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吉日网官网 - 傳統文化 - 白散是哪裏的特產

白散是哪裏的特產

白糤即米花,有的地方稱為白傘,壯如圓盤,白中微黃,甘香酥脆,稍壓即碎裂數塊。 白糤是玉林人的傳統年貨,每逢過大年,如果妳到玉林人家中做客,好客的玉林人必定會拿出玉林壹種獨特的食品招呼賓客。它圓鼓鼓像篩子倒扣,上面往往伴以各種各樣的陽刻書法字,字的內容通常是“福、祿、壽、喜”。食用之前,主人用手在上面壹壓,這個精美的藝術品頃刻間散開,往嘴裏壹咬,香、甜、酥、脆,回味無窮。這道特產食品就是玉林人稱之為“白糤”的大米花。 “吃‘白糤’,是祈禱新年吉祥。”玉林人對和諧、吉祥的中國傳統“和”、“合”觀念根深蒂固,這圓圓的白糤象征著“合家團圓”。鼓起的形狀配上吉祥字樣,是在恭祝大家新的壹年裏“福多、祿多、壽長、喜悅”。白散 白散即米花,壯如圓盤,白中微黃,甘香酥脆,稍壓即碎裂數塊。玉林人俗稱“白散”,既取其潔白松散之意。

歷史文化

玉林“白糤”始於何年何人,歷史文獻無記載,民間也無相關傳說。但光緒版州誌記載有當時民間食用“白糤”和茶泡。據祖父輩的老玉林講,他們小時候玉林家家戶戶都在做啦。爺爺的爺爺們已繼承著前人的傳統風俗了,這樣粗略算來已有壹百多個春秋了。難得的是現在的玉林人家,每逢春節,家家戶戶對以“白糤”供奉、招呼賓客的習俗情有獨鐘。才使“脆弱”的玉林“白糤”能夠跨越時代變遷,以壹種實物的形式繼續在玉林部分家裏的現實生活中流傳。

做法

白散制作,有壹套完整的操作程序: 1、選料。選用的糯米要純凈、粒大、粘性好、潔白,篩去碎米後,置容器中浸泡壹夜,濾起、晾幹。 2、籠蒸。把糯米放置蒸籠中,用猛火蒸。要掌握好糯米的熟度,過熟則板結,難透氣,打胚時難脫模,油炸時難松散,吃時硬而不脆;熟度不夠則粘性差,作胚時易散不成形,油炸時爆裂不完整。 3、打胚。用刻有吉、福、喜、壽的凹字的木模,有大、中、小三種型號;打胚要趁糯米飯熱,迅速填入木模,攤平、略壓實,打在曬箕上,飯熱度不夠則粘性差,難成形。 4、曬胚。待胚散熱後,移置竹篩上晾曬,要勤翻,正反都曬,以幹爽為度。 5、拖糖水。把幹爽的白散胚在已煮好的糖(白糖或黃糖)水中,浸勻後即撈起,叫拖糖水;要掌握糖水的濃度,過稀則不甜,過濃則使白散在油炸時不散,壹般糖和水的比例以三比壹為宜;拖糖後的白散胚要曬幹,置容器中密封待炸。 6、油炸。茶油最好,花生油次之。油炸前,把白散胚曬(或烤)壹次,去水氣。油在鍋中煎沸,逐個把白散胚放進,正面朝下,用長竹筷不斷撥動,使朝同壹方向旋轉,待散胚浮起,即用筷把胚身翻轉,壓沈,再炸壹二分鐘,即可撈起,擱置盤中,漏去余油,散溫後即可密封儲藏後用。

  • 上一篇:生態工業的與傳統工業區別
  • 下一篇:碧青色是什麽顏色
  • copyright 2024吉日网官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