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吉日网官网 - 傳統文化 - 牛腿琴由哪些部分構成?

牛腿琴由哪些部分構成?

傳統的牛腿琴,琴體用壹整段木料制成。民間多為自制自用,不僅使用的材料有別,琴的規格尺寸也大小不同,尚無統壹標準,壹般全長50厘米~85厘米,多使用當地所產杉木、桐木、松木、椿木、楊木或雜木制作,以選用紋理順直、無疤節的杉木為佳。***鳴箱系在半邊原木壹端挖鑿出長瓢形腹腔,其上蒙以桐木薄板為面,琴背呈船底形,琴箱長22厘米~36厘米、寬8厘米~12厘米、厚5厘米~6厘米,面板中部右側(或左側)開有壹個圓形出音孔,可插入音柱。琴頭方柱形,平頂無飾,長7厘米~12厘米、寬4厘米~6厘米,弦槽後開,兩側各設壹個硬木弦軸(左上右下)或兩軸同設右側,琴頭正面下方開有兩個弦孔以穿弦。琴頸前平後圓、上窄下寬,長22厘米~38厘米,上與琴頭相接,下與琴箱相連並渾為壹體,正面用於按弦,不設指板和品位。在面板下方2/3處置竹或木制橋形琴馬,下端設有牛皮縛弦用以系弦。張兩條琴弦,最初用細棕繩,後改為絲弦,現多用鋼絲弦。琴弓用細竹為弓桿,兩端系以棕絲或馬尾而成,弓長55厘米~65厘米。此外,還有壹種小巧玲瓏的小牛腿琴,琴體全長只有18厘米~20厘米,流行於貴州省榕江縣樂裏壹帶。

在北京中國藝術研究院音樂研究所的中國樂器博物館裏,珍藏著兩支牛腿琴,琴體都用壹整塊杉木制成,琴形完全相同,全長分別為49厘米和52厘米。***鳴箱呈長瓢形,蒙桐木面板。其中壹支琴箱長22厘米、最寬處8.2厘米、最厚處5厘米,面板中部右側開壹圓形音孔,直徑1厘米。琴頭方柱形,平頂無飾,弦槽後開,左右兩側各設壹軸。弦軸硬木制,圓錐形,軸長10厘米,軸柄刻有直條瓣紋。琴頸窄而長,前平後圓,上窄下寬,下部與琴箱接為壹體。面板中間置竹制橋形琴馬。張兩條絲弦,琴弦由琴頭正面弦孔穿出,下端系於皮制縛弦上。細竹系以馬尾為弓。此琴通體髹以蘭色油漆,制於1958年,出自貴州黎平民間藝人之手,已被載入《中國樂器圖鑒》大型畫冊中。

古老的牛腿琴琴體長50厘米左右。用壹整塊杉木制成,下半部挖空。上面蒙以杉木或桐木面板而成***鳴箱。琴頸較寬,上端的琴頭呈方形。兩側各置壹個硬木強軸,兩條琴弦采用細棕繩。琴的尾部釘有壹小塊牛皮,皮上鉆有小孔用以系弦。弦馬置於面板中部,弓子用細竹為桿,系以壹縷棕絲而成。牛腿琴具有與眾不同的特點,使用棕絲弓摩擦棕繩弦。所以它的發音纖柔而略帶嘶聲,音色別具壹格。能夠與人聲、語言十分密切的結合,有著鮮明的民族特色和濃郁的地方風格。

牛腿琴在民間,多為自制自用,尚無統壹標準,不僅使用的材料有別,琴的大小也各異。在三江侗鄉多為琴長55厘米、寬9厘米、厚5厘米的小牛腿琴。改革後,擴大***鳴箱,在弦馬壹側的面板上開了音孔,在面、背板之間支以圓形木質音柱,增加了按音指板,先後采用絲弦和鋼絲弦,改用馬尾弓等。擴大了音量和音域,使琴聲清脆鏗鏘,音色明亮動聽。有的還在牛腿琴的尾部置以彎形金屬架,演奏時可挾於奏者腋下,使琴箱得以固定。既減輕了左手負擔,又豐富和發展了演奏技巧。創年代初制成低音牛腿琴,成為民族樂隊中的低音拉弦樂器,有良好的音響效果。

  • 上一篇:論文提綱
  • 下一篇:宋亞軒孔雀東南飛是哪期
  • copyright 2024吉日网官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