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流行業發展的困境與方向
首先,物流行業已進入了壹個不掙錢的時代,就連現在風頭正勁的快遞業也很不容易,可能現在能掙錢的只有房地產開發了,但是大家還是會替他擔心。因此,這也屬於壹個全行業在找痛點的時代。
日子畢竟要過,接下來還需找壹些機會,尋求可努力的方面。面對痛點,大家目前會感覺很不舒服,但從辯證的角度來看不完全是壞事,因為痛點有多少機會就有多少,痛點有多大利益就有多大。
現在的物流行業大家日子過的都不好,原因在哪裏?現在去梳理,太多,講不完。簡單拎壹拎主要的方面,壹個是行業內部,壹個是行業外部。
行業內部,我覺得主要原因在於行業內部自身的低端過剩和結構失衡。物流行業跟客運不壹樣,客運屬於國家管控,雖然大家怨聲載道,但是總體還在可控的情況下。但是物流行業,壹個企業稍微有點積累都可以建立壹個庫。現實時,左手大量的需求不能滿足,而右手,壹些大量存量資源沒有得到很好的利用。比如說,如果統計壹些社會上的運輸車輛,統計壹下有效的庫存,無論哪方面現在的量都相當之大。從需求角度來說,可能也會反映所需要的運配能力不能得到很好的解決。
從行業外部來說,?互聯網+?給我們帶來的沖擊和變化,改變了我們內部的管理方式,傳統的經營方式在現在經營中可運用的方面越來越少。?互聯網+?也影響了我們對市場和合作合辦的工作機制。在這個問題上面削平了以前發展基點。如果這個方面對接不好,也沒有未來。實體經濟不振很好理解,就像剛才幾位講的貨源減少,物流本身就是第二產業的第三產業化,實體經濟不振必然會影響到。
止痛邏輯,壹是如何解決現在的'結構失衡;二是如何擁抱?互聯網+?。特別是在當下基於互聯網基礎和互聯網思維的情況下,這兩個問題有時很難劃分清楚,有時候更多地體現在互聯網思維和互聯網技術下解決這樣的問題。解決這樣結構性失衡,我提出了三個合概念,?整合、化合、混合?。
整合。
?大水管和小水管?的概念,由於過去處於這樣分散孤立野蠻生長的狀態,導致了社會上壹方面有大量存量的物流服務功能,另壹面在零散的狀態下存在。我們的物流需求方隨著時代的發展越來越呈現出規模化、體系化、柔性化的需求。這就相當於壹個大水管,也想擺脫壹對多的局面,希望有壹個水管能夠把體系化的需求解決掉。
傳統經營下的物流同行,很難壹下子匹配這樣的要求,比如說做運輸的建倉,或者其中帶有壹些倉儲性的。如果放到規模化、系統化的層面上,這個問題怎麽解決。邏輯上空降壹個大鱷,要不然就把小水管捆在壹起解決。我們的需求呈現出規模化,但我們的服務能力往往達不到。這時候就如缺少壹根橡皮筋,而誰能充當橡皮筋?我認為物流的龍頭企業可以,如果面向這個方向,適當的規劃路徑是可以的。另外信息平臺方也可以,其中與很多信息化有關。路歌將來成為無車承運人的平臺,就可以把平臺去掉,成為中國的魯濱遜公司。另外像電商平臺,憑借龐大的信息,和它對下端物流的整合能力,也有可能當好橡皮筋,這種方式的好處,是不增加在現有已經過剩存量的基礎上,能夠對接新物流時代的需求。
化合。
比如肥皂和火藥的產生,油脂和草木灰混在壹起有可能不是垃圾,有可能就是肥皂。物流的基本要素和元素,如果跳出這個圈子,與貿易、金融、信息化結合起來,都可能會產生新的業態形式。比如說大家熟悉的供應鏈管理、物流金融,大致就能體現。這裏面是兩種業態的融合,而且這種融合很難在內在做上下遊的切分。在這種模式當中物流往往扮演起風險控制和整個流程控制的角色,是不可或缺的。這樣壹種方式未來可能會更多,只不過現在我們的想象空間還不夠,這種方式的好處是基於內在的結合來實現壹些跨界的融合。
混合。
我們身邊已經有雛形存在了,比如說奧來模式和麥德龍模式。奧萊模式以前是供應商,為了解決存貨,幹脆破墻開店。我們思考的是,原來他作為生產車間,現在他是商店。比如說麥德龍,像這種倉儲式的銷售大家已經不奇怪了。這些東西的物流行業壹直都非常獨特,是實踐走在理論之前,實踐走在政策之前。比如說混業經營,有屬於制造業加工的成分,也有物流、倉儲的功能在裏面,甚至有商業的體驗、展銷在裏面。相應的,如果這樣的東西越來越多的成為壹種常態,作為壹個項目來說,在土地上如何認定性質,在規劃上如何去做特殊的標準和要求。在稅收方面如何對待,這都可以成為發展中存在的問題。
物流行業當下很難,但這是值得我們壹直深根的領域。幹物流就對了,未來有四個人在壹起打牌時,可能有壹個人就是物流行業的。壹類人做研發,壹類人做制造,下面就是大流通,銷售是由電商來完成,剩下來就是我們了。物流行業被如此的薄利倒逼,痛點將意味著變革的來臨。越痛,變化的程度、轉型的程度和機遇都會越大,所以物流在當下玩的不是體力活,玩的是智慧和想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