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吉日网官网 - 傳統文化 - 秦腔作為陜西的壹大特色戲曲,為何不受很多年輕人的關註呢?

秦腔作為陜西的壹大特色戲曲,為何不受很多年輕人的關註呢?

秦腔之困:“年輕人覺得秦腔土”

近日,著名戲曲節目主持人白燕升帶著團隊來到了西安,籌備兩檔戲曲類季播節目《擂響中華》《醉梨園·最中國》。節目錄制中,秦腔、蒲劇、河北梆子、眉戶、碗碗腔等地方劇種的名家新秀匯聚舞臺,各展風采。

“總說老祖宗的東西好沒有用,妳必須展現出來讓別人覺得好,那才是好。今天很多年輕人離戲曲和傳統文化漸行漸遠了,我們更有必要做激活傳統文化的事情。”白燕升說道。

陜西現有地方戲曲劇種25個,是我國戲曲發祥地之壹。中國戲曲最高學府“梨園”就出自唐代長安。然而,作為戲曲大省的陜西也面臨著日益嚴峻的問題:地方戲曲的受眾很難突破原有的“圈子”,由於市場有限,陸續有劇種瀕臨失傳的邊緣。地方戲曲應如何讓本來不喜歡和不了解戲曲的人都能跨進這個門檻?

“年輕人覺得秦腔土”

秦腔以關中方言語音為基礎,音調激越高亢、節奏鮮明,流行於中國西北地區,被列入第壹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但走進秦腔劇場,順著喝彩聲望去,大多是年齡偏長的中老年人。

秦腔受眾面老齡化的問題引發許多秦腔從業者和業內專家的思考和擔憂。

“現在秦腔不管是在專業隊伍還是演出劇目上都在萎縮,尤其是民營的基層劇團處境都很困難。”中國秦腔網首席執行官劉彭濤說。18年前,劉彭濤創建了中國秦腔網,初衷就是希望能有更多年輕人通過互聯網認識和喜歡上秦腔。

在張寧看來,欣賞戲曲就像喝茶,而快節奏的現代社會很難為年輕人提供壹個慢慢“品茶”的氛圍, “我們有時壹句能唱壹分鐘,聽不懂的人可能早就沒耐心聽了。”

西北大學文學院副教授高字民曾對秦腔的劇本進行過分析。他感到壹些秦腔劇目中故事還是太過傳統,宣揚的思想、傳播的內容種類很難跟現代人進行對話,“比如,秦腔中關於帝王將相的內容較多,和那些才子佳人的愛情故事相比,觀眾理解起來沒有那麽容易。”

觀眾培養得從娃娃抓起。

“年輕人對戲曲不喜歡,很多是因為都沒有聽過真正專業的秦腔表演。”雖然課上的學生對於秦腔不熟悉,但每當張寧壹亮嗓,都能驚艷到臺下不少學生。通過與年輕人交流,張寧感到,自己需要主動走入學校課堂,傳授戲曲知識,讓他們感受到秦腔的魅力。

  • 上一篇:福州元宵怎麽做
  • 下一篇:童謠大全2020精選經典童謠篇
  • copyright 2024吉日网官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