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語》是儒家學說的代表之作,在中國歷史上有著舉足輕重的地位,而其中蘊含的職場哲理,在現代社會的職場上,同樣也有體現,而且會讓人獲益匪淺。這些老祖宗留下來的智慧,都是壹筆寶貴的財富,研究明白了,會受益無窮。在《論語》中,包含了職場人的“自謙、自律、自知”的智慧。
自謙。非敢後也,馬不進也。這是《論語·雍也》中的典故,翻譯過來是這樣的:其實不是我勇敢地留在後面,而是我的馬實在是跑不快啊。這是自謙和不貪功的壹種表現。故事發生在魯國。
魯國的將軍孟之反不誇耀自己,打仗的時候,軍隊潰退了,他走在最後面殿後,將要進城門的時候,他用鞭子打著馬說:“不是我敢於殿後,而是馬不肯快跑。”
不貪功不推過,這是職場中難得的優點,現在社會中更實用。在同事和朋友之間,善於和別人相處的人,會主動避免和同事發生矛盾,減少摩擦,是優秀員工的素質之壹。
用這種形式,不為自己表功,但是也不會讓自己的作用降低,就不會讓同事和朋友產生誤會。其實事事都擺在那裏,不會因為妳的自謙就會有損自己的功勞,實在是兩全其美的選擇。
自律。茍正其身矣,於從政乎何有?不能正其身,如正人何。出自《論語·子路》,翻譯過來是這樣的:如果自身公正,去從政當然是好的;如果連自身都不公正,怎麽去從政呢?所以說“欲正人,先正己”。
這是對管理者提出來的要求,正是現在國企中和體制內的管理者的作風要求。有壹句話是這樣說的:要求別人做到的,自己先做到;要求別人不要做的,自己首先不要去做。
壹個優秀的管理者,必須能夠自律,然後才能律人。壹個管理者不能夠以身作則,在行動匯總做出表率,就會讓員工不服。這樣的管理者,即使能力出眾,也不會得到員工的認可。
加入自己不能給員工做榜樣,身不正影子自然會歪,就沒有辦法去要求員工。如果能夠對自己嚴格自律,要求員工的時候就會理直氣壯。這樣的管理者,即使沒有出色的能力,也會得到員工的認同。
自知。暴虎馮河,死而無悔者,吾不與也。出自《論語·述而》,翻譯過來是這樣的:赤手空拳打虎,吃著雙腳過深河,這種至死不悔的人,我是不會和他在壹起的。
職場競爭雖然激烈,但是不能呈血氣之勇,要懂得把自己的能力、膽識和資源用在適當的地方,只有智慧的人才會能夠在激烈的競爭中脫穎而出,有勇無謀只能在南墻上撞得頭破血流。
在職場上打拼的人,有的會在機會出現的時候義無反顧,不了解自己有“幾把刷子”,沒有“金剛鉆”,偏偏喜歡攬“瓷器活”,不顧客觀實際的條件,可以表現自己,有時候會適得其反,得不償失。
與其在機會不是太好的時候,想成為焦點人物和事件的核心,不如收斂鋒芒,等待更好的機會。尤其是在遇到困難的時候,“暴虎”未必能夠成功,“馮河”未必能夠走到對岸。
結語真正優秀的職場人,都會明白自謙、自律、自知能夠為自己帶來的好處,會讓自己距離成功更近壹些。《論語》在兩千多年前,就已經告訴了我們這些哲理,能夠把《論語》中包含的職場這裏學懂弄通,並應用到實踐之中,會讓自己更加優秀。
《論語》能夠告訴我們很多有用的知識,應用到職場上會讓自己如魚得水,會增加助力。讓我們壹起,為了繼續在職場中揚帆遠航,把老祖宗留下的職場智慧,以及包含的職場規則,應用到實際工作之中,做壹個優秀的職場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