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古代溫州,人們把立春作為元旦或元日,也稱三元的,意為這壹天為歲之元,時之元,月之元。民國初年,我國把歷法改為公元(即陽歷),因而把農歷初壹改為春節。
春節(正月初壹),是我國的農歷年節。在民間,它是古老而又隆重的節日。因此有關春節的習俗即多又熱鬧,最具喜慶氣氛。主要的習俗有:
貼對聯。春聯,又名對聯、楹聯、門對。古時有“桃符”、“門貼”之稱。清代《燕京歲時記·春聯》對此作了註釋:“春聯者,即桃符也,自入臘以後,即有文人墨客,在市肆檐下,書寫春聯,以圖潤筆。祭竈之後,漸次粘掛,千門萬戶煥然壹新。”現在溫州農村仍保持這壹習俗。
貼年畫。起源於古代很早就在門上貼畫的習俗,畫中內容多是傳說人物。唐宋以後,秦叔寶和尉遲恭的肖像以及“四美圖”也常出現在年畫上,反映壹般民眾心理、心願及生活情趣的年畫,如“豐年有余”“風調雨順”“迎春接福”“五谷豐登”“榮華富貴”等也不少。
貼“福”字。“迎春接福”,張貼倒“福”字,意為“福到”這是我國人民過春節的傳統習俗。在農村盛行。
放鞭炮。我市民間放鞭炮慶春節的習俗古已有之,其歷史可謂源遠流長。古人焚竹發聲,名曰“爆竹”。清代《通俗編》說:“古時爆竹,皆以真竹著火爆之,古人焚竹發聲,名曰‘爆竹’,唐人詩亦稱爆竿。後人卷紙為之,稱曰爆竹。”
守歲。除夕之夜,溫州市民間,有守歲的習慣。人們通宵不寐,敘舊迎新,以待天明。守歲,即是對即將逝去的舊歲存有留戀之情也是對即將來臨的新年懷有希冀之心。人們在除夕晚上全家吃了團圓飯後,就點放爆竹,在喜慶的氣氛中度過新舊交替的壹夜。
拜年。拜年是溫州市民間的傳統習俗,是人們相互走訪祝賀春節,表示辭舊迎新的壹種形式。拜年的方式多種多樣,既有用賀年卡來拜年,又有互相登門道賀,也有大家聚在壹起互相祝賀,即“團拜”。
吃元宵。春節期間溫州市民間都有吃元宵的習俗。元宵又名湯圓、圓子、浮圓子。取其圓形,寓團圓、吉利、美滿之意。
舞獅子。每當“爆竹壹聲除舊歲”時,溫州廣大農村和城鎮,便會出現傳統的舞獅活動。舞獅是溫州壹項傳統的世間體育活動,大約起源於南北朝時代。
溫州端午風俗
農歷五月初五端午節(俗稱重五),溫州民間認為是個大節,僅次於春節、中秋節,民間有
“三日重五,五日年”之說,故習俗氣氛濃厚,活動內容豐富。主要有:
插菖蒲———舊時這天幾乎家家戶戶將菖蒲做成劍狀,用紅紙條粘貼門上,據說可以避
邪。五月初三、初四及端午節的早晨,常有郊區農民進城沿街叫賣菖蒲、草頭之類的擔子,
過了端午則無人問津,此類小販也銷聲匿跡,故有“重五日賣菖蒲———短命生意”之俗語
龍舟競渡———據明·明萬歷《溫州府誌》載“……競渡起自越王勾踐,永嘉水鄉用以
祈賽”說明溫州重五龍舟活動歷史悠久,至宋時已很流行,主要是祈求平安與豐收。直到明
、清之後,才演變為紀念屈原的活動。溫州龍舟活動壹般是五月初壹開始,至初十結束,端
午這天為高潮,屆時凡龍舟所到之河道,鑼鼓宣天,彩旗飛揚,劃者群情激昂,觀者人聲鼎
沸,呈現出特有的節日氣氛,俗稱“劃鬥龍”、“劃龍船”。
包粽子———這是端午必不可少的食物。舊時家家戶戶備以粽箬、粽櫚葉或鹹草,浸以
糯米自包粽子,其餡心有豬肉、火腿、豆沙等,沒有餡心的叫“米粽”。也有許多家庭用早
稻的稈燒成灰,用沸水淋之取其湯汁煮粽,俗稱“灰湯粽”,別有風味,據說“灰湯”有堿
的成份,食之可助消化,久存不易變質,這是浙南壹帶民間獨有制法。
煮蛋、抹雄黃酒———端午節早晨,壹般家庭都要煮鮮蛋或鹹蛋與粽子作早餐。有的家
庭則備“草頭湯”(黃金山、金銀花藤、花麥腎、白無藤等十多味揮發性中草藥混合而成)
煮蛋及給小孩、成人沐浴,據說可清涼解毒、驅暑避熱。中午時分,有許多家庭將雄黃與白
酒調和飲用及塗抹小孩手心、耳部及額頭,據說可殺菌及諸病不染。也有將雄黃酒與生石灰
噴、灑房屋的陰暗角落、潮濕之處,以防“五毒”滋生。隨著科學的進步,人們已經認識到
雄黃內含“砷”的有毒成份,作用有殺菌、祛毒之功效,但內服“雄黃酒”則對身體有危害
薄餅、香袋與午時茶———民間認為端午節是大節,故中午這餐比平時豐盛得多,全家
老少歡聚壹堂,第壹道菜必定是“薄餅”。包薄餅卷的餡心壹般以綠豆芽、韭菜為主,以不
同人的口味配以肉絲、蛋絲、香菇絲等;婦女利用多色小布片做成魚、虎、獅、豬等形狀的
小布袋,也有的用“散線”(壹種染成多種顏色的稍粗絲線)制成網袋,內裝桂皮、茄香、
細辛等芳香性中藥或裝梓腦丸,也有的將染成彩色的雞蛋、鴨蛋裝進網袋,掛在兒童胸前,
或懸於床帳上;此日中午,富裕之家取陳皮、柴胡、霍香連翹等制成壹種成藥,藥性平和有
去濕、解暑、健胃之功效。後醫家在此基礎上,另加數味中藥而成為今天的“午時茶”,為
夏令的常用藥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