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吉日网官网 - 傳統文化 - 美英兩國商定“先歐後亞”戰略,為何爭議不斷?

美英兩國商定“先歐後亞”戰略,為何爭議不斷?

1940年的歐洲、亞洲戰場上,德國和日本的對外擴張取得了豐碩戰果。在歐洲,德軍卷擊了整個西歐,僅剩英國在苦苦支撐;在亞洲,日軍占領法屬殖民地(今越南),完成對中國大後方的封鎖,意在盡快結束戰事,實施?南下?政策。

始終保持清醒頭腦的羅斯福,不僅認清了軸心國的險惡用心,而且希望美國?趁亂?走向國際舞臺的中央。然而,美國的孤立主義和《中立法案》,使其成為堅持抗爭的?孤家寡人?。但他始終不放棄美國參與國際事務的大好機會,積極準備參戰。

用行動表明美國的態度。

自德意日三國簽訂《同盟條約》,並在羅斯福多次爐邊談話的呼籲下,美國人似乎有所覺醒,不僅修改了《中立法案》,準許向交戰國出售武器,而且列出16億美元的國防開支計劃加強戰備。與此同時,羅斯福更是旗幟鮮明地反對軸心國。

首先,為了遏制日本在遠東的擴張,他壹面增加對華援助1億美元,並組織壹批退役飛行員到華,支持中國抗戰;壹面宣布《美日通商航海條約》到期不續約,禁止向日本出口石油、廢鋼鐵等戰略物資,以此表明美國反對侵略的態度。

其次,提出5年造艦計劃,擴大美國海軍規模,並在此基礎上壹分為二,成立大西洋艦隊和太平洋艦隊,分別指向歐洲和亞洲兩個戰場。盡管這些都還停留在紙面上,但其政治意義巨大,充分說明了美國未來定會從幕後走向前臺,直接參戰。

更重要的是,他以50艘老舊驅逐艦,換取英國8個海外基地99年的租期,既繞開《中立法案》支持英國抗戰,又將美軍海外勢力延伸2800多公裏,從態勢上對德國施壓。也就是從這時起,美國不中立了,最起碼標誌著美國已有限參戰了。

按照?先歐後亞?戰略的需要,美國決定在亞洲采取守勢,以外交和震懾等手段配合,在中國戰場上牽制更多的日軍。為此,他不僅命令美國海軍駐紮在離日本最近的夏威夷,而且有計劃地開始從日本撤僑,關閉美國開設的學校或公司。

這些動作,顯然是在表明美軍已經開始為?戰爭?做準備。實際上,羅斯福真正的目的還是給日本施加壹些壓力,希望對方能夠領會美國的態度,在沒有做好?南下?的準備前,不要輕舉妄動。說白了,就是擺出壹副要開戰的架勢,威懾對方。

美、英兩國緊密合作,商定?先歐後亞?戰略。

1940年底,大不連顛空戰取得了階段性勝利,英國度過了最困難的時期,這讓丘吉爾多少松了壹口氣,但德國對英倫三島的海上封鎖,依然讓抗戰存在許多不確定性。此時的英國,更需要美國的支持,雙方迫切在戰略上統壹認識、步調壹致。

第二年的新年伊始,美、英第壹次舉行參謀長聯合會議。雙方對歐洲作為主戰場,擊敗德國和意大利後,再對付日本不存在異議,但是否確定保證英國在遠東地區的利益?成為爭論的焦點。說白了,英國人不願放棄其新加坡、香港等殖民地。

也就是說,盡管雙方總體戰略目標壹致,但在戰略思想方面存在根本性的差異。壹是,作為老牌的海上軍事強國,英國在全世界擁有眾多的殖民地,依靠他們來維持島國的生計。也就是說,他們與美國聯手 對付德國的同時,也在意殖民地的安全。

這種島民心態,美國人不以為然。羅斯福倡導在世界範圍內建立新的秩序,不僅將軸心國蹂躪下的國家解放出來,而且支持各國擺脫殖民統治,成為壹個自由、民主的主權國家。換句話說,他們只想救英國人的命,不想保全其殖民地。

二是,英國的傳統戰略是?以海制路?,慣於打持久戰,不計較壹時的得失,並對美國人堅持?速戰速決?的做法表示異議,並以?老大?的身份對美國?指手畫腳?。英國人不自量力和目空壹切的態度,讓美國同僚們十分厭惡和抵觸。

更關鍵的壹點,憑借美軍當時的實力,不可能在兩個大洋上同時作戰,盡管美國海軍已壹分為二,成立太平洋艦隊和大西洋艦隊,但都只停留在紙面上,形成戰鬥力需要時間。再加上國內的孤立主義嚴重,美國不可能分兵去保護英國的利益。

經過多次會談,雙方確定了?歐洲為主戰場,維持英國在地中海的地位,在遠東保持防禦態勢?,這就是眾所周知的?先歐後亞?戰略。顯然,它更符合英國人的需要,也就從這時起,兩國常在具體目標上意見不壹致,吵架是經常的事。

參考文獻:《第二次世界大戰》,《太平洋戰爭》

//學習歷史,傳播文化正能量//未經授權,請勿轉載!

  • 上一篇:生物療法與傳統癌癥治療方法有什麽不同
  • 下一篇:虎門銷煙在哪
  • copyright 2024吉日网官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