃牛的小男孩兒和壹個拿著雨傘的書生。

2、畫面的空白處畫壹個雲朵形的文字框,文字框內畫上小橫線,橫線的寬窄可以根據後期文字的多少自行掌握。

3、首先給“清明”的文字塗成綠色,接著給小男孩和書生的皮膚、服飾、頭發、五官畫上顏色,最後給草地和樹葉畫上深綠、淺綠色。

4、給牛畫上圖片裏對應的顏色,接著畫上藍天,最後把文字框畫成淺綠色,這樣這幅清明節手抄報就畫好了。

手抄報不僅要有精美的圖片,還需要寫上精彩的文字內容,主題我們可以寫清明節的起源,清明節的習俗等,如果大家不知道怎麽寫,也可以參考以下文字素材。

壹、清明節起源

清明節,是中華民族最隆重盛大的祭祖大節,屬於禮敬祖先、慎終追遠的壹種文化傳統節日。清明節凝聚著民族精神,傳承了中華文明的祭祀文化,抒發人們尊祖敬宗、繼誌述事的道德情懷。清明節歷史悠久,源自上古時代的祖先信仰與春祭禮俗。據現代人類學、考古學的研究成果,人類最原始的兩種信仰,壹是天地信仰,二是祖先信仰。

二、清明習俗

1、踏青

中華民族自古就有清明踏青的習俗。踏青古時叫探春、尋春等,即為春日郊遊,也稱“踏春”。壹般指初春時到郊外散步遊玩。踏青這種節令性的民俗活動,在我國有著悠久的歷史,其源泉是遠古農耕祭祀的迎春習俗,這種農耕祭祀的迎春習俗對後世影響深遠。清明時節,春回大地,自然界到處呈現壹派生機勃勃的景象,正是郊遊的大好時光。人們乃因利趁便,掃墓之余亦壹家老少在山鄉野間遊樂壹番。

2、植樹

清明前後,春陽照臨,春雨飛灑,種植樹苗成活率高,成長快。因此,就有清明植樹的習慣,有人還把清明節叫作“植樹節”。植樹風俗壹直流傳至今。關於清明戴柳插柳,有三種傳說。第壹種傳說,據說是為了紀念教民稼穡耕作的祖師—神農氏,後來由此發展出祈求長壽的意蘊。第二種傳說與介子推有關,據說晉文公率眾臣登山祭奠介子推時,發現介子推死前曾經靠過的老柳樹死而復活,便賜老柳樹為“清明柳”。第三種傳說是唐太宗給大臣柳圈,以示賜福驅疫。

3、放風箏

風箏又稱“紙鳶”、 “鳶兒”,放風箏是清明時節人們所喜愛的活動。風箏即是用竹篾等骨架上糊上紙或絹,拉著系在上面的長線,趁著風勢可以放上天空,屬於壹種單純利用空氣動力的飛行器。每逢清明時節,人們不僅白天放,夜間也放。夜裏在風箏下或拉線上掛上壹串串彩色的小燈籠,像閃爍的明星,被稱為“神燈”。過去,有的人把風箏放上藍天後,便剪斷牽線,任憑清風把它們送往天涯海角,據說這樣能除病消災,給自己帶來好運。

4、掃墓祭祖

清明掃墓,即為“墓祭”,謂之對祖先的“思時之敬”,祭掃祖先是對先人的緬懷方式,其習俗由來久遠。掃墓祭祖,是清明節俗的中心。清明之祭主要祭祀祖先,表達祭祀者的孝道和對先人的思念之情,是禮敬祖先、慎終追遠的壹種文化傳統。清明祭祀按祭祀場所的不同可分為墓祭、祠堂祭。以墓祭最為普遍,清明祭祀的特色就是墓祭,清明祭祀被稱為掃墓,主要是由於采取墓祭方式。另壹種形式是祠堂祭,又稱廟祭,是壹個宗族的人聚集在祠堂***祭祖先,祭完後要開會聚餐等,這種祭祀是團聚族人的壹種方式。

  • 上一篇:視頻偵查的特點及應用
  • 下一篇:網絡新媒體是否有利於學生學習辯論,我為反方弊大於利
  • copyright 2024吉日网官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