蕪湖市位於安徽省東南部、長江三角洲西北角,是長江中下遊地區近現代工商業的發祥地之壹,自古為兵家和商家必爭之地。今日的蕪湖是壹座充滿生機和活力的新興工業城市,是長江城市帶的重點城市和重要經濟增長極,也是國務院批準的享受國家沿海地區對外開放政策的沿江開放城市和安徽省改革開放的窗口。
三山區是2006年2月經國務院批準設立的蕪湖市新城區,位於蕪湖主城區西南部,北瀕長江,與無為縣隔江相望,東南隔漳河,與弋江區、蕪湖縣、南陵縣相鄰,西與繁昌縣城北工業區相接。由江城進入皖南,這是壹條必要的通道。
三山區面積276.1平方公裏,轄峨橋鎮和三山、保定、龍湖三個街道辦事處,40個行政村,還有三華和茗香兩個居民社區。常住人口14.7萬,是蕪湖市轄人口最少,面積最大的區,發展潛力很大。
壹、優越的環境
三山地處長江下遊南岸,平均海拔9.5米,地形為半山半圩,水抱山環、雨量充沛、氣候溫和、四時分明,非常適合人類居住。境內襟江帶湖,山青水秀。浮山、銅山、三華山常年郁郁蔥蔥。龍窩湖、漳河、峨溪河、響水澗、三山河碧波蕩漾,堤岸綠樹行行。這裏的每壹條河流、每壹座山峰、每壹個村莊都可入詩入畫。三山秋月、浮丘丹井、魯明放舟、峨溪煙柳等風景名勝給歷代文人留下了許多陶醉的詩篇。如“孤村煙火三山隔,兩縣人家壹水分。壹片輕帆天際上,不知身在白鶴群。”就是對三山最概括的贊美。
建國以後,三山人民發揚光榮傳統,弘揚“艱苦奮鬥、同舟***濟、團結拼搏,敢為人先”的渡江第壹船精神,在社會主義革命、改革開放和四化建設中創造出壹個又壹個奇跡:浮山農莊葛世玉帶頭創辦農業合作社,帶領群眾抵抗災荒,1954年受到毛澤東主席親筆表彰;1961年春,在繁昌縣委的領導下,三萬民工齊上陣,完成40余萬土方,攔江打壩,築成十裏長的螃蟹磯大堤;水埠峨橋不產茶,素無巨賈茶商,卻乘改革開放春風造出了壹個“江南第壹茶市”,今已拓展為國際茶城,千百萬人東西南北闖市場,使古鎮峨橋名揚四方:1958年,古鎮三山就建起了大型軋花廠;1985年興建了蔬菜批發市場,1992年擴建成江南最大的蔬菜批發市場;1998年大水以後,國家先後投巨資對長江、璋河堤防進行整治,長江江堤達標,平地行垸,退田還水,萬畝圩口達標工程,造福萬代
如今長江大堤、漳河大堤固若金湯。而今的三山,街道整齊統壹、道路寬敞開闊,水泥道路通到每個村莊。居民住進了裝修現代的商品房或歐式小洋樓,村莊進行了統壹規劃,以聯群村為代表的農民,家家住上兩層樓房,2006年入圍中央電視臺“魅力新村”,目前為我區社會主義新農村示範村。三山綠色食品工業園中建成了壹座座標準廠房,以上市企業雙鶴藥業為代表的壹大批企業在園區落戶。華電蕪湖(保定)電廠、響水澗抽水蓄能電站開工建設。教育衛生事業得到大發展,“雙基”早已達標,高中、初中、小學、幼兒園遍布城鄉,三山高中建校已近50年,近年來,成教、職教也得到了飛速發展。衛生院所、醫務室、計生服務站遍布鄉村、街坊。
二、 厚重的歷史
三山境內發現商周時期多處人類遺址,如三山鎮大神墩遺址,浮山鄉珠墩船墩,新淮鄉磨盤墩,中溝疙瘩頭遺址等,證明了三山早期就有人類生活繁衍。
漢末周瑜開築保大圩,整治圩區水系,促進了農業的發展。唐末大將孫端、臺蒙戍守魯港。為禦敵,在魯港河上建築了五堰。宋文天祥修復五堰,引江水倒灌,以提高漳河水位,使漳河水運暢達,稱為“金塢”。元末將軍從壹彪倡議練兵於千軍嶺,遺“千軍嶺炮臺”。明初小淮窯磚瓦馳運金陵,供葺造皇城,遐邇聞名。明代上中葉,三山老街建成,這時的三山,已經水路交通暢達,隨之陸路官道連通,舟行日盛,商賈如雲。後又設了郵亭、官驛、驛館,多宿來往官紳,故有上馬店下馬店,接官亭的地名產生。後來,又相繼修建了楊泗廟、文昌宮、城隍廟、三華禪院等寺廟,引來無數香客騷人。那時三山街已成為壹方經濟、政治、文化的中心。古埠峨橋因峨溪河、漳河水運發達、船幫興盛,“峨船子”、“小劃子”往來頻繁,促進了峨橋商埠的繁榮。
地處三江口之魯港,為長江、漳河要津。文天祥督師魯港,流芳百世;賈似道棄守魯港,遺臭萬年。元末,朱元璋率農民起義軍於魯港多次激戰,使魯港自明初後逐漸頹萎。
明成化七年(1471年),官府搜刮民財,又在魯港始設“常關”,為明代六大稅關之壹,清代和民國繼之。民國後二十余年,關稅控制在外國人手裏,魯港常關自創關到裁撤***有480年歷史,記錄了魯港港航之繁榮,也寫下了人民的辛酸血淚。
兩千多年來,勤勞智慧的三山人民,傳承著歷史,創造著文明,也歷經磨難,飽含血淚,步履維艱。
三、豐富的資源
三山盛產銅、鐵,境內小銅山遺存了采銅和冶銅遺址,現有的幾家采礦業效益較好。
這裏有廣闊的土地資源可供開發利用:江濱湖畔有汀洲濕地幾萬畝,保大圩、門樓圩有沃野平疇萬余頃。
三山區瀕江臨河,境內湖泊眾多,龍窩湖最大,仰窪套、虬塘湖歷史悠久,還有外龍窩等灘塗蘆洲綿延數十裏,水資源非常豐富:河流溪澗縱橫交織,三山河、峨溪河、泊口河、響水澗久有盛名:長江岸線達20多公裏,漳河岸線近30公裏,“黃金水道”得天獨厚;長江岸線非常適合造船工業和建設深水港口。
沿江居民有種植大棚蔬菜的習慣,新鮮蔬菜除滿足市區需要外,還供應上海、南京等大城市。冷藏保鮮的蔬菜遠銷日本、韓國。有機蔬菜品種多,質量優,非常適合作為深加工原料。
三、 便利的交通
沿江(上海至武漢)高速公路、滁(滁州)黃(黃山)高速公路、S321省道、寧(南京)銅(銅陵)鐵路貫穿全區。蕪湖市三環路也將三山大部分地區圈進,蕪湖市區濱江大道將延伸至三山區龍窩湖附近,把三山與蕪湖市中心連為壹體,屆時從市中心到三山將更為方便。
蕪湖長江二橋與三山區緊鄰,長三角城際鐵路復線也由境內通過,區內鄉村公路網已經形成。城區新建華電大道、三山大道、龍湖大道均為高標準設計施工,建設中的蕪湖(保定)電廠鐵路專用線由峨橋直通江邊。
再加上水路運輸的黃金水道,三山區交通幹線可謂密如蛛網,四通八達。
四、 燦爛的文化
三山歷史悠久、風景美麗,吸引了眾多文人雅士、名家騷客前來旅遊觀光,他們遊流忘返,寫下了壹篇篇膾炙人口的詩章,抒發出超越歷史高度、地域廣度、生命長度的壹系列感慨。
歌頌三山的第壹首詩為《原道歌》,作者東周浮邱伯稱巍峨的浮山為藏龍伏虎之地。謝眺、王安石、楊萬裏等名人也多有詩詞歌詠三山。
詩仙李白來到銅山寺,飽覽此間山水奇景,頗有留戀之意,乘興揮毫,題下 “我愛銅官樂,千年未擬還。舉杯回午袖,掃盡五松山。” 的絕句。他還曾乘舟過三山,作《江上答崔宣城》詩歌 :“太華三芙蓉,明星玉女峰。”,“樹繞蘆洲月,山鳴鵲鎮鐘。” ,對三華山大加贊賞,這可能是關於“三山秋月”的最早寫照。
清姚鼐遊三華山留吟數篇,字字珠玉。明宋棠詠《螃蟹磯》“揚子江頭古石磯,秋來卻羨蟹螯肥,卷舒不及鴟夷子,安得垂倫釣夕暉。”讓“蟹磯釣蹤”始成壹景。
朱元璋曾親臨浮山,督修浮山寺,乾隆帝來浮山寺手植江白牡丹兩株,賜名“隱玉寺”。那時的浮山古寺,晨鐘暮鼓、佛號經聲不絕,香火旺盛壹時。
邑人曾作《三山秋月》、《峨溪匹練》、《浮丘丹井》等詩,雖為狀物寫景,實為托景抒情,傳承著人們熱愛自然,熱愛家鄉的精神,物寓其理,景寓其情。於是,自明初中順大夫嚴允諧作《三山秋月》始,同題詩作不斷,代不乏人。詩為心聲,字裏行間無不寄托著濃濃的鄉情。
明?程夢鬥作三山《八景記》雲:山川非俊傑不顯,俊傑非地靈不生。居畔三山,迢遞江幹,虎踞龍蟠
明塗溪楊氏宗臣等五君聯袂登浮丘山,吟詩唱和,步本譯韻留《浮丘列屏》佳作六章。“浮山覽勝,詩書流雲,文風代遠,蔚啟人聞。”清乾隆年間,本邑學博謝淋潛齋邀戶部尚書董左田,太守王子卿,文博周最峰,金葉山等人同遊三華山,分字吟對,互有唱和,遺詩十余首,開三華文人述宴之先河,揚三山文明風氣之先聲。
清末民初三山文風亦盛,他們還創辦了“三山公學堂”,教於鄉裏。清末廢科舉之際,讀書人不再孜孜於科考之事,便結社吟詩,以陶冶性情,增進學業。此時,三山九蓮詩社於九蓮庵內誕生,首聚者九人。他們定期聚會,***論詩文,後發展到幾十人,著作頗多,惜多不存。
三山地區文化發展異彩紛呈,如今習詩賦韻者不下百人。既有詩詞進校園,兒童吟詩誦古文,興致蔚然;也有老年學校興起,腰鼓隊、秧歌隊燕舞流鶯。詩詞學會引耋耋學吟,時聞笑聲朗朗,吟語輕輕。三山習書學畫者不乏其人,經常有書畫展,讓人流連,更有兒童書畫展,悅目賞心。這裏文體活動多姿多彩,農民象棋節每年在湖濱公園舉行,“農民象棋之鄉”名聞有年。
古老的“三華廟會”於今也推陳出新,演繹成壹方風俗。春節穿龍燈,端午賽龍舟熱鬧非凡。古鎮峨橋依托國際茶城,茶博會、茶文化、書畫展、品茶、詠茶、歌詠會經常舉行,茶韻流香,清心怡人。去峨橋飲茶香,寫茶詩,登浮丘山吟勝,遊銅山寺賞景,到龍窩湖蕩舟,聽漁歌唱晚,逛“三華廟會”,已成為蕪湖人的時尚。
五、 傑出的人物
生於斯長於斯的江東才俊、誌士仁人、英雄豪傑從這裏的“三華古道”上走了出去,於無聲處撞擊著時代的強音,永恒與有限,存在與虛無,幻滅與成功,輝煌與湮滅,賦予三山壹方熱土上吳楚文化的特有內涵。
姚孟景、姚孟昱昆玉聯芳,茲前蜚英黌校、含華藝圃者濟濟林林。還有眾多雅士名家,令人稱道:如晚清有進士姚楷和兄弟雙拔貢的姚琢如,姚浩如。還有魯壽祁,佘霄峰,桂壹棵,姚彩_等古代名人,為家鄉爭光添彩。
建國前後的名流,有史學權威姚薇元,系清華大學歷史系畢業,曾任南京中央大學、清華大學和武漢大學歷史系教授,著有《北朝胡姓考》、《王船山歷史初探》等書,並參與創辦了《新光》月刊。塾館又以鄧則先及鄧化南最負盛名。鄧則先不僅學養深厚,縣人受教者頗不乏人,而且詩詞雋逸,尤燴人口。
另外還有武漢中華大學法學學士楊彩清,國學大師謝鳴軒,著名醫生姚化東、葉午莊,科技英才吳永和、張篤周,書畫名流鄧晶瑜、古緒華,詩壇高手俞乃蘊、劉表位,知名學者趙其鈞、何慶善,三山區第壹個獲博士學位的彭曉林,旅美博士胡國俊,國家體育運動健將查全玉,“壹門四才子”的陳忠實兄弟四博士、碩士,延安0中央管理局甲級模範工作者俞時模,全國勞模葛世玉、張子房、屠家祥,全軍自學成才“十大標兵”之壹、壹等軍功榮立者吳榮春等等,就是這樣壹些三山人,壹代壹代地傳承著文明,使三山人傑地靈,千古流芳。
三山區成立,給三山發展註入了強勁的動力。三山區人民緊緊把握國家實施中部崛起戰略和安徽省建設沿江經濟帶的重大機遇,積極實施工業強區、三產興區、城鄉統籌、東向發展戰略,不斷發揚“團結務實、開拓創新”的精神,努力把三山區建設成為融電力能源、現代制造、特色農業、綠色食品加工、物流和商貿服務業為壹體的城鄉協調、環境優美、社會和諧、獨具魅力的綠色新城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