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詞城市更新 發展歷程 經驗 啟示 綜述
壹、城市更新內容概述
(壹)城市更新概念的理解
目前,城市化與知識化、科技化、國際化等同樣是我國的壹個重要發展趨勢,在此基礎上,如何在城市化的推動下進行城市更新工作成為了壹個重要的研究課題。對於城市更新,其不但是壹個系統的工程,同時也涉及到居民的生活、市場的經濟、相關行業的發展以及三方利益等多個方面,然而,壹切工作始於對概念的全面理解。因此,如何正確理解城市更新的概念成為了綜合考慮各方因素,實現更新帶動市場經濟、更新推動城市發展工作得以順利實施的首要工作。
對城市更新概念的理解我們可以從兩個方面入手,即“城市”與“更新”。城市,是人類居住的環境,是壹切活動產生和進行的平臺,它是壹個動態發展的、多樣連續的、與時俱進的有機體,這種與時俱進與人體機能相似,需要不斷的新陳代謝來支持。而這種所謂的城市新陳代謝就是更新。“更新”具有獲得新生的意義,是從城市的整體出發,結合了政府、市場、企業、居民等利益主體,在阻止城市衰退的同時促進城市發展,具有未雨綢之意。此外,要註意的壹點是城市更新中提到的“衰退”是壹種相對的存在,指城市結構以及功能的折舊,它們當下的指標已經無法滿足人們對物質和精神的需求,這種供給與需求的差異甚至會導致城市發展滯後。其中,有形的折舊可以更換設備,但是無形的功能性折舊卻對城市的發展起到決定性的作用。綜上所述,我們可以將城市更新的概念理解為:“城市更新是在政府管制、行政體制支持的基礎上,施以壹定經濟投入,並用科學的管理方法監控更新過程,時刻調整不符合發展的影響因素,全面考慮人文、歷史、經濟、社會、文化等方面,采取依據不同發展階段和城市基礎用多種手段配合使用的更新方式,最終,達到城市的可持續發展,實現將城市從零星推向整體的浩大工程”
(二)城市更新的主要內容
基於上述對城市更新概念的理解,主要內容方面將分為有形更新與無形更新兩部分。有形更新包括:交通更新、空間規劃更新、資本更新等;無形更新包括:城市發展規劃調整、城市文化更新、對城市的定位等幾個方面。
(1)交通的更新。目前隨著科技的發展,私家車數量增多在為人們帶來便利的同時也引起了嚴重的交通擁堵以及環境汙染等問題。因此,在拓寬主要交通幹道的同時還應考慮到分時段、分區域的交通系統更新策略。控制出行車輛數量以及汽車尾氣的排放。節能車以及低汙染能源也應列入到更新範圍內,呼應低碳政策,提倡“零汙染”出行。
(2)空間的更新。空間方面強調以最適合人類居住的環境為目標對人類活動空間的面積、布局等進行比例的調整,結合社會經濟效益、強調空間資源的重要性。例如在居民小區內,小型商業網點數量應定額在多少,選址應考慮到整個小區每壹方位居民到達商業點路程的均衡。居住環境周圍教育、醫療、娛樂、采購、商業等日常所需網點是否齊全或到達這些地點的時間成本是否合理。
(3)資本的更新。壹是物質資產,二是人力資本。物質資產提倡在原有框架的基礎上更新換代,降低整體替換帶來的巨額成本;人力方面提倡調動人力資源的活躍性,學習最新科學技術及新設備的操作技能。以企業核心資本即“人力”的替換帶動整體走向發展的最前端。
(4)規劃的更新。此項主要指發展規劃的更新。壹個城市的發展規劃是城市以何種姿態、何種效率展示魅力的導航。因此,壹個城市的健康發展需要與時偕行的城市發展規劃作指導。而社會與市場的瞬息萬變決定了壹份發展規劃的動態性,這就需要應發展所需不斷調整發展規劃,為城市更新提供可靠、前沿的依據。
(5)文化的更新。城市文化更新可從城市的軟、硬兩個文化角度提出更新對策。其中,硬文化指具有可見性和可觸摸性質的物質文化、環境文化;軟文化則屬於壹種抽象的隱性文化,如行為文化、觀念文化、社交政策等。軟文化要在硬文化的基礎上才能發揮作用,而硬文化的發展也需要軟文化輔佐,兩者相輔相成。
(6)定位的更新。城市定位可以細分為形象定位、性質定位、功能定位等幾個方面。這需要充分了解該城市的發展演變趨勢以及自身發展所需,以與國家政策同步、改善民生、為經濟做貢獻、保護環境為依據設計適應發展潮流的定位。
(三)城市更新的產生背景
城市更新壹詞最早起源於20世紀五六十年代的歐美工業化國家,並於1958年8月荷蘭海牙市召開的城市更新第壹次研究會上對概念進行了權威性的界定。主要源於第二次產業革命大大推動了城市經濟的飛速增長,人民收入水平提高,城市中的土地資源已經無法滿足人們的需要。此時人口激增、交通混亂、設備陳舊等現象比比皆是。為了擺脫這種空間緊張的狀態,在遠程交通運輸發展的推動下,城市居民開始向市郊轉移,即郊區化(Suburbanization)現象。這種人口的分散使城市中心區失去了經濟活力,無法承擔起城市領導核心的重任,反而呈現壹片蕭條之勢。為了恢復城市活力,吸引人口回歸城市並振興經濟、文化等的發展,並改善“郊區化”導致的“死城”現象,歐美國家於二戰後開始了大範圍的城市更新計劃。此時的更新重點集中於建築設施與環境的改善以及空間的調整再利用。而後又在伯吉斯的“過濾論”(Filter Down)、福利經濟學、博弈思想等理論的補充下逐漸趨於完善,為日後的城市更新工作提供了豐富經驗。
我國城市更新的歷史至今已有六十多年,但較之歐美近二百年的歷史,我國仍處於發展階段,距離成熟還需要壹定時間和經驗的沈澱。城市更新工作在我國開展較晚,更新的側重點在於危房等基礎設施的改善、解決居民居住問題,而後由於中央政府提出了“變消費型城市為生產型城市”方針的貫徹落實,剛剛嶄露頭角的更新工作因此被擱置。這也是我國在城市更新歷程中出現的壹個歷史斷裂期。從1953年開始更新工作再次啟動,進入第二階段。但資金有限、歷史遺留問題過多、設備不完善等缺陷依舊阻礙著工作的進展,“內舊外新”、“投機倒把”、“盲目拆建”的問題也逐漸凸現出來。但是,在知識經濟時代,我國已經在借鑒歐美城市更新經驗時避開破壞環境、市中心衰敗結果的同時,轉而取其精華,走分階段的適合我國國情的多樣性、跳躍式發展的道路。這樣不但避免了走彎路,同時也符合發展潮流。目前,我國的城市更新已經逐步走向正軌,從20世紀七八十年代的“見縫插針”過渡到了“以人為本”、“空間多效利用”、“為環保護”、“強調城市整體性”的更新原則。這壹轉變將在城市發展中起到積極的推動作用。 二、中國城市更新發展歷程
(壹)中國城市更新發展階段劃分
(1)1949年至1952年。鴉片戰爭後我國的近代城市開始興起並於20世紀初得到發展。從中葉到1952年是我國城市更新的第壹個發展階段。於1949年,我國城市建築大都數歷史悠久、設施簡陋、生活環境惡劣。這些戰後遺留下來的舊城迫切需要通過更新重獲生機。因此,這壹階段以改善居住環境為主,提倡為勞動人民服務。但由於國家財力有限,故工作範圍被嚴格限制,只能進行局部的、小規模的漸進式危房整修。此時期,在以舊換新、節省資金的前提下資源被充分利用,重建效果顯著,對城市環境和居民居住環境的改善起到了積極作用。但由於建國初期城市轉型方針的提出,使新興的更新工作進程受阻甚至停滯不前,直到1953年才轉回城市更新的工作。
(2)1953年至1978年。進入城市更新的第二階段後,工作內容主要圍繞工業展開。壹方面,工業區的發展需要大面積土地的支持;另壹方面,居住問題的解決仍舊持續,只不過目標人群從居民轉向城市職工,住房壓力亟待緩解。為了滿足上述需求,大量新建住宅、建築侵占綠地,肆意擴建。這種忽視城市機理的破壞性更新現象逐漸造成了城市的表裏不壹與雜亂無章。再加上第二階段包含1958年至1978年的“文化大革命”十年動亂,在“左”思想的誘導下工程的管理工作毫無章法、缺乏約束,無規律、新舊交替坐落的建築物開始破壞城市格局。這種混亂使居民的生活質量愈演愈烈,與此同時,保護觀念的落後使歷史遺跡被忽視,這壹切都為日後的城市更新埋下了沈重的伏筆。
(3)1979年至1990年。改革開放到九十年代初期屬於我國城市更新的第三個階段。此時,在市場經濟體制的改善下,社會環境為城市更新提供了良好條件。我國人均住房面積比以往提高了近兩倍以上。如北京的新建住宅在此期間達到4400多萬平方米,人均居住水平由4.55m2提高到6.82m2。城市建設速度的大提升把城市更新推到了壹個新的歷史階段。但是,計劃經濟發展的思想殘骸並未剔除幹凈,這種思想仍舊阻礙著工作的前進速度。再加上資金問題、政策完善問題等也壹直伴隨著工作的進行,這些問題都導致了我國城市更新進入到壹個“力不從心”、“掙紮停止”的特殊階段。雖然建築方面新樓不斷建成,但壹批批多層盒型的住宅區千篇壹律,破壞了城市的多樣性,使城市特色逐漸瓦解。
(4)1991年至今。從九十年代開始,我國意識到了土地面積的使用緊張,於是提倡“集約化”以提高城市土地使用效益,緩解土地使用壓力。而發展至今,居民對生活質量的需求也在逐漸提高,再加上各種住房制度的完善,為了滿足用戶需求,高質量的“花園式住宅小區”進入國民視野,成為了當時中國各大城市的普遍景象。而後在北京菊兒胡同的成功案例中我國同樣取得了寶貴經驗,開始註重文化保護問題。面向市場的突破也拓寬了融資渠道,互利***贏的合作模式為工作帶來了更多機會。但僅僅幾十年的經驗還不足以支撐起整個城市更新的浩大工程。淺薄的經驗難免出現各種問題。但縱觀我國城市更新發展的六十年歷史,雖有重重困難,但呈現的是壹種曲線前進的態勢,前景還是壹片看好的。
(二)中國城市更新經驗總結
(1)經驗總結。首先是文化保護問題。文化保護中出現的問題來自於精神與物質利益不平衡引起的沖突,而追求利益忽視歷史文化還是為保全文化舍棄城市進步則是影響城市發展的另壹主要內容。城市的文化融合了歷朝歷代的悠久記憶,同時,也是區分不同城市的標誌,是不可取代的寶貴資源。另外,擁有五千年歷史的中國,通過文化保護可以增強人民的民族歸屬感,提高民族士氣,在國際舞臺上彰顯個性,屹立群雄。在此問題上,清華大學的吳良鏞教授通過對西方城市更新已有研究進行分析總結,提出用“有機更新”的方式解決新舊建築之間沖突以及如何將建築與周圍環境融合等問題,並將此思想運用到了北京菊兒胡同的改造過程中。對於菊兒胡同的改造,吳良鏞教授保留原四合院模式借鑒“審慎更新”思想,原有綠化帶盡量保留,建築物的高度也是嚴格限制在三層或以下。更加人性化的是為了避免新建築的突兀,在色調方面以白、灰為主,留住歷史的痕跡。吳良鏞教授的改造工作不但將傳統建築推向了壹個新階段,同時也實現了歷史的延續。
其次是人本管理。人本管理來自於以人為本的中心思想,強調個人與城市的融合。通過基層需求的反應以及滿足,突出社會公眾的重要性。開放思想、公眾參與已經不再新鮮,錢欣在探討城市更新中公眾參與問題的同時還描繪出了“開放式城市更新的公眾參與體系”圖,直觀解釋公眾在更新流程中的作用。龍騰飛(2008)、周安遠(2009)、李斌(2012)等人也從利益相關者的角度闡明了城市更新中公眾參與的模式構建,並用實證對具體情況比較分析。此外,人本管理中對人性的關懷還體現在住房拆遷過程中的補償問題。城市更新需要占用土地,該地區的居住者將暫時或永久性地撤離。那麽,如何安撫離開久居地的居民,精神還是物質安慰,資金的補助數額,開發商與居民之間的利益關系等都是有待考慮的問題。同時,問題處理是否得當也會直接關系到居民配合程度與工程進展速度。
最後是多學科跨越。雖然國外在城市更新方面擁有更豐富的經驗,但我國後勁強勁,用六十年的歷史追趕國外百年積累的經驗,同樣走進了多領域廣視角的研究領域。旅遊、人文、美學、社會學等都是涉及的領域。其中,李艷玲(2001)從社會學的角度出發,對二戰後美國城市更新的特點、成就、意義、存在問題、局限性幾個方面就行了詳細總結,並提出城市更新工作應當聯系社會,使改造與社會經濟相適應;蘇箭(2013)以長沙北正街為實例,運用景觀美學理論研究城市更新問題,通過滿足人們對藝術的追求和視野的審美需求實現老街景觀文化的傳播;蔡紹洪(2008)、淩春陽(2013)等人緊跟第三產業發展潮流,將旅遊與城市更新結合,保護歷史,開發旅遊資源,實現城市旅遊發展可持續。可見,多學科的介入拓寬了我們的研究視野,有助於更全面的制定計劃,使我們深刻了解到城市更新不只歸屬於城市規劃,而是牽壹發動全身的綜合性工作。 (2)存在缺陷。與西方發達國家相比,我國城市更新具有復雜性和特殊性的特點。歷史遺留下來的具有歷史意義的建築在留給後人寶貴精神遺產的同時也對更新工作帶來了壹定阻礙。再加上城市化、現代化、國際化、科技化等對城市更新的推動,不考慮實際盲目施工的舉措在六十年的積累中迸發出了種種問題:
第壹、資金缺乏、工程停滯。資金是工程實施的血液,是運作的基礎。在發展的道路上我國確實取得了種種勝利,但壹旦與發達國家相比就會發現我們的不足,從發展中國家到發達國家還需要壹段很長的路需要摸索。不幸的是,趕潮流以量制勝的思想蒙蔽了壹部分開發商,只開發到壹半就停止的工程反而為城市帶來了壓力。
第二、虛有其表、利益熏心。急求眼前利益,破壞歷史建築和城市原有風貌。當利益與文化出現沖突時舍棄城市特色。以後人的發展為代價,忽略我國城市的復雜性,規劃以偏概全,更新割裂歷史。最終,城市化為千城壹貌的壹座座缺乏內涵的復制品。這不只是壹座城市的不幸,也是歷史文化遭遇破壞的悲哀。
第三、整體缺失、效果倒退。整體的缺失性指的是在更新規劃的設計過程中缺乏對城市更替布局的認識,高密度的高層建築影響了周邊低層建築的采光,綠地的壓縮把住宅區變成了水泥做成的牢籠。雖在近年來各種開放性的建設器材進駐各個小區,但可供人們活動、鍛煉的空間仍舊緊張且缺乏正規性。
三、國外城市更新發展歷程
(壹)國外城市更新發展階段劃分
(1)19世紀末至20世紀40年代末。此期間,城市更新壹詞並沒有被科學規範地提出來,但是,與城市更新相關的更新工作已經成為了城市建設的壹個主要環節。由於受工業革命影響,生產方式的大工業化推動城市範圍的擴大,這種城市格局的突變致使城市任意膨脹。以解決“貧民窟”問題為出發點的工程也並沒有起到實質作用,如奧斯曼[18](Haussmann)大拆大建的“巴黎改建計劃”被後人譏諷為“拆房大師”的“巴黎模式”。而缺乏政府管制的建造也使得城市交通擁堵不堪。相比之下,霍華德提出的“田園城市”思想先進,從某種意義上講,可以說是現代城市規劃的原型[19]。雖然它似乎只是壹個滿載對未來憧憬的烏托邦[20][21],但卻為日後人們解讀城市內涵指明了方向。其著作《明日,壹條通向真正改革的和平道路》中指出城鄉結合,建造規模應當控制有度。強調了城市布局與規模應當符合人與自然的結合,建造符合人類理想的居住環境。
(2)20世紀50年代至20世紀60年代。科技發展帶來的“第二次產業革命”在這十年中推動了城市經濟的增長,城市更新概念的確定也使其更加規範化。為了帶動城市經濟,具有高利潤特點的金融業、商業等被引入城市中心,這種方式以點帶面地向城市四周擴散,整個城市壹片繁榮。但市中心的聚集暗中提高了地價,大量人口的流動造成了交通擁堵,人們為了逃避這種高壓的生活環境開始向城市周邊擴散,市中心逐漸失去了生機,每逢夜晚和周末壹些市中心甚至變成壹座“死城”。而後,西方學者們開始意識到應當從實際出發,反對“恢弘巨大”的巴洛克式計劃。J?雅各布斯(Jane Jacobs)也提出了巨資大規模改造是壹種“天生浪費的方式”,應當理性更新,保存城市多樣性,用小而靈活的方式追求精致、連續、逐漸地改造城市。
(3)20世紀70年代至20世紀80年代。進入70年代後,人們參與城市更新工作的積極性高漲,並組建了自己的社區組織,這種社區團體的方式使當時的工作呈現出壹種“自下而上”的模式。由於參與公眾都是該區的原住居民,重視鄰裏關系,熟悉城市肌理,對居住環境的歷史文化也有壹定了解,再加上年輕人接受過壹定教育,可以明確表達自身看法。因此,社區公眾的介入使更新規劃更貼近生活,現實意義更強。這種社區文化的保護與認同成為了80年代歐美國家城市更新的主要方式。著名城市理論家、社會哲學家劉易斯.芒福德也在其著作《城市發展史》中提出了註重城市長期發展的可持續發展理論,內容涉及經濟、政治、文化、宗教、社會等多各方面。
(4)20世紀90年代至今。20世紀90年代,可持續發展理論得到***識,更多相關邊緣學科如環境保護、資源配置、社會經濟等的相關學科的學者開始融入到城市更新的行列中。多方面多角度地參與到規劃工作當中。另外,私人資金的介入也為工程帶來更多資金支持,面向群眾的方式也吸引了更多合作夥伴,更新隊伍集合各行人力資源開始發展壯大。期間,人本思想的逐漸形成,經濟效益、社會效益、個人效益的平衡得到重視。在反思過去城市更新工作中造成的種種不良後果的同時開放思想,規範規劃範圍和施工尺度,強調社區的重要性,此時的城市更新進步升華到了壹個更高階段。
(二)國外城市更新經驗總結
歐美的城市更新擁有近百年歷史,在這百年的探索過程中通過在失敗中尋求生機,逐漸總結出了壹些列值得我們借鑒的寶貴經驗。
其壹是歷史保護意識與措施的吻合度。在歷史延續時間上,雖然我國的五千年文化遠遠超過西方,但在保護意識與措施吻合度方面我們卻發展得沒有他們那樣成熟。20世紀90年代開始,城市歷史文化保護問題被列入城市相關議題中,各個城市開始認識到文化保護的重要性。國外眾多學者不但提出保護措施,還善於發現阻礙歷史保護的絆腳石。保護方面典型的案例當屬費城社會山,該區占地25個街區,擁有殖民時期和美國建國初期風格的建築500棟之多,具有重要歷史意義。故在改造時設計中保留了原貌,只做局部修繕,原有歷史痕跡也得以保留。Marks(1996)則在研究中抓住了資金與歷史保護之間的關系,認為資金的匱乏對歷史保護觀點的表達造成了壹定影響,並且,貧困人群也無法承擔起歷史保護的成本,這些都為城市更新工作中歷史保護問題帶來了壓力。而資金與人力的不足對歷史文化保護帶來的局限性在發展中國家也同樣適用。
其二是可持續發展的有力執行。實現城市可持續發展的措施多種多樣,如英國、荷蘭等歐洲國家提倡的“房屋多樣性”有效避免了城市特色缺失問題的出現,為後代開發城市保留了廣闊的開發空間。Bryson,Grace K. L. Lee (2008)則從環境出發,添加社會因素和經濟因素。認為在解決保護與發展之間的矛盾之前應先確定各個影響因素之間的關系以及在可持續發展中處於怎樣的地位,而後才能作出科學論斷。除去理論建議,Bryson, Jeremy(2013)的表述更進壹步,是擬定壹個比較規範,以74世博會為衡量標準對環境問題進行講解。內容壹再強調環境保護的重要性,建議人類的改造活動應當遵循大自然的發展規律,人與自然和諧相處是城市更新、實現城市可持續發展的必要前提。 其三是與房地產合作互利。城市更新離不開資金投入,但資金不足也是壹直困擾中外開展城市更新工作的壹大問題。政府無法獨立承擔起巨額資金,此時,私人資金的投入便成了資金籌集的另壹主要渠道。在眾多企業中,房地產商多擁有豐厚資金,並組建自己的智囊團,在土地規劃方面經驗豐厚、抗擊非預見性風險能力強,他們的參與不但解決了資金問題,同時也促進了城市更新向著科學性和全面性發展。其中,美國的威廉?澤肯多夫就是壹個典型的代表,他以開放式的思維投入各大城市的城市更新工作中,並通過與設計師貝聿銘的合作完成了費城的重建項目,堪稱絕作。更新中,美國聯邦政府通過提供社區開發津貼,鼓勵地方政府參與項目、減稅免稅等手段鼓勵企業與社區的參與積極性。充分發揮了房地產企業的作用。
四、國外城市更新對我國城市更新的啟示
我國城市化以及城市更新工作正處於壹個高速發展時期,雖然在經驗方面我們已經了解到環境、文化、可持續發展、多邊合作等內容的重要性,但在規劃方案上仍舊缺乏壹套完整科學的的知道框架。因此,我們可以在分析了國外城市更新的種種先進思想和成功案例後獲得啟示,得出提升我國城市更新質量的幾點改進措施。
(壹)更新模式多樣性
如今,城市更新的研究中心開始向人本、可持續發展和社會三個層面傾斜。在現代建築已導致視覺疲勞的情況下,根據不同背景、不同需求、不同能力範圍運用多學科研究方式綜合多領域前沿思想設定切實可行的規劃方案可以避免建築雷同、資金鏈斷裂導致的工程停滯、更新效果與預期不相符、資金浪費等狀況的產生。而對社會、政治、經濟和文化等問題協調發展的考慮也可以推動價值觀趨於壹致、各方利益平衡避免沖突、城市肌理得以保存、鄰裏文化和城市特色多種多樣,為第三產業旅遊的發展提供豐富的旅遊資源。
(二)政府行動與時俱進
在城市更新中,政府需根據不同時期制定符合現實意義的法制和政策推動更新的發展,因此,從宏觀角度考慮,政府能否發揮領導作用十分重要;其次,政策規範、進程控制、資金協調、方案批準、人力調動等都需要政府的介入。政府、開發商、居民的三方利益如何協調同樣需要政府協調;最後,在經濟開放的今天,如何發動群眾參與,賦予公眾壹定權力,政府的管制力度應當控制在壹個什麽範圍之內都是有待考究的問題。
(三)“紳士化”的選擇性繼承
“紳士化”是1964年英國學者魯思?格拉斯在描述倫敦內城街區變化時提出的。主要是指中產階級進駐低收入活動區,如同城市的新鮮血液壹般復興城市經濟,依靠私人資金帶動市場活力。但是,這種經濟的復興反而是低收入群體無法承擔,最後原住者被迫遷出。可以看出,“紳士化”的出現像壹只無形的手牽引著私人資金為市場活力做出貢獻,這是減小政府壓力的壹條有力途徑,雖然也帶來了壹定不足,但是,我國可以通過減稅的方式刺激這些私人商家為低收入群體提供更多的就業機會做出貢獻,實現以局部富裕帶動整個片區的發展。
五、討論與總結
本文從中外兩方面入手對城市更新進行闡述,通過對比不難發現,國外城市更新在不斷摸索中從“巴洛克式”大拆大建到“局部漸進式改造”、從“紳士化”“驅逐”低收入住戶到“人本管理”“鄰裏復興”、“可持續發展”、“尊重歷史”,城市更新在壹步步走向成熟,同時不忘反思缺陷,彌補過失。我國的發展固然有很多優點,但由於歷程僅六十年,目前我們所犯的錯誤壹部分走上了西方20世紀五六十年代的老路。但是,我們可以從西方的發展史中看到各種類似計劃實施的結果,避免這些已經可預見的不良後果,從而少走彎路。
縱觀全文,本綜述從整體對城市更新的內涵、背景、發展歷程、經驗、缺陷以及啟示進行了總結,每壹小節中對國內外的概括性闡述易於對比,所述內容言簡意賅,有利於在短時間內對城市更新的始末進行初步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