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手道為什麽要兼練傳統的腰間出拳和高手架的出拳呢?高架能更好地適應現代的各種搏擊規則,但傳統出拳更有鍛煉上的意義,能輔助高位出拳,提升其質量。
高拳架是很現代的架勢,優秀的頭面部遮罩能提供很好的防禦,尤其配合大拳套,效果很不錯。翻壹下過去的資料,早先的西洋裸拳拳擊卻大多以中低手架為主,這樣便於控制距離以及快速突入。因為沒有拳套的大遮罩面積,拳頭很容易鉆入防守的空隙,高拳架性價比不如伸手控距和主動接手控制的高。時至今日,空手道作為傳統武術保留了低位出拳的練習傳統,除了保存裸拳格鬥的樣貌外,還有其重要的練習意義和現實中的實用意義。
傳統出拳能練個啥呢?最重要的是練習“利用下肢及腰胯發力出拳”。
人體很懶惰的,需要動哪部分,就只傾向動用這部分的肌肉關節,這樣最節能。當拳頭高舉,沒有好的指導的話,人最本能的出拳傾向只用手臂,想用大力量,普通人也傾向於只用胸部及以上部分用力,不太容易體會到腰胯的發力,而且還會容易有聳肩的問題,聳肩會大幅度降低身體的剛度(穩定性),不僅造成出拳力量的損失,而且肩關節受力能力降低還可能導致受傷。我曾圍觀某道場的練習,看到教練和學生壹樣,高位出拳時最多送個肩,腰部以下幾乎沒有貢獻,後腳都是虛的,這種拳要麽有甩手的速度但沒重量(只是皮肉疼),要麽有壓體重但沒速度(變成了推),無法構成有效的殺傷的,這種練習顯然是效用很低的。
而從腰部或者肋部出拳,人體會比較傾向用身體較低的位置發力,因為這個姿勢下驅動拳頭的第壹力量除了胳膊本身外,肩膀的貢獻不如轉腰胯大,所以普通人哪怕沒有老師指點,如果強行追求速度和力量,本能地也會用上點腰胯。現代研究者早就證實,出拳的威力,腰部及以下部分的貢獻更為主要,完整地發力鏈離不開腰胯及腿的作用,所以傳統的練習方法能讓人盡早體會到人體最優的發力方式,壹旦形成出手能用上下半身發力的習慣,不論從哪個位置出手,威力都有保障。這裏之所以用出手而不是出拳,是因為腰胯的發力還能有助於扒拉、撕扯之類的技術,發力原理是相通的。
此外,高架出拳如果沒有專業的指導,還有個普遍的問題就是,想用上下半身的力量,不少人會用蹦的而不是轉腰,我見過不少聳肩+脖子前伸+蹦的,毫無疑問身體往前跌了,後腳自然就踩不實用不出力,出拳就變成了推,如果對手也是頂著妳打的那倒還好,如果對方是進退靈活的人,這就很危險了。相比較而言,低位的出拳的練習比較便於人把重心“坐”在原地,不太容易失衡,能相對比較好地避免練習出拳時把自己“彈射出去”的尷尬,形成習慣後,高位出拳也能比較容易地保持住自己的重心。由於容易避免聳肩和開肘的問題,傳統正拳也適宜長期練習,在正確的動作下對關節損害很小,作為練習方式的性價比很可觀。
真實的暴力沖突並沒有固定的形式,高架出拳只是其中壹種表現形式。所謂萬變不離其宗,這個宗就是各種形式背後的發力原理,即上肢動作要用到下半身的助力,這樣下盤穩定性也就會有意識地提升,“腳下有知覺”是很重要的,打架發力不足事小,還不小心滑倒就是很危險的事。了解到這些以後不論持械還是徒手、糾纏還是拳腳,都能有所裨益。
說到實用意義,傳統的正拳除了鍛煉作用,在它所針對的情況下也有壹定的實用性。首先可以觀察到擂臺重拳多從低位打出,這點符合之前說的人體本能用腰胯。更重要的是,傳統空手主要應用在日常防身,有個很重要的因素就是“隱藏”,要做到“看臉風平浪靜,出手波濤洶湧”。從自然狀態下直接擡手就打,這就搶到先機,集中力量打毫無防備的對手當然會暴擊,做到這壹點最佳的就是從腰的高度出拳了,配合上半身的誤導,對方很難察覺並對第壹拳做出反應。小林流究道館練習壹種叫“五寸突”的技術,就是從與人握手的手臂狀態下,突然發寸勁打入的技術,直接脫胎自傳統正拳的後半程,極其強調腰胯的短促發力,很是隱蔽。自然站立手下垂時突然出拳打上段,也是我們這壹派系的練習內容,練的都是這種出其不意的攻擊手段,手從極低位置到高處的面部,對於從隱蔽到開打這壹過程做了充分鍛煉,它的原理是把擡手到腰部出拳的動作給流暢化和隱藏化,這些都是傳統正拳的變形。
當然這些動作在擂臺上的作用可能很有限,但了解並傳承這些技術是很有趣的事,它揭示了空手道傳統技法的原貌。
綜上,傳統正拳的練習方法是很寶貴的經驗,它的鍛煉作用很好,能夠最大限度減少練習者可能犯的原則性錯誤(比如把自己彈射出去、聳肩、光掄胳膊不用腰等等),同時也有其實用性。
至於練哪個為主呢?這個就得看練習目的,或者針對規則的性價比了,如果想戴拳套上擂臺打比賽,要是還不練高架出拳,這不就是無備而戰麽?畢竟第壹反應往往是練過最多的動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