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所以謂這些史書為壹般史料,無非是相對於前面的基本史料。因為這些書涉及壹些具體方面,所以若是想要知道某壹方面的史實,這些書就會成為基本史料。比如說這些史料中包括文集和筆記(當時壹些文人臣子的私人著作,或記錄當時的壹些人和事,或記錄自己的親身經歷還與壹些稀奇古怪的掌故傳說等)。為大家所津津樂道的《東京夢華錄》、《夢梁錄》、《武林舊事》等便是此類史料中的城市及商業類書。
壹般史料
壹、各類史書
《四庫提要》除把“欽定”的二十四史列為“正史”之外,在史部中又分了“別史”、“雜史”、“載記”等類,下面按各類史書的體裁和內容,分為三門。
1、編年。 自從司馬光的《資治通鑒》以後,編年體史書在宋代大為盛行,除《長編》和《系年要錄》外,尚有多種。如果將其連貫起來,從北宋初到南宋末三百二十年,都有編年記載。
《皇朝編年綱目備要》(壹作《宋九朝編年備要》)30卷,陳均撰,約成書於宋理宗紹定年間(1228—1233)內容包括整個北宋。它雖是主要根據《長編》刪節而成,但也參考了日歷、實錄和其他史籍,而且《長編》徽宗、欽宗部分又已失傳,所以仍有參考價值。本書由日本靜嘉堂文庫影印本。
《皇宋十朝綱要》25卷李撰。包括北宋九朝及南宋高宗朝事跡。作者為李燾的兒子,本書可與《長編》與《系年要錄》相參證。有《六經堪叢書》本。
《太宗實錄》殘本20卷,錢若水等撰。這是宋代實錄唯壹保存下來的部分,從中可以看到當時實錄的格式。原書80卷,現存二十六至三十五、四十壹至四十五、七十六至八十卷。有《四部叢刊》本。
《靖康要錄》16卷,作者佚名。按日記載欽宗為皇太子時及靖康年間事。有《十萬卷樓叢書》本。
《中興小記》40卷,熊克撰。約作於孝宗時。記高宗壹朝事跡。有廣雅書局刊本。
《中興兩朝聖政》(壹作《皇宋中興兩朝聖政》)64卷,作者佚名。為南宋高宗、孝宗兩朝編年史。原書第三十至四十五卷已佚。有《宛委別藏》本。
《續宋編年資治通鑒》(壹作《續宋中興編年資治通鑒》)15卷,劉時舉撰,約作於宋理宗時。本書記南宋高宗至寧宗四朝事跡。有東方學會印本。
《兩朝綱目備要》16卷,作者佚名。記南宋光宗、寧宗兩朝事。有《四庫珍本叢書》本。
《宋季三朝政要》6卷,作者佚名。前五卷記載南宋末年理宗、度宗、瀛國公三朝事,附錄壹卷記帝罡、帝昺事。有《粵雅堂叢書》等本。
2、紀傳與傳記。 宋代有按照正史題材編寫的紀傳體史書,也有為某壹個人、同壹地區的人、同類性質的人立的傳記,其實這只是範圍大小的不同。為了敘述方便,這裏放在壹起介紹。
《東都事略》130卷,王偁撰。是紀述北宋歷史的紀傳體史書,分本紀、世家(皇後及皇子的傳記)、列傳和附錄(金、西夏等傳)四部分。洪邁認為它“信而有證,可以據依”,在修神、哲、徽、欽《四朝國史》時曾經參考。有清眉山程氏刊本。
《隆平集》20卷,托名曾鞏撰。紀述北宋太祖至英宗五朝史實。有七業堂刊本。
《金陀粹編》28卷,續編30卷,嶽珂撰。這是作者為他祖父嶽飛辨冤而作。包含了嶽飛傳記的豐富材料。有光緒九年浙江書局刊本。
《伊雒淵源錄》14卷,朱熹撰。記載了周敦頤、程顥、程頤及他們的友人、弟子的言行。是研究宋代理學的重要史料。
《五朝名臣言行錄》10卷,《三朝名臣言行錄》14卷,朱熹編。收集了太祖至徽宗朝所謂“名臣”的言行。有《四部叢書》本。
《名臣碑傳琬琰集》107卷,杜大珪編。編集了宋孝宗以前諸“名臣”的神道碑、墓誌銘、行狀、別傳及實錄的本傳等。後來燕京大學引得編纂處將集中見於其他書籍的部分刪去,編為《琬琰集刪存》三卷,由哈佛燕京學社排印出版。
《京口耆舊傳》九卷,編者佚名。是京口(今江蘇鎮江)地區宋初至理宗端平、嘉熙年間人物傳記集。
《昭忠錄》壹卷,作者佚名。為理宗紹定定四年(1231)至宋亡期間南宋抗元死難者壹百三十余人的傳記集。
《敬鄉錄》十四卷,元吳師道編。收集了南朝梁至宋末金華地區人物的史料。每人有壹小傳,附錄其所著詩文。
3、政書。 《宋大詔令集》240卷,現存196卷,編者佚名。本集收錄了北宋太祖建隆至徽宗宣和年間詔書三千八百余篇,分類排列。有中華書局1962年排印本。
吐槽此書甚萌,其中有很多冊封嬪妃的詔令,部分是皇帝親打草稿的,部分冊文中提到了具體事跡,既有趣又有研究價值。
《宋朝事實》20卷,李攸撰。分門記述北宋時事。有中華書局1955年排印本。
吐槽這本書果然如同其名,內容簡練清晰,單純的事實啊事實!想多看壹點修辭都沒有,簡明扼要到沒有任何想象空間的……事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