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把節的習俗歷時三天三夜,分為迎火、玩火、送火三個階段。
火把節第壹天:祭火。這壹天,村村寨寨都會宰牛殺羊,集體分享,並備酒肉祭祖。夜幕降臨時,臨近村寨的人們會在老人們選定的地點搭建祭臺。
火把節第二天:傳火。這壹天,家家戶戶都聚集在祭臺聖火下,舉行各式各樣的傳統節日活動。小夥們要效仿傳說中的阿體拉巴,賽馬、摔跤、唱歌、鬥牛、鬥羊、鬥雞。
火把節第三天:送火。這是整個涼山彜族國際火把節的高潮。夜幕降臨時,人人都會手持火把,競相奔走。人們將手中的火把聚在壹起,形成壹堆堆巨大的篝火,歡樂的人們會聚在篝火四周盡情地歌唱、舞蹈。
擴展資料:
火把節習俗和傳說的形成,與族源相同的彜語支各民族的原生崇拜有關,其中尤以對火的信仰有更直接的聯系;
在西南彜語支各民族的火把節活動中仍保持著以火熏田除祟,逐疫去災,滅蟲保苗、催苗出穗、祈求豐年、招引光明、迎接福瑞的民俗功能,其間的民俗心理和信仰觀念就是趨吉避兇。
涼山彜族的火把節傳說即反映了這種把火作為具有神秘因素的超自然力的原始崇拜,仍凝聚著火把節習俗及傳說的原生態的民俗基因,屬於早期形態的火把節節俗,其文化內核是火崇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