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吉日网官网 - 傳統文化 - 班本課程,編織生命成長的故事

班本課程,編織生命成長的故事

朱永新教授曾經說過:“完美教室就像壹根扁擔,壹頭挑著生命,壹頭挑著課程。”可見,課程是班級願景能否實現的關鍵。幹國祥老師也說:“班級願景的達成不是靠老師說教出來的,而是師生***同開發,穿越壹門門偉大的課程,***同活出來的。”班本課程的確定壹般要在學校整體規劃之下進行選擇,要符合學校的文化定位。在這樣的前題下,再根據以下條件進行選擇:

壹是可以依據身邊的優勢資源。如,我們學校有壹塊“勞動基地——本草園”,我們就開發了系列的勞動教育課程。我們縣正在發展“校園足球”這項體教融合的事,我們學校也是全國青少年足球示範校,我們學校就開發了系列的足球課程。我們都是客家人,我們縣裏有“客家圍屋”等資源,學校劉麗清老師大研發“客家文化課程”榮獲了2021年的新教育實驗全國十佳卓越課程。學校附近有紅色資源,也可以利用起來開發“紅色文化課程”。二是依據自己的特長來開發課程。比如新教育實驗區有壹個叫常麗華老師,她對詩詞很有研究,就開發了“農歷的天空下”的課程,引領學生學習每壹個傳統節日的相關詩詞,讓學生在詩詞中感受祖國的傳統文化,成為壹個卓越課程。

我自己依托班級播種的蘿蔔開發了壹個“蘿蔔課程”。

(壹)開春,播種前,讓學生查閱節氣知識,了解蘿蔔播種的時機,查閱蘿蔔生長需要的各種條件。邀請有經驗的家長到班上講解種植蘿蔔需要的註意事項。

(二)翻土、播種時,學生全程參與,翻土,觀察土壤的樣子,裏面的蟲子,體驗挖土的辛苦,並仔細觀察蘿蔔種子的樣子,親子把種子播灑在土壤裏,然後澆水,期待著它的成長。之後,寫好壹篇關於播種的日記。

(三)照料、呵護蔬菜好好成長。如何澆水、施肥?多久澆壹次?何時拔草?有蟲害怎麽辦?教師先邀請有經驗的家長來課堂講學。在這之前請學生設計邀請涵。家長講學後,把菜地以塊為單位,承包給各個小組的同學,並要求學生寫好壹份“蔬菜寶寶快樂成長”計劃書。然後,學生每天澆水、拔草的同學寫好“蔬菜寶寶成長日記”,這日記可以圖文結合,可以是連環畫的形式,可以是自然筆記的形式。在這壹過程,孩子們同樣實現了與語文學科的深度交互。

(四)抓住問題,進行探究。比如,苗兒長勢沒別人好,有病蟲害等,可以請孩子查閱相關資料,請教老農,寫壹份調查報告,提出解決方案。學生在發現問題、解決問題的過程中,有了思維的訓練,有了思辯的過程,並且學會了發現問題,解決問題。

(五)蘿蔔成熟了,過收獲節了,到底怎麽過更有意義?先讓學生寫壹份“收獲節策劃案”,並進行評比,勝出的方案就成為全班過收獲節的方案。我們全班壹起拔蘿蔔,在教室裏現場做“酸辣蘿蔔吃”,品嘗勞動的果實。剩下的蘿蔔獎給孩子們,孩子們回去用蘿蔔做各種工藝品,或做成美食,還有的畫下各種形態的蘿蔔。之後組織學生交流從播種到收獲的感受。學生有的說:“大自然真神奇,幾個月前,看著比芝麻大壹點的蘿蔔籽,現在長成了那麽大,那麽水靈的蘿蔔。”有的說:“我吃著自己種的蘿蔔,感覺特別好吃,特別幸福。也體驗到了勞動的艱辛。”老師會引領他們說:“是啊,同學們,我們用自己的雙手,創造了勞動成果,體驗到勞動的幸福。這就很好的體現了我們太陽花班的精神——陽光向上,積極進取。”這些活動之後,又可以讓學生寫體驗日記。

在整個蘿蔔過程中,開展了系列活動,具有很好的連續性,這系列活動又不是單純的活動,而是每壹個活動都做了停留,讓學生進行聽、說、讀、寫、思、創等實踐活動,進行了充分的交互,提升了學生各方面的能力。同時,我們關聯了班級文化,讓班級文化在具體的活動具象化,更好地讓學生深刻的理解。

現在新課標中就強調,要開展跨學科的綜合實踐活動。其實,我們研發的很多班本課程,都是跨學科的綜合實踐活動,旨在提升學生的綜合素養。

  • 上一篇:灌血腸的制作方法及配方是?
  • 下一篇:白馬藏族的舞蹈有哪四種
  • copyright 2024吉日网官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