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別康橋》這首詩最初刊登在1928年12月10日《新月》月刊第1卷第10號上,後收入《猛虎集》。可以說,“康橋情結”貫穿在徐誌摩壹生的詩文中;而《再別康橋》無疑是其中最有名的壹篇。
定位
1、課型--配樂朗誦鑒賞式
2、學情:面上中學大部分學生詩歌鑒賞能力比較薄弱,著重通過朗誦手段,展開想像的翅膀來把握詩歌情感,培養其對詩歌的鑒賞能力和審美情趣。
3、教材:《再別康橋》是新詩中的名作,特別適宜朗誦,所以課堂上應少作分析,多多朗誦,進而把握詩歌的感情變化流程。
4、目標:通過咀嚼、吟誦,學會鑒賞現代詩歌的“三美”;充分發揮學生的想像,來感受詩歌的獨特意境,培養學生的審美情趣。
5、教法:誦讀鑒賞法、探究法 (自主、合作、探究貫穿始終)
6、課時安排:2課時
切入
1、走近詩人。
學生自行上網查詢徐誌摩生平資料,有條件可以先看央視詩歌散文大賽展播片段。查找些寫離別的詩作。
2、創設情景。
播放電視劇片段和央視詩歌散文大賽《再別康橋》章,展示作者頭像,讓學生陳述作者生平及寫作背景,感知其代表作的風格。
探究
(壹)教學板塊壹:誦讀入境(初讀原文,整體感知) 。
教師範讀。放《神秘園》樂曲,教師飽含感情地朗誦,充分營造欣賞氛圍,從而幫助學生入境。
1、學生自由朗誦。初步指導學生讀出停頓、節奏、重音。
2、把握全詩感情基調:對康橋依依惜別的深情。
(二) 教學板塊二:想景悟情(播放音樂,充分發揮學生聯想與想象,理解與吟誦雙向並進)。
播放康橋風光片,請學生帶著聽樂感受再次小聲讀詩,註意重點字詞讀音與全詩意境。王國維說過,“壹切景語皆情語”,也就是說在表情達意時,往往要選擇典型的景物用以表達特定的情感,妳能從文中找到相關依據嗎?學生討論、明確:雲彩、金柳、青荇、清泉、星輝等自然景物。詩是精當含蓄的藝術,我們不能僅停留在這四項事物上,應該通過這些形象的事物來想象在什麽時間,在哪裏,何人在幹什麽事,他又能想到什麽。
①以四人小組活動形式,讓學生充分想象與聯想,描繪出康河的美麗景色。教師多點撥、啟發、鼓勵。沒有統壹答案,鼓勵創新。
例如某生描述第二節:夕陽西沈,余輝給河畔的柳枝鍍上了壹層媚人的金黃,垂柳依依,仿佛是美艷溫柔的新娘嬌羞地立在那裏,粼粼的波光中蕩起了緋紅的笑意,“我”似乎就是幸福的新郎了。不禁心頭也蕩漾起來。
②在學生活動的過程中,教師具體指導學生誦讀,體悟詩人流露的情感。誦讀提示:(著重點析1、5、6、7這四節,其它內容相似留白讓學生自行揣摩)。
第壹節:“輕輕的”三個字須重讀,節奏整體上呈輕微跳躍之感。讀出詩人依戀、感傷之情。
第五節:詩人情感達到了高潮,讀時應投入,表現詩人豪情;突出個別動詞
(尋、撐、載、放),節奏加快。
第六節:詩人抒情格調陡轉,此節讀前要有較長停頓,語氣突轉後再壹氣呵成。
第七節:要將“濃得化不開”的離情充分表現出來,重讀“悄悄的.”,“雲彩”二字可采用拖音或壹字壹頓,以顯示結句的意味深長。
③總結詩人情感變化:依戀-歡欣-陶醉-執著-激動-沈默-平靜
(三) 教學板塊三:賞文品美(進壹步通過誦讀感受“新月派”詩歌的“三美”主張)。
1、找壹位朗讀水平較高的同學配樂朗誦,全班深入體會。
通過以上的朗讀、想景悟情,同學們認識到了作者獨具的藝術匠心。請同學們
欣賞詩歌之美。生討論,師點評。
其壹美在形式,即建築美:四行壹節、 錯落排列、 字數相近、 回環呼應。
其二美在語言,即音樂美:節奏感、 旋律美、 彈跳性 。
其三美在意境,即繪畫美:雲彩、金柳、青荇、清泉、星輝等。
(四) 教學板塊四:探異求新。
中國詩詞中寫離別的詩作不勝枚舉,請同學們舉幾個例子,拿來與《再別康橋》比較壹下,大家看看《再別康橋》有什麽特別新穎之處? 離別的對象特別。壹般離別詩離別的是人,這首詩離別的卻是“西天的雲彩”。
如:此地別燕丹,壯士發沖冠。昔時人已沒,今日水猶寒。
(駱賓王《於易水送人壹絕》)
與君離別意,同是宦遊人。海內存知己,天涯若比鄰。
(王勃的《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寒雨連江夜入吳,平明送客楚山孤。洛陽親友如相問,壹片冰山在玉壺。 (王昌齡《芙蓉樓送辛漸》李白乘舟將欲行,忽聞岸上踏歌聲。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倫送我情。
(李白《贈汪倫》)
2、營造的氣氛輕松。自古以來,離別總是免不了壹種沈重愁緒,但這首詩只著色繪景而不摹聲,以“輕輕的”“悄悄的”“沈默”造成壹種寂然無聲的寂靜環境。如:
執手相看淚眼,竟無語凝噎。(柳永《雨霖鈴》)
零落殘魂倍黯然,雙垂別淚越江邊。(柳宗元《別舍弟宗壹》)
渭城朝雨邑輕塵,客色輕輕柳色新。勸君更進壹杯酒,西出陽關無故人。 (王維《送元二使安西》)
故關衰草遍,離別正堪悲。路出寒雲外,人歸暮雪時。少孤為客早,多難識君遲。掩泣空相向,風塵何所期。 (《送李端》盧綸)
3、意象的選擇新穎。照壹般情況設想,詩人告別康橋時,也會看到高樓大廈、車水馬龍,耳中也會聽到機械的轟鳴。但這壹切,詩人都沒有攝入鏡頭,寫入詩中借以寄情的物象是“雲彩”是“金柳”“柔波”“青荇”“青草”“星輝”等自然物,這些物象給我們壹種什麽樣的感覺?就好像作者是壹位不食人間煙火的神仙,營造出的是壹種清新之感。
拓展
找徐誌摩另外壹首詩《偶然》進行自我朗誦鑒賞。
實踐
1、找些散文進行比較閱讀,說說散文與詩歌在寫法和讀法上的不同。
2、多讀好詩,可試著配樂朗誦。
創意說明
用樂曲《神秘園》貫穿課堂,創設恰當的教學情境。
教學組織形式壹改傳統的教學形式,采用“板塊式思路”來安排教學,本文用了四個主要步驟,即誦讀入境、想景悟情、賞文品美、探異求新。
指導學生切己體察。著重指導學生抓住意象,創設情境,進行聯想和想象,點爆頭腦裏儲存的生活表象,喚起鮮明的“內心視象”,再現作者筆下的生活情境,切實做到領悟象外之象,景外之景,韻外之旨,切實提高學生聯想和想象能力以及口語表達能力,做到聲情並茂地朗讀。
整個教學設計是為了突出學生主體地位、喚起他們讀詩的興趣,教師充分運用各種手段調動其入境;然後穿插讀詩技巧以加深理解,在理解的基礎上提高朗讀水平,以此培養其審美趣味。整個過程中,教師只起導演和引路人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