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吉日网官网 - 傳統文化 - 紅亞麻的用途

紅亞麻的用途

根據加工方法和用途,用紅麻纖維增強的復合材料有如下種類:

壹、接觸成型法,用來制作遊船、容器等;

二、纏繞法,制造管道類產品;

三、壓擠法,制造椅子、貨架及機器部件等;

四、填料(樹脂)板,用於制造建築、裝飾和包裝材料等。

紅麻纖維是優質的天然纖維素纖維,也是重要的輕紡工業原料。其纖維包埋於莖稈的韌皮部,必須經過“脫膠”,才能獲得用於輕紡的純凈纖維。長期以來,脫膠方法采用“天然水體漚洗法”,由於占用大量水面,難以確保纖維產量和品質。農民勞動強度大,無論寒暑,操作者立於水中,天長日久,漚麻者都會患上關節炎。而且漚麻對水和空氣都會造成汙染。另外,由於沒有統壹的標準,這樣取得的纖維,產量和品質也難以保證,制約了紅麻產業的發展。

中國農業科學院麻類研究所承擔的“紅麻快速生物脫膠技術的引進與消化”項目,從孟加拉國引進了紅麻快速脫膠真菌培養物,利用紅麻脫膠專用菌種,自行設計了技術路線,在國內外首次研制出了壹種紅麻脫膠生物制劑並申請了專利,他們還利用制劑,研究形成了適合我國國情的“高效清潔型紅麻生物脫膠技術”,能使壹部分非纖維素物質發生“塊狀崩潰”,使某些關鍵性結構成分徹底分解,進而為微生物自身的生命活動提供營養,直至紅麻纖維分散為止。

大面積生產示範應用結果顯示,新技術低耗、高產、優質、汙染輕,完全免除了傳統方法的臟、慢、苦。與傳統漚麻方法相比,脫膠周期由原來的9-10天縮短至3-5天;幹皮出麻率凈提高5個百分點;熟麻品質提高1-2個等級;環境汙染減輕了90%%左右,還節省了水面的占有量和勞動力。據估算,每公頃紅麻增收節支的綜合效益達到1928元以上,經濟效益相當可觀。

有關專家分析,“脫膠”是聯結紅麻種植業與加工業的橋梁和紐帶,是紅麻產業化生產中的重要加工環節。由於該項技術的問世,解決了制約紅麻產業發展的關鍵技術,在水源不足或水源短缺地區均可大力發展紅麻生產,能有效調整農村的種植業結構。漚麻不下水,每畝紅麻節省水面0.2畝,每年節省的60萬畝水面,可用於發展水產養殖業,從而為農民創造更多的物質財富。

  • 上一篇:簡述增值稅的特征
  • 下一篇:練習中國傳統武術對養生有幫助嗎?哪些武術可以達到養生效果?
  • copyright 2024吉日网官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