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炭行業正在逐漸探底、煤價大幅下降,煤化工項目運營成本不斷下調,國家層面和地方政府多次出臺優惠政策幫助煤企和電企上馬相關產業園,以期能夠幫助企業升級轉型、擺脫困境。
新型煤化工行業在我國仍處於發展的初期階段,核心技術、核心設備的研發制造能力明顯不夠,國企央企在該領域無法實現自負盈虧,知名項目也多以財政補貼勉強維持。
煤化工行業普遍面臨著嚴重的產能過剩問題。根據前瞻產業研究院《2015-2020年中國煤化工產業發展前景預測與投資戰略規劃分析報告前瞻》數據顯示,2011年,我國焦炭產能達到6億噸,而產量僅為4.28億噸;2012年焦炭產量4.43億噸;到2013年,產量達到4.76億噸,即使不考慮新增產能,我國焦炭產能依然過剩明顯。
尿素、電石等行業面臨同樣的問題,產能雖然陸續提高,但由於需求量有限,產量提升速度相對較慢,造成普遍的開工率較低,行業的整體競爭力和抗擊風險能力較低,產能過剩、技術水平低、環境汙染大、能耗高,甚至運輸風險等都成為制約行業發展的瓶頸。
未來新型煤化工項目將是重點,雖然國家政策層面的限制因素與地方政府的鼓勵勢頭齊頭並進,但研究認為"十二五"期間煤化工發展勢頭不減。從投入上,各路資本競相角逐;從地域上,中西部煤炭資源豐富地將集中主要投資;從類型上,煤制烯烴與煤制天然氣將是主打項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