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吉日网官网 - 傳統文化 - 湖北古村落·彭家寨

湖北古村落·彭家寨

湖北古村落

彭家寨

當承載在傳統建築上的大量地緣特征和文化記憶,被鋼筋混凝土的現代建築毫不留情抹去的時候,我們已經很難像過去那樣,通過觀察壹個地方的建築物,來判斷出它所處的地理和文化區域。然而,吊腳樓,這種古老的幹欄式建築,至今仍在被包括土家族在內的鄂西少數民族人民所廣泛使用。建築,作為人類文明的最大承載體,土家吊腳樓是了解壹個土家族民族文化體系的最好捷徑。

“外壁夔峽,內繞溪山,道至險阻,蠻寮錯雜”。自古封閉的地理環境成就了這樣壹個具有濃郁民族特色的土家族吊腳樓山寨---彭家寨。

彭家寨地處鄂西,位於恩施市宣恩縣境內,與湘西、重慶接壤,彭家寨所處的兩河口村,由壹條老街和沿龍潭河的8個土廟山寨組成,占地面積約800多公頃。常住居民中,土家族占百分之八十。而彭家寨就是其中土家吊腳樓典型的代表。

彭家寨山川秀美,地形奇特。該寨居於“觀音座蓮”之右,觀音山之下。東面以壹條叫“叉幾溝”為界,溝上架有壹座百年歷史的涼亭橋,該地故稱涼橋。寨前龍潭河穿村而過,河上架有40余米長的鐵索橋將寨子與外界相連,“十八羅漢”恰似觀音大士的守護神;寨後山巒起伏,奇峰秀美,修竹婆娑;沿龍潭河而上有獅子巖、水鴻廟相映襯;順流而下緊鄰汪家寨有“二龍戲球”之美稱。其地形特征含形輔勢,蔚為壯觀。

彭家寨風光旖旎,絢麗多彩。身臨其境隨處可見綠草如茵,林木蔥郁,修竹含翠,群芳爭妍。村前田園阡陌,稻浪起伏,不時傳來民俗小調,農耕山歌,清風送爽,空谷傳響;河間、小溪中,土家女郎挑水洗衣,兒童往來嬉戲;山上,羊兒悠閑吃著青草;田間,鴨鵝覓食不時爭搶,壹派田園風情,人世仙居,極富韻味。

相傳,很久以前,壹對年輕夫婦為完成先輩的遺願,不惜長途跋涉,尋訪先人舊址。那是壹個春暖花開的季節,他們來到武陵山北麓,突然間壹條大河擋住去路,無法前行。只見河對岸,兩山對峙,其間,小溪流淌,似彩鏈與大河相連。左山桃花盛開,五彩繽紛,形同“金字塔”,謂桃花山;右山嘉木立,美竹露,奇石顯,狀如“觀音座蓮”,曰觀音山。眼前美境宛若世外桃源,造物主的鬼斧神工令這對夫婦幡然醒悟,“這不正是我們要找的先人舊址嗎!”

然而,眼前河水湍急,夫婦因無法過河而黯然神傷。焦急萬分之中,忽見壹道閃電劃破長空,河中徐徐升起團團雲霧,霧靄之中壹座小木橋時隱時現,夫婦攜手在飄飄欲仙之中渡橋過河……

據說,這對夫婦就是彭家寨彭姓土家族的祖先彭懷傘及其妻楊氏。從此,他們在這裏男耕女織,繁衍生息,創造著彭家寨的歷史。迄今,彭家寨還流傳著這樣壹首古老而動聽的歌謠:“觀音座蓮金字塔,懷藏四龍裝待發,十八羅漢二面站,人傑地靈天造化”。

彭家寨是典型的血緣型村寨,全寨均為彭氏後裔,清代由湖南遷居至此,彭氏遷徙的路徑基本符合我國“北方遷江西,江西填湖廣,湖廣填四川”的大移民潮。彭姓是土家族的大姓,從彭氏源流可以看出,土家族祖先壹部分源於漢民族。

由於地處要道,彭家寨過去是兵家必爭之地,1909-1912年,賀龍的騾馬幫曾經從湖南桑植途徑彭家寨,參加革命後,賀龍多次到沙道溝彭家寨壹帶宣傳革命,組建紅軍,在第二次國內革命時期,沙道溝也是湘鄂西根據地之壹。

彭家寨建築群以吊腳樓為主,依山而建,坐北朝南。中國古建築專家,華中科技大學教授張良臬先生,在考察恩施州古建築後撰文:“要挑選湖北省吊腳樓群的‘頭號種子選手’,準定該宣恩彭家寨出馬”。並以歌詠贊嘆:“未了武陵今世緣,貧年策杖覓桃源,人間幸有彭家寨,樓閣崢嶸住地仙”。

吊腳樓是中國西南地區的古老建築,最原始的雛形是壹種幹欄式民居。當人類的記憶尚處於模糊不清的原始時代的時候,有巢氏創造的吊腳樓就作為最古老的民居登上了歷史舞臺。它臨水而立、依山而築,采集青山綠水的靈氣,與大自然渾然壹體。吊腳樓是建築群中的小家碧玉,小巧精致,清秀端莊,古樸之中呈現出契合大自然的大美。它是壹個令人忘俗的所在,散發著生命的真純,沒有壹絲喧囂與浮華。身臨其境,俗世的煩惱會煙消雲散,困頓的胸懷會爽然而釋。

從彭氏家族遷入開始壹直到現在,彭家寨吊腳樓群壹直處於不間斷的建造、修繕和沿用中,這裏既有正在建的新吊腳樓,也有經歷上百年歷史的老樓。目前,保存完好的房屋有四十余棟,每棟自成體系,面積百余到幾百平方米不等,木質瓦屋,穿鬥式,單檐懸山灰瓦頂。彭家寨房屋壹般由正屋和吊腳樓組成。正屋建於平地,壹般為三開間;廂房吊層,建在坡上,屋脊與正屋平齊,吊腳的高度隨地形而定;同時正屋和廂房“壹正壹橫”或“壹正兩橫”,與院壩相圍,形成了壹個小庭院。幹欄式的吊腳樓來自西南少數民族地區,三開間正屋來自黃土高原的窯洞,正屋與橫屋圍合趨勢來自黃土平原的“井院式”窯洞。

彭家寨吊腳樓是為適應山地地形,底層架空,並在轉角欱子部位做壹圈轉廊,轉廊出挑較大,均不落地;從底下仰視,如同吊在半空中,故稱吊腳樓,吊腳樓既是穿鬥式結構的壹種,又有別於普通穿鬥建築。彭家寨的吊腳樓之所以成為精品,是由於吊腳樓欱子順山勢壹溜排開,高低錯落,把建築最美、最具特色的部位展示出來。而且欱子頂部的歇山檐口,為配合建築懸挑輕盈的感覺,四角均向上微微起翹,如翼似飛的樣式,大大生動、豐富了立體造型,這樣的結構在土家吊腳樓中是即為少見的。

土家建築常有三道門,第壹道為寨門。住在山地半坡的土家人,為劃分領域或抵禦匪患,常常會在村寨前設置寨門。而彭家寨因為隔河與周邊村寨相望,河水便成了天然的屏障,河上的吊橋便取代了寨門,並且成為對外的唯壹通道,也成為“壹夫當關萬夫莫開”的天然關卡。第二道門是院門,規模稍大的土家族民居常在三合院院落前方加設壹院門。院門平面多做成八字形,給人壹種迎客的親切感,也象征著土家族人民熱情好客的性格。但很多“三合水”房屋在建造時,因受地形、地勢影響,正屋大門朝向不理想,風水學認為與家主的八字不合,這時就會在三合水的院壩前加壹個朝向“吉位”的院門,也叫“朝門”,彭家寨多為普通山民家院,出現的更多是簡單的圍院柵欄,至多是加壹個簡單的坡屋頂形成門框。第三道門就是正屋門,也就堂門,土家族風俗中常有不裝大門的習慣,但也有不少人家裝門,只是平時都大敞開著。

彭家寨的堂門各有千秋。正堂屋的大門多做成“六合門”,由六扇妳那個開闔的門扇組成三對大門,用門軸安裝。每壹扇門的兩端透雕或浮雕“梭子花”,中間做成各式各樣的門窗。彭家寨民風淳樸,鮮有盜賊,有的住戶堂屋幹脆不裝大門,只做簡單的“扡子門”。

門是寨子的門頭,當人們矗立河岸第壹眼看到的是整片青瓦屋頂,土家族的而建築屋頂具有流動的視覺效果,給人壹種輕靈浪漫的情調。從吊腳樓外部造型的縱向看,形成了“占天不占地”、“天平地不平”的剖面,這些剖面的形成多是采用屋頂懸挑、吊層、叠落等手法處理,因此,當人們觀察吊腳樓,會感覺簡直生動活潑,毫無生澀呆滯的痕跡。單棟吊腳樓的屋頂本身並不復雜,壹般只是“壹”字形或“L”字形,有時巨大的黑色屋面,深遠的出挑屋檐,在加上底層懸空的吊腳,會形成“頭重腳輕”的格局,使人感到不穩定,但當他們與建在實地上的大屋面連接到壹起時則相互呼應,從而使整個建築輕重協調,形態莊重,富有彈性和節奏感,給人壹種粗狂灑脫、淳樸深沈的藝術美感。巨大的屋檐也擴大了屋檐下的功能使用空間,人們在屋檐下納涼、曬谷、養蜂、餵養家畜。特別是土家族屋頂的特殊形式--“拖水”,即使座子屋後方,順屋面坡度附加延長2個柱距,上加“披檐”形成的擴建空間。

吊腳樓最為有特色的當屬其吊腳了,寨中的吊角樓多種多樣,依地勢而建,有單吊式,也稱之為“壹頭吊”或“鑰匙頭”。它的特點是正屋壹邊的廂房伸出懸空,下面用木柱相撐。

有雙吊式,又稱為“雙頭吊”或“撮箕口”,它是單吊式的發展,即在正房的兩頭皆有吊出的廂房。單吊式和雙吊式並不以地域的不同而形成,主要看經濟條件和家庭需要而定,單吊式和雙吊式常常***處壹地。

有四合水式,這種形式的吊腳樓又是在雙吊式的基礎上發展起來的,它的特點是,將正屋兩頭廂房吊腳樓部分的上部連成壹體,形成壹個四合院。兩廂房的樓下即為大門,這種四合院進大門後還必須上幾步石階,才能進到正屋。

有二屋吊式,這種形式是在單吊和雙吊的基礎上發展起來的,即在壹般吊腳樓上再加壹層。單吊雙吊均適用。

有平地起吊式,這種形式的吊腳樓也是在單吊的基礎上發展起來的,單吊、雙吊皆有。它的主要特征是,建在坪壩中,按地形本不需要吊腳,卻偏偏將廂房擡起,用木柱支撐。支撐用木柱所落地面和正屋地面平齊,使廂房高於正屋。

人與神祇、家先***居是土家族建築的重要特色,土家族、苗族、侗族都在房屋中為各路神仙和列祖列宗設置了接受全家人供奉的空間,這個空間集中在堂屋“神龕”及房屋中相當於神龕的地方,神龕的主要內容是供奉“天地國(君)親師”牌位和祭祀宗族祖先的堂屋。同時也張貼求財、求神、求福、求平安的對聯和話語。其基本書寫格式是:豎著的紅紙條上面寫著墨筆大字“天地國(君)親師位”的兩旁,銘寫著該房主人家宗族祖先的堂位。彭家寨彭氏祖先的神龕上,右邊寫著“隴西堂上歷代祖先”,左邊寫著“九天司命太乙府君”。所謂“某某堂”,是指該姓氏祖先的來源,“隴西堂”即是指彭家祖先來自隴西郡。

土家族的神龕壹般設在堂屋後壁上,中部橫襯壹塊木板,叫神臺,在神臺下面放有壹木制供桌,上放土家族的始祖神 儺 陀爺爺和儺陀娘娘,置香爐、香蠟草紙,也有的供桌上放有點香插燭的碗缽、供果。

走進壹戶人家,妳會發現壹個很有特色的房間——火爐屋。火爐屋位於正屋邊上的壹個房間裏,這個房間被隔成兩個部分,前半部分為火爐屋,後半部分為臥室。土家父母壹般住這個屋,他們的兒子和女兒則住在正屋邊的吊腳樓上。

火爐屋與彭家寨人的生活密切相關,既是廚房的輔助用房,又是燒水、取暖和熏臘肉的地方,還是家人團聚、接待賓客的圍坐之處。火能熟食,能給人帶來溫暖,火在土家人心目中占有重要的位置。火爐屋的火被尊為火神,壹年中的大多時候是不熄的。過年時,土家人最講究的是火,壹連幾天要把火燒得很大,表示興旺,並認為年三十燒得柴越大,來年的豬就越壯。

彭家寨屬於山區地帶,溫差較大。在春、秋、冬三個季節裏,村民除了勞作和睡覺,大多是坐在火爐邊烤火、喝茶、和親朋好友聊天。每到十冬臘月,土家人都要熏制臘肉。他們把肉用鹽腌上半個月後,掛在火爐上面的吊鉤上。經過煙熏火烤的臘肉不僅色香味美,而且不易腐爛變質,可以壹年四季食用。遊覽彭家寨時在農家和朋友壹起圍著火爐,邊聊天,邊吃這種土臘肉,如果有過這個經歷的話,妳會久久不會忘懷。

彭家寨的土家族人的婚喪嫁娶、信仰、風俗等都在吊腳樓內演繹,壹棟吊腳樓就是壹部濃縮的土家族民俗史。它作為民族物質文化的標誌,充分滿足了彭家寨土家人們物質文化生活的需要和精神文化生活的需求。

現彭家寨寨中聚居的48戶215名土家族人,80%的人會唱山民歌和各種小調曲,會跳擺手舞、唱薅草鑼鼓歌、跳耍耍、玩龍燈、舞獅子等等民族歌舞,他們至今還保留著土家族大部分的風俗習慣。其中壹個李姓、羅姓老太和兩個彭姓老人,他們可以對唱壹天內容不同的山民歌。

彭家寨最特別的兩大習俗性節目便是“哭嫁”和“跳喪”,彭家寨女兒出嫁壹定要“哭嫁”,過去不哭的姑娘不準出嫁。新娘出嫁時還需要有9個未婚女子陪著壹同哭,叫做“陪十姊妹”。“跳喪”又稱“祭向王”,向王是土家族人的祖先。土家族老人死後,子孫會以歌舞的方式祭祀向王,並對死者致意,這與壹般人面對死亡時的哭哭啼啼形成了對比,更看得出彭家寨這些土家人的達觀知命。

“未了武陵今世緣,貧年策杖覓桃源,人間幸有彭家寨,樓閣崢嶸住地仙”。歷史傳說隱藏著彭家寨的秘密,古樸的吊腳樓展示著土家人的智慧。“下次再來”,壹句樸實的話語道出了彭家寨土家人的熱情好客,也道出了對自己家鄉的自豪。

壹個山地民族的建築文化,密密匝匝的書寫在這片土地上,像壹個偉大創造者的遺囑。壹串串紅辣椒,纏繞在懸空的吊腳上,壹坨坨黃包谷掛在得意的挑枋上,壹穗穗金黃的稻穗在吊腳樓前的田地裏隨風舞動。

吊腳樓的十月,更白的炊煙在傍晚的牛眼中是紅腫的驚嘆號,放牛的牧童搖響的銅鈴如擺手舞的鼓點般清脆有力,只有在這原始大山的險要裏,才能擁有這樣的文化現象,只有恩施林海的營養,才能滋潤出土家人的筋骨。

  • 上一篇:媽祖是哪裏人
  • 下一篇:演播室燈光的燈光布光要求
  • copyright 2024吉日网官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