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吉日网官网 - 傳統文化 - 羌族的6個傳統民間舞蹈

羌族的6個傳統民間舞蹈

羌族的6個傳統民間舞蹈

 大家想要更加深入了解羌族的舞蹈文化嗎?羌族有哪些民間舞蹈呢?下面是我為大家介紹了羌族的6個傳統民間舞蹈,希望能幫到大家!

 “布茲拉”(羊皮鼓舞)流傳於四川茂縣、汶川、理縣等地,是羌族在舉行各種祭祀活動時的重要形式和手段。該舞有獨舞(羊皮鼓)、對舞(主祭釋比持響盤,另壹舞者持羊皮鼓)和集體舞(主祭釋比持響盤,其他舞者持羊皮鼓)3種形式。為善終的老人舉行葬禮時跳集體舞和對舞;為兇死的人驅鬼逐邪時由釋比跳獨舞。主持各種祭祀活動的“釋比”要頭戴猴皮帽。

 “克西格拉”(跳盔甲)是流傳於茂縣等地的為去世的德高望重的老人舉行規模較大的葬禮時跳的男子舞蹈。這種舞蹈在古代是在厚葬陣亡將士的祭祀儀式上跳的。

 “哈日”是羌族壹種古老的.男子集體舞,是古代羌民為抗禦外敵或進行山寨之間械鬥,在出征儀式上跳的。

 “巴絨”是羌族的壹種古老的禮儀歌舞。“巴絨”是羌語,意思就是“古老”。這種舞蹈無論在婚禮或迎送貴賓的喜事儀式上,還是在舉行大型葬禮的憂事儀式上,舞蹈動作及程序都壹樣,只是在不同場合舞蹈時要唱不同情緒和內容的歌曲而已。

 “薩朗”和“喲粗布”則是在傳統節日、歡慶豐收、大型集會、婚喪嫁娶等不同場合,羌族人圍著篝火的自娛性舞蹈。

 羌族舞蹈形式和特點

 形式:

 羌族民間舞蹈大致可分為自娛性、祭祀性、禮俗性三種類型;但從活動的目的性看,許多形式都帶有祭祀神靈,祈福攘災的含義。主要形式有:“薩朗”“席步蹴”“羊皮鼓舞”“跳盔甲”“忍木那.聳瓦”等。舞蹈多是圍著火塘和相互牽手進行的,形式上又近似藏族的“鍋莊”,所以人們就把歡快的“薩朗”作“喜事鍋莊”;把在喪事活動中進行的“席步蹴”等形式,稱作“憂事鍋莊”。

 特點:

 羌族民間舞蹈多和民俗活動相結合,壹般無樂器伴奏,舞者邊歌邊舞,或以呼喊聲、踏地聲協調表演。動作沒有嚴格地規範,變化比較自由,形式古拙,風格質樸,生活氣息濃郁。羌族民間舞蹈基本上是集體表演的形式,參加者人數不限,圍著火塘或在院內圍成圓圈進行。羌族長年生活在特定的高原環境,人們為適應山地環境所進行的勞動方式和行動往來的體態,逐漸升華為羌族民間舞蹈的風格特點

 在不同節日或禮俗活動中,有相應的舞蹈和歌曲,歌曲的名稱即該段舞蹈的名稱。舞蹈組合雖因曲而異,但基本動作多相同,壹曲壹舞,不斷反復,舞畢又換新曲,直至盡興。所用歌曲,旋律優美,節奏明快,歌詞簡明通俗,易於演唱和記憶。每段舞蹈的起步和結束步,有嚴謹的規範要求;中間部分,舞者可自由變化,使所有參加者都能盡情發揮。

 羌族舞蹈中手臂動作較少,腿部的動作較多,小腿靈活、敏捷,並形成:“胴體的軸向後轉動韻律和上身傾斜轉動的擰傾韻律”。

 這種舞蹈動律是隨舞者移動重心,胯向兩側斜前方頂出中形成的,重心在出胯壹側的腿上,膝部微屈、相*、腰胯以上至肩部(胴體)作軸向的環動,上身微擰傾,從而形成“S”型的優美體態。這種別致的動態和韻律,即前述羌族特有的“壹順邊”之美。它貫串於所有的舞蹈形式之中,尤以“薩朗”表現得最為突出。

;

  • 上一篇:緬懷先烈的經典句子
  • 下一篇:美食歷史悠久,最古老的中華傳統美食有哪些?
  • copyright 2024吉日网官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