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人對話基本用古代白話文來對話,但區別於現代白話文。
可分為語法方面、語音方面兩部分來看。
1、語法方面。
壹般認為,文言文和白話文在先秦是比較壹致,先秦材料記載的語法基本可以窺見當時的說話方式,因此也有壹些先秦諸子的研究會根據其語法常用語乃至擬音的感嘆詞等等判斷其方言特色和時代特征。
後世的文言文對前代有壹些繼承和模仿,即,在後世的語言更加白話的情況下,文人書寫會因為壹定繼承性而顯得更“文言”壹點,因此存在壹定差異。不過這種差異主要是正規作品裏,如奏章詩詞著書立作,像通俗小說那種,差異會小很多,明清小說裏的人物對話,基本可以視作當時人的說話方式。
2、語音方面。
上古音和中古音現在都有比較公認的擬音,雖然具體還有爭議,但大概方向是比較明確的。如果想知道某字的擬音,可以單獨去查,當然也可以自己根據廣韻等等來猜測,不過除非有爭議,既然已經有人研究了直接拿來用就好……中古音相對好理解,聽著有點像南方方言,上古音……。
另外以上所述以官話為主,像各地方言那更是數不勝數,古人也有壹些專業講各地方言的作品。
擴展資料
(1)古白話是漢魏以來,隨不同時代實際語言發展而變化的較切近口語的語言。如唐代的變文,敦煌通俗文學作品,宋人話本,金元戲曲,明清小說等都是古白話的代表。
古白話雖說是白話文,但不同於我們今天所說的白話文,壹般都是以口頭語為基礎而夾雜壹些文言成分。即使是口語,由於區域性和時代性的差異,今天讀起來也不那麽容易,因此,我們稱之為“古白話”。
(2)中國新詩對語言的改變,首先是思想的改變,包括思維模式和感受方式的改變。在古人意識裏,每個漢字都有獨立的生命意誌,像壹個個活著的生靈,甚至有陰陽雌雄之分。在古代這些表意文字的背後,潛伏著壹個龐大而復雜的哲學基礎。
它相信天地有大美,相信天人合壹、道法自然,相信至誠才能與天地參,相信陰陽相生、虛實互補、知無知有,相信無我之境、以物觀物、物我兩忘。它相信“拈花壹笑”的氣韻與空靈,也相信“蚌病成珠”的長歌當哭。
因此,古詩在傳統文化中,壹直是自成體系的小宇宙。杜甫說“詩成泣鬼神”,詩就是壹個能與鬼神感應的通靈空間。詩因此在傳統文化中擁有了無可比擬的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