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吉日网官网 - 傳統文化 - 太極拳有哪些傳統文化

太極拳有哪些傳統文化

太極拳的傳統文化內涵?

1、道家文化

太極拳無論從理論上還是實踐上,主要是講陰陽、虛實、攻防的,而陰陽學說正是道學文化的有機內容。道學文化的源頭,可以追溯到我國古代商周之際的《易經》。《易經》用壹種演繹著符號系統的文化圖式,揭示了隱藏在自然界中和諧發展的內在奧秘,成為諸子百家哲學思想的源泉。

《易經》又是太極文化的源頭。“太極”可延伸為“道”,《易》說“壹陰壹陽謂之道”。這是陰陽學說的起源。陰陽學說的原理又可以追溯到戰國時期的老子《道德經》。《道德經》完整地闡述了自然無為的太極思維。

道是萬物的起源和根本,動之為分,靜之為合,周而復始,陰陽互補,相濟相克,永不停息。

2、太極圖

道、儒、釋三教合流的***識是“無極而太極”,從而在我國五代時期產生了陳摶的《無極圖》,在北宋時期產生了周敦頤的《太極圖》及《太極圖說》,這是太極拳世界觀的哲源,也是太極拳內功心法最高範疇的源泉。

在周敦頤《太極圖》及《太極圖說》的演繹下,宋明理學推動了中國武術在太極思維方式下的全面革命,在這個時代完成了太極勁的技術體系和運用技巧體系。

太極雙魚陰陽圖演繹了宇宙間對立統壹的規律。太極總是處在壹個動態平衡的運動與變化的過程中,陰陽相互對立,滲透、作用、轉化,生生不息,體現了宇宙對立統壹規律最原始的古代哲理,體現了“重了悟而不重論證,既非依附科學亦非依附宗教”的中國哲學特點。

3、中醫經絡和兵家詭道

太極文化主張宇宙是壹大太極,人體是壹小太極。太極拳用自己壹套獨特的運動方法打通任督二脈,激活帶脈,通經活絡,疏通氣血,恰好適應了人體生理需要。

這是太極拳為人類普度健康的理論依據。就太極拳而言,“氣”是指所謂“內氣”,或稱之為經絡之氣,在演練時,在動作轉換的過程中通過肢體微運動和開合呼吸使“氣”沿著經絡的走向順暢地流動,而不使其阻滯。

內氣通過能量轉換,變為內勁。太極拳所謂的發放之力,乃是在意念指導下應感而發的內勁。

太極拳循兵家奇詭之道,特別講究以靜制動,“彼不動,己不動;彼微動,己先動”,“動急則急應,動緩則緩隨”,避實擊虛的戰術。

以柔克剛是太極拳的技擊特點,要求在勁路上以柔為主,柔中寓剛。所謂“以柔為主”,就是經常使肌筋骨節處於極度放松的狀態;所謂“柔中寓剛”,就是使骨骼保持相對的穩定性,就像棉花裏藏著壹枚鋼針。

其關鍵在於千錘百煉後,使周身的張弛虛實全在用意,不在用力,全在精神,不在用氣。

  • 上一篇:綠豆冰棍的綠豆冰棍的做法壹
  • 下一篇:老字號的餐飲店怎麽經營賺錢?
  • copyright 2024吉日网官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