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粵劇的歷史裏,粵劇的演出地點就像其它中國戲曲不斷演變。粵劇的表演場所壹般分為臨時搭建的戲棚及永久性的戲臺。明朝時期,人民生活富裕,大戶人家會自設戲臺,招聘私人戲班,而佛山祖廟前戶外的華封戲臺則是壹個招待平民百姓的固定戲臺。 到了20世紀初(民國初期)粵劇表演走進了戲院。隨著設施不斷完善,讓觀眾更舒適地欣賞粵劇演出。以往廣州、佛山、香港有很多著名戲院,而香港則有太平戲院、高升戲院、中央戲院、普慶戲院、利舞臺,它們都見證了香港粵劇的黃金歲月。
在二次大戰後,遊樂場開始進入香港市民的生活中,壹些著名的遊樂場如啟德遊樂場和荔園遊樂場也成了粵劇的表演場地。當利舞臺在1991年被拆卸重建成利舞臺廣場後,新光戲院便成了香港粵劇的重鎮。隨著粵劇在香港式微,粵劇劇團主要在新光戲院、葵青劇院及高山劇場等地演出。 戲臺的方位以底景分幕前幕後。兩則出入口稱為虎度門。戲臺貼近觀眾席的部分稱為臺口。觀眾看到臺口的左邊就是棚面的位置。棚面後面就是把子箱。鄰近把子箱的虎度門的底景位置稱呼為師傅位。師傅位的幕後部分的對面就是提綱。幕後除了壹道長走廊,盡是箱位,走廊盡頭就是大棚箱位。從觀眾的角度,左邊稱為雜邊,放的是雜箱;右邊稱為衣邊,放的是衣箱。 虎度門又稱為“渡古門”,因“渡”與古字“度”相同,即渡過之意。因為以前演員所扮演的都是已故的歷史人物,所以外江班稱之為“鬼道門”。在虎度門附近的“提綱位”所貼上的是壹道“;提”,是開戲師爺把故事、場次、鑼鼓、排場、角色的分配等用簡略地寫上,作為提示之用。
在20世紀30年代或之前,行內人習慣只憑提綱提示,在沒有詳細劇本下,故事細節內容全靠爆肚的表演方式,所以稱為“提綱戲”。雖然現在看來看似笑話,但也可見粵劇伶人的功力深厚。可是後來有聲的影畫戲從美國登陸廣州,直接對粵劇造成沖擊,薛覺先認為“提綱戲”是戲行的陋習。因此薛覺先不斷追求完美劇本,促使粵劇急速發展。
傳統的戲臺沒有繁復的實景,全靠演員用身段和做手配合曲詞來塑造劇目的活動空間。觀眾通過演員的表演加以想象體會。如《金山寺》中所用的水旗、雲片,表現波濤洶湧;《遊園驚夢》中花燈把杜麗娘“因情成夢”的夢境形象化、浪漫化、莊嚴化。運用兩支旗幟來表現坐車,用做手來表達策馬、開門。早期粵劇戲臺沒有布景,戲棚才掛壹幅布幕。很多時候利用壹桌兩椅位置的變化,象征不同景物,例如公堂、城墻、山丘等。
20世紀初,粵劇受話劇的影響,開始出現利用布類的東西制作成的軟景,在大帆布上繪畫城門、花園、宮殿,山林、河岸等景物,掛在天幕做布景。後來,又出現利用木材類的東西制作的硬景。省港班興起後,戲臺便出現立體布景。工作人員用木材及布組成立體布景,有亭臺樓閣、假山、樹木、廳堂等等。後來,其它演員連“宇宙燈”、“吊鋼線”,也搬上粵劇舞臺。
20世紀30、40年代,粵劇也流行機關布景,演員和道具可以移動、可以從天而降、可以升空、也可以匿藏於臺下。另外,也有在舞臺上噴射真水、頭盔安裝電燈泡、引爆火等技倆來吸引戲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