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過,在二戰時期的德國軍隊中,有壹個牙醫博士,不是因為救死扶傷,而是因為打仗厲害,而被授予了中將軍銜。
這個“不務正業”的人,就是德軍中將卡爾·毛斯。
您也許會說:這個人是醫生出身,握手術刀的,讓他上戰場打仗,能打好嗎?
還別說,這個人還真是能打好仗,看看德軍名將馮·紹肯對他的評價吧: “毛斯是壹位久經考驗的前線老兵,也是壹位熠熠閃光的模範軍官,更是壹位優秀的戰術家!”
事實證明,對於毛斯的這番評語絕非溢美之辭,而是最真實的寫照。
卡爾 · 毛斯1899年出生在普魯士的壹個傳統的軍人家庭,受父親的影響和熏陶,毛斯從小就向往著軍旅的生涯。壹戰爆發後他在16歲時就入伍參戰, 因作戰勇敢而獲得壹枚鐵十字勛章。 參戰後的第二年也就是17歲那年他就被晉升為少尉,後因在壹次飛行訓練中摔了下來,雖僥幸未死卻身受重傷,不得不離開他心愛的軍隊。停戰後他進入漢堡大學學習他心之向往的牙科,並順利取得牙科博士學位。
壹戰戰敗後的德國經濟蕭條、民不聊生,但作為牙醫博士的毛斯的日子過得倒是非常的滋潤。希特勒上臺後開始擴軍,毛斯就又坐不住了,1934年,他再次入伍,開始了從牙醫到將軍的傳奇旅程。
作為壹名高學歷的醫療人才,毛斯在軍隊裏自然會獲得更多的機會,但他絕不是靠文憑熬資歷的小官僚,而是憑借著自己勇敢的沖鋒陷陣而不斷獲得提升和獎勵,除了最高級的鉆石橡葉雙劍騎士勛章外,他還獲得過針對普通士兵的銅質近戰勛章, 要知道這枚勛章必須要參加過15次以上殘酷的近戰徒手搏鬥後方可獲得,這名口腔醫療界知識分子的勇猛彪悍由此可見壹斑,他就是典型的日耳曼的拼命三郎。
二戰爆發後,擔任摩托化步兵營營長的卡爾·毛斯中校參加了波蘭及法國戰役。德國入侵蘇聯後,他就壹直在東線作戰,憑著勇敢拼搏的精神和出類拔萃的軍事才能,1944年他榮升第7裝甲師師長的職位,這個師的前任師長有隆美爾、曼陀菲爾等著名將領,從44年1月到45年3月,卡爾·毛斯就壹直斷斷續續的擔任著該師師長的職務。
為什麽是斷斷續續的呢?前面不是說了嗎,這位師長最愛幹的事情就是與普通士兵壹樣,在前沿陣地上與敵人進行肉搏,他的名言就是“指揮部就應該設在槍炮聲最密集的地方,指揮官就應該與士兵們在壹起!”,那自然,他就經常受傷,還丟掉了左腿,最後壹次負傷是45年3月25日,但他依然躺在擔架上繼續指揮戰鬥,直到無力支撐才作罷。
雖然身有殘疾,但是毛斯的表現卻不遜於任何人,波蘭戰役、法國戰役,留下過他彪悍的身影,他在二戰後期擔任第七裝甲師的師長,在殘酷的烏克蘭戰場、白俄羅斯戰場,甚至是在北方的但澤、東普魯士等地戰場,也都留下了卡爾·毛斯戰鬥過的腳步。
因戰功赫赫,1945年4月,卡爾·毛斯被授予德國國防軍陸軍裝甲兵中將軍銜。
二戰結束後,卡爾·毛斯退役回家並再次操起了他的老本行——開設牙醫診所,他醫術精湛、童叟無欺、深受廣大病患的贊頌。上世紀五十年代中期,西德重新組建國防軍時,已經年近60的牙醫博士卡爾·毛斯又去報名參軍了!不過,這次德軍高層並沒有同意他的請求。壹是因為毛斯在戰爭中負過重傷,左腿已被截肢;二是因為那枚納粹德國授予的高等勛章,令毛斯的身份變得非常尷尬。被拒絕後的毛斯憤憤不平,他在征兵所外憤怒的叫嚷道: “這是對壹個老兵最大的侮辱!”
1959年,被譽為 “陸軍最具聲望的裝甲兵領袖之壹” 的毛斯博士因心臟病去世,終年60歲。有意思的是,直到卡爾·毛斯臨終前,還對未能參加西德軍隊這件事耿耿於懷。不得不說,這位牙醫博士和戰場老兵的壹生都充滿了傳奇!
(此文部分內容摘自網絡,純歷史學術文章,非宣揚納粹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