潮汕地區普遍有“拜月娘”的習俗。以我成長的經歷來說,中秋的習俗包括以下這些方面:
(1)要做“反沙芋”,就是把芋頭切成塊,炸熟備用。熬制糖漿,等糖漿熬制的非常的粘稠,就把芋頭倒進去,翻炒多次,直至糖都全部粘在芋頭上面。然後等待芋頭冷清,就可以了。準備這些,是為了拜祖先用的。
(2)下午拜祖先。潮汕人但凡重要傳統節日,都是要先拜祖先的。會準備好鴨,魚,豬肉,這些俗稱“三生”。然後水果,“豆幹”,“反沙芋”,等等物品。壹般是在下午傍晚時分,擺在家裏的重要位置,倒上3杯酒,祭拜祖先。
會祈求祖先保佑,平平安安,做生意順利,讀書順利等等。壹般準備以上的物品,都是由家裏的女人做準備的,男人較少參與。等到祭拜的時候,男女都要祭拜。
(3)到了晚上,就是比較特別的了,需要祭拜月亮。在潮汕,“亮”與“娘”諧音。所以,也稱之為“拜月娘”。可能也是大家喜歡把月亮看成是壹個大愛的女性,希望她可以帶來更多的祝福吧。
在很多傳統村子裏,都是集體祭拜的,會擺上很多張大桌,各家把水果和月餅拿出來,如果家裏有讀書的小孩,還會買筆記本和筆,拼在壹起祭拜,讓“月娘”保佑讀書成績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