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虛扁壺
“虛扁”自明末即有,散見於各大紫砂典籍圖譜。此壺式在各個時代都有名家加以臨摹再創作,佳構不絕。
“虛扁”是紫砂傳統全手工成型中最難得的器型,行話“造型扁壹分,成型難壹分”,從圍身筒成筒型,然後用“泥拍子”壹下壹下的拍成這麽扁,力要勻,扁又不能塌,對於全手工操作技巧是壹個極大的挑戰。
2、半月壺
半月壺壹直以質樸無華、典雅端莊而獨占壹席之地,從古到今長盛不衰,正所謂“弱水三千,僅飲壹瓢”。半月壺協調和諧、舒張簡潔、前呼後應,壹張揚、壹內斂,張弛有度,仿似壹篇美文,越讀越醉,半月壺營造的是壹種源於心錄上對團圓期盼。
所謂“明月千裏寄相思,半月萬裏思更濃”;壹把壺訴說的不僅僅是單純意義上的思念,更表達了中國傳統文化中對“月圓人圓”的向往。
3、井欄壺
顧名思義,其造型源於井欄。“井欄”壹詞,傳統文化中多見,如“命理之學”中有“井欄”壹格,陳式老架二路太極拳譜第四十壹式為“回頭井欄直入”。實際生活中的井欄即井之護欄,亦名井床,井幹。古人掘井多置井欄,有的還置井蓋,井頂,井亭,它們即可護井,又能起到美化環境作用。
4、掇球壺
掇球壺是典型的幾何型傳統圓壺式,也是最優秀的紫砂壺代表款式之壹,它的基本造形是壺鈕,壺蓋,身壺,由小中大三個順序排列的球體組成,壺腹為大球,壺蓋為小球,似小球掇於大球上。故稱掇球壺。
掇球壺在蓋沿和口沿各塑壹條粗細不同的燒線,這種上粗下細復合在壹起的雙線,稱為天壓地或文武線,子母線。民國時期程壽珍所作掇球壺為掇球中的精品。
5、水平壺
在明之中期盛行品茶,故小壺開始得以流行,不過,水平壺的出現也在壹定程度上取決於當時工藝制作水平的提高,容量很小,是中國廣東、福建壹帶喝“功夫茶”的器具,在東南亞壹些國家和地區也有壹定市場。
因為喝"功夫茶"時,壺內要放很多茶葉,僅用開水沖泡,茶汁出不來,還必須將壺放在茶碗或茶海內,用沸水澆淋茶壺的外面,使茶壺浮在熱水中,才能使茶葉泡出來,這就是水平壺名稱的由來。 最著名為惠孟臣水平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