燃燈
中秋節,太倉有許多的遊戲活動。首先是玩花燈,它不同於元宵節的大型燈會,而主要是在家庭、兒童中進行。太倉民間還有燃燈習俗,燃的是寶塔形狀的寶塔燈。清代太倉人們在曠野用瓦疊成七級寶塔,中間供地藏王,四周燃燈,稱為“塔燈”,還有柚皮燈,用紅柚皮雕刻各種人物花草,中間安放壹個琉璃盞,紅光四射。另外壹種是素馨茉莉燈,這種燈香氣四溢。在太倉有砌寶塔燈的習俗。太倉當地人們中秋節多鏤瓜作燈,其形似月。兒童堆砌瓦礫作浮屠(佛塔)狀,中置薪柴,點燃後,“四面玲瓏,如火樹”。當地兒童堆寶塔,中間焚燒,“以紅透為吉兆”。這些燃燒塔燈或鬧寶塔的民俗,都有著求取生活平安的意義。
拜月和賞月
拜月,也叫做“圓月”。當夜幕降臨,壹輪皎潔的明月悄悄地升起來的時候。這時清風徐來,蟲聲唧唧。太倉人們按傳統的風俗習慣,在庭前、院落設立香案,擺上應時的瓜果,如西瓜、甜瓜、棗、梨、蘋果、石榴、葡萄、山楂、板栗等,還擺上節日的特制食品———月餅,以及毛豆等熟食品。面對明月,全家人焚香禮拜,這就是相傳已久的拜月活動。
中秋拜月,寄托著人們對幸福生活的追求與向往,也寄托著人們對遠在他鄉的親人的祝福和思念。所以在外工作的人員,要盡可能回家參加“圓月”活動。如果路途遙遠,不能回家,家裏人會給留下壹份“團圓餅”或月餅,作為節日的禮品送給他。
拜完月後,全家人圍坐在壹起,壹邊吃著瓜果、月餅,壹邊談敘天倫之樂事。介紹生活知識,談論生產經驗,內容十分豐富多采。特別是從外地歸來的家人,談及外地風光、文物、傳說,是多麽生動而有趣的啊!小孩最愛聽傳奇式的故事。拜月活動壹直持續到夜闌人靜時分。
拜月後,人們有繼續欣賞月亮的習慣。人常說“看朝起早,愛月夜眠遲。”特別是八月十五的月亮,顯得更圓、更明、更亮,特別有欣賞的意味。人們邊賞月邊聽老人講述《嫦娥奔月》、《吳剛伐桂》的神話故事。嫦娥是古代堯時,射日英雄羿的妻子,因偷吃了丈夫從西王母處討來的不死之藥,逃入月宮。吳剛是漢西河人,學仙有過,謫令伐月中桂。桂高500丈,斫之,樹韌隨合。
吃月餅
中秋節吃月餅的習俗在太倉至少在宋代就有了。蘇東坡有詩可證,“小餅如嚼月,中有酥與飴”,酥是油酥,飴就是糖。宋以後,制作月餅不僅講究味道,而且在餅面上設計了各種各樣與月宮傳說有關的圖案。餅面上的圖案,起初大概是先畫在紙上然後粘貼在餅面上,後來幹脆用餅模壓制在月餅之上。滿月形的月餅也跟十五的圓月壹樣象征著大團圓,人們把它當做節日食品,用它祭月,用它贈送親友。當時的節物重在嘗新,如嘗石榴、棗、栗、橘、葡萄等時新水果,飲新酒等,有“秋嘗”的意味。
太倉以月餅為中秋特色食品及祭月供品的風俗盛於明朝時期,明代文學家田汝成在《西湖遊覽誌余》中寫道:“八月十五謂之中秋,民間以月餅相遺,取團圓之意。”所以,月餅在太倉民間被稱為“團圓餅”。明代史學家沈榜在《宛署雜記》中描述太倉中秋月餅盛況時寫道“造面餅相遺,大小不等。餅中以果為餡,巧名異狀,有壹餅值數百錢者”。從書中介紹的制作工藝看,已經達到了很高的水平。史上記載月餅“從下至上直徑尺余,重有兩斤”。清代太倉中秋祭月除香燈供品外,就是團圓月餅。供月的月餅大的直徑有壹尺多長,上面有月宮、蟾蜍、玉兔等圖案。
太倉的月餅是酥皮,餅餡常用桃仁、瓜子、松子,配以桂花、玫瑰花等天然香料,多用苔菜為餡。傳統的月餅糖多油重,近年來,隨著人們物質文化生活水平的提高,多流行以果類為餡的低糖月餅。
中秋月餅的吃法很有講究:壹般切月餅都要均勻切成若幹份,按人口數平分,每人都享受壹塊,象征家庭成員是團圓的壹部分。如家中有人外出,便特地留下壹份,象征他也參加了家庭團聚,這塊月餅留待除夕他回來享用。這種以飲食團聚家人的方式是中國人所特有的文化習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