肚兜的藝術以刺繡為主,也有貼補花紋的。由於它包括縫、繡、剪裁、造型及色彩構成,所以肚兜屬於民間婦女藝術中的綜合表現部分 1.貼身遮護胸腹的布片。菱形,有的有袋,用以貯物。 明 劉若愚 《酌中誌·大內規制紀略》:“像金鑄者,曾經盜去 鎔使,惟像首屢銷不化。盜藏之肚兜,日夜隨身。”《恨海》第二回:“車夫壹面說著,放下了馬鞭子,把銀子放在肚兜裏。” 茅盾 《林家鋪子》四:“ 壽生 壹面說,壹面撩起衣服,從肚兜裏掏出壹個手巾包來遞給了 林先生 。”按,罩在衣外炊事用者,亦有此名, 滬 語名為“飯單”, 湖湘 間名曰“圍裙”。
2.舊時婦女或小兒用的抹胸。 清 吳珠泉 《續板橋雜記·雅遊》:“至於抹胸,俗稱肚兜,夏紗冬縐,貯以麝屑,緣以錦縑。”小兒用者,今仍常見,惟壹般無袋。 湖湘 間名“兜肚”,睡眠時以免風吹肚臍。於肚兜,說來話長,其來源可追溯到天地混沌初開之時。女媧和伏羲兄妹二人在漫天洪水以後通婚,生兒育女,創造了人類最初的服飾——肚兜,目的是用來遮掩人體之羞。
根據中國歷史記載,它的起源最由可追溯至公元前818年,《左傳》“陳靈公與孔寧儀行父通於夏姖,皆衷其衵服,以戲於朝。”這裏所說的衵服就是近身衣,也可能是後來的肚兜。先秦稱“膺”,漢謂之“抱腹”,流行於魏晉南北朝。亦有壹說肚兜是楊貴妃為遮掩她和安祿山私通的痕跡而發明的。民間亦有壹說肚兜起於漢時,獨身女子因怕被粗魯漢子欺負,所以用布纏胸,再以帶子系至背後,稱之為“縛胸”。漢代 漢劉熙《釋名.釋衣服》曰:抱腹,上下有帶,抱裹其腹,上無襠者也。徐珂《清稗類鈔》服飾類曰:肚兜,夏紗冬縐,貯以麝屑,緣以錦縑。清曹庭棟《養生隨筆》卷壹載:腹為五臟之總,故腹本喜暖,老人下元虛弱,更宜加意暖之。辦兜肚,將蘄艾捶軟鋪勻,蒙以絲綿,細針密行,勿令散亂成塊,夜臥必需,居常亦不可輕脫。又有以姜桂及麝諸藥裝主,可治腹作冷痛。 明代之後 明代之後,婦女已普遍有使用肚兜的習慣,當時叫“兜子”,俗稱抹胸。是用交料兩塊,斜裁,上尖下平而成。清代的抹胸有兩種款式,壹種是短小貼身的,縛於胸腹之間,俗稱“肚兜”。另壹種是束於腰腹之間的,稱為“抹胸肚”。《清稗類鈔》記載:“抹胸,胸間小衣也,壹名抹腹,又名抹肚;以方尺之布為之,緊束前胸,以防風寒內侵者,俗稱兜肚。男女皆有之”。 清代 清代內衣稱“肚兜”,壹般做成菱形。上有帶,穿時套在頸間,腰部另有兩條帶子束在背後,下面呈倒三角形,遮過肚臍,達到小腹。材質以棉、絲綢居多。系束 用的帶子並不局限於繩,富貴之家多用金鏈,中等之家多用銀鏈、銅鏈,小家碧玉則用紅色絲絹。“肚兜”上有各類精美的刺繡。紅色為“肚兜”常見的顏色。由此可見兜肚到了清朝,不光是防風侵體,更兼有藥療及香囊的功用了。
《紅樓夢》第三十六回寫寶釵來至寶玉房中,看見襲人在做針線,原來是白綾紅裏的兜肚,上面紮著鴛鴦戲蓮的花樣,紅蓮綠葉,五色鴛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