舞蹈是時空表現藝術和動態造型藝術,它以藝術化的人體動作,即通過人體富有協調性、韻律感、審美化的動作、姿勢、造型、動作組合和動作過程來表達內心情感,是人類審美意識和情感表達在人體動態形式中的對象化,是舞蹈藝術勞動的具體成果。
動作是舞蹈藝術最基本的語言。在舞蹈藝象的特定情境中,構成動作的姿態、節奏、速度、空間走向、動作力度與情感強度的統壹所體現的情感傾向,以及動作在運動中的“力效”,在音樂、舞美等多種手段的配合下,可以表現不同的情感,塑造不同的人物性格和形象,展示無數復雜的心境和情感沖突,使舞蹈藝術在連綿不斷的起伏跌宕中展示內容,表現人物情感,創造各具特色、生動鮮明的舞蹈藝象,具有造型美、流動美、情感美的巨大欣賞價值。
舞蹈表演要求以簡代繁,以少總多,講究生動傳神,即強調通過外在形象的塑造傳達出內在的神韻,抒發主體的胸臆情懷。從整體追求上看,含蓄蘊藉,追求神似,註重當眾展現人物的靈魂和情感,註重整體效果的傳神寫意。虛擬的動作表演重在動作的高度美化和感情的充分抒發,創造出劇情需要的舞臺環境和氛圍,使舞蹈表演更加自由,拓寬表現生活的領域,超越有限的“實境”,營構無限的“虛境”,創造出壹種超脫、空靈、古樸、高雅的審美境界。表現手法的突出特點是誇張、變形,追求超乎常形之上的藝術真實,旨在調動觀眾的想象,***同完成審美意象的創造,因而具有獨特的藝術魅力。
舞蹈藝象通過舞蹈語言和整體的舞蹈形象,來顯現出壹種內在的生氣、情感、靈魂、風骨和精神,而這就是我們所說的藝術作品的意蘊。優秀的審美藝象應當具有比藝術形象本身更加深廣雋永的內涵,這種內涵蘊藏在藝術形象內,只有憑借欣賞者的細心體察、玩味、感悟、領會,才能真正認識和理解。藝術意蘊是優秀舞蹈藝象通過生動感人的藝術形象,傳達出的深刻的人生哲理或思想內涵。壹般來講,藝術意蘊還不完全是由舞蹈形象體現出來的主題思想,它是比主題思想更加形而上的東西,是壹種只可意會不可言傳的超越言象之外、自然含蓄、天機妙悟、悠然神會、綿綿不盡、余味無窮的哲理和詩情,它也是優秀舞蹈藝象具有不朽藝術魅力的根本原因。
意境,主要是指抒情性舞蹈藝象中呈現的那種情景交融、虛實相生的形象系統及其所誘發和開拓的審美想象空間。意境分虛實,虛實相生是意境創造的結構特征。實境是指生動、逼真表現出來的景、形、境,即“如在目前”的“象”。虛境是指由實境引發的想象的空間,它壹方面是原有形象在聯想中的延伸和擴大的“象外之象”;另壹方面是伴隨著由具象引發的想象而產生的對情、神、意的體味和感悟的“象外之旨”,其意蘊虛涵,具有暗示性,只能領悟,不能直陳。虛境是實境的升華,它體現著實境創造的意向和目的,體現著整個意境的藝術品位和審美效果,居於靈魂和統帥的地位,“無形君有形”。但再好的虛境也必須落實到實境的具體表現上,“真境逼而神境生”,“有形發未形”,虛境要通過實境來創造。就意境創造的表現特征看,意境創造又是情、景結合的藝術,“景無情不發,情無景不生”,“情與景會,景與情合”,意境是在景中藏情、情中見景和情景交融中創造的。借用王夫之的話說:“情、景名為二,而實不可離。神於詩者,妙合無垠。巧者則有情中景,景中情。”舞蹈藝術也是如此。韻味無窮,則是意境的審美特征。“韻味”,是指意境中所蘊含的那種咀嚼不盡的雋永的意蘊和綜合美感效應。意境是創作主體和欣賞主體***同創造的多層次、整體的、動態的、空間的意象,是作者得於心、觀者會於意的產物。藝術主體的創造是意境創造的基礎和前提,欣賞主體在接受中的再創造,是意境創造的復現、衍生和深化。意境的整體性象征具有朦朧性、模糊性。創作主體的個性、創作的時代性與欣賞主體的個性、欣賞的時代性之間的差異,形成同壹藝術意境在創造和再創造的時代、歷史背景中的意蘊的變異性。同壹藝術意境可以生發出多種不同的闡釋,從而構成意境的多義性。意境美的創造是有抱負的舞蹈藝術勞動者刻意的審美追求。
應當指出,舞蹈藝象的三個層次的美具有相對獨立的意義,每壹個層次都有著自身的審美價值。在舞蹈藝象的層次構成中,任何壹個藝象都必須具有藝術語言和藝術形象這兩個層次。意蘊,不是每個藝象都有。有,也不是每個欣賞者都能體悟到。能體悟到的,也有深度和廣度上的差別。有的舞蹈藝象,或者有獨具特色的藝術語言,或者有生動感人的藝術形象,或者有發人深思的藝術意蘊。但是,真正優秀的舞蹈藝象,必須是用生動傳神的舞蹈語言、塑造出內蘊著雋永深邃意蘊的栩栩如生的舞蹈形象的結構有序、有機融合成的壹個完美整體。從某種意義上說,這樣的舞蹈藝象才能傳世不朽。
舞蹈藝象不僅講究動作、結構安排的對稱、均衡,而且註重場面的豐富變化與和諧統壹。還要借助服飾、道具、燈光和象征性的舞美設計,特別是音樂的烘托和渲染,形成多層次的美感效應,產生震撼人心的巨大感染力,綜合體現多方面的舞蹈美。
欣賞者通過對多方面舞蹈美的反復品味,會不斷積累審美經驗,增強對舞蹈美的欣賞能力。對舞蹈藝象傳達美的方式和技巧認識得愈深,理解力愈強,就愈能接受美的信息並不斷強化審美感受,深化自美體驗,內化和提高自身的審美素質,進而升華成對美好人生境界的自覺追求,逐漸養成昂揚向上的精神風貌,開朗、大方、文明、健康的操行儀態,健康、健美的體魄和自由、和諧、完整的人格。
開放時代的舞蹈多樣化
1.舞蹈藝術的多元化、多樣化發展,成為80年代的主流首先,舞蹈創作題材多樣化了。附屬於極左政治的單壹創作模式被擯棄之後,舞蹈編導們極大地擴展了自己的藝術視野,舞蹈題討,促進了舞蹈觀念的更新。在此基礎上,舞蹈編導的主體創作意識前所未有地得到伸張和強化。舞蹈被簡單地作為宣傳路線政策的做法得到糾正,追求藝術表現力和深入刻劃人物內心世界的作品得到弘揚。
2.傳統舞蹈語言的解構與新舞蹈語言的建構由於中國是個舞蹈傳統非常深厚的國家,因此,當新時代需要新的舞蹈語言體系時,怎樣改造原有的語言問題就顯得特別突出。壹方面,濃郁的風格性舞蹈語言給作品帶來絢麗的色彩和很強的異域風情,仍舊是中國民族舞蹈的精華所在。另壹方面,鮮明的舞蹈人物個性也很容易消失在強大的風格魅力之中。所以,20世紀晚期中國舞蹈轉變之風的壹個極為重要的表現,就是民族舞蹈創作的編導們已經把舞蹈作品中的人物形象或其他類的象征性形象的塑造當作頭等大事。首當其沖的變化,自然發生在舞蹈語言的領地裏。
超越簡單的舞蹈動作的模仿或是風格性的展覽,讓舞蹈結合起心靈的真實呼喚,這就是當代中國舞蹈創作的最重要的大趨勢。
傳統舞蹈語言的變革,是從1980年開始的。
第壹屆全國舞蹈比賽開始時,由著名舞蹈家賈作光創作、劉文剛表演的男子獨舞《海浪》,在比賽中只得了創作三等獎。但是,這個作品在十五年裏常演不衰,不但成為各個舞蹈團體的保留節目,而且還被作為"中國舞桃李杯比賽"的法定劇目。
該作品以演員表演動作的雙重性、作品形象的雙重性而著名。開始時演員的臂膀模仿海燕的翅膀,像是低掠過大海的浪峰。俄傾,同壹臂膀的海燕形象又在模仿翻卷的、滾動的、柔軟的浪花。"海燕"的雙臂壹忽兒柔若春柳,壹忽兒又棱角分明;"海浪"的身軀時而沖天而起,時而落地有聲。他把蒙族民間舞蹈的手臂動作加以改造和變化,創造出海燕動作的獨特形態。特別是動作中的"閃勢",撲簌迷離,奧妙無窮。賈作光還借鑒音樂創作中的"復調"手法,將海燕與海浪交替地展現在舞臺上,他在作品裏創造性地采用了"連續前橋軟翻"、"頭肩著地後搶臉"等技巧動作,把高難度技巧和舞蹈形象的深刻內涵有機地化在了壹起。在《海浪》裏,人們已經看不到歸屬性很強的舞蹈動作了,即已經看不到屬於特定民族或是特定舞種的動作了。人們能夠感受到的,就是新的舞蹈語匯所特有的新鮮感和沖擊力。
舞蹈語言的革新成為時代風氣。從《絲路花雨》中的"S"型體態以及《文成公主》中藏族舞蹈與漢族戲曲舞蹈風格的結合起,就已經開了新壹類動作風氣之先。《刑場上的婚禮》、《黃河》等作品融合了多種民間舞素材,不再做純粹風格化動作的展覽,而是以舞蹈形象的創造為藝術的最高任務。
由蔣華喧編導的《在希望的田野上》,將多種漢族民間舞蹈的傳統動作切分、打碎、割裂,然後根據藝術表現的需要而自由地組合起來,完成"希望"之"田野"的形象。這壹70年代末出現的作品,在當時引起了很大爭議。簡單地說,焦點就是傳統舞蹈語言的風格性是否可以被打破,原有的語言體系是否可以被"解構"。
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壹標準。上述作品的藝術實踐,向人們證實了舞蹈語言可以而且完全應該根據編導的需要而被分解使用。
但是,"解構"尚不是藝術創作的唯壹目的。舞蹈語言終究是支撐作品的主幹。打碎了舊有的藝術表現方式,最終目的還在於創造新的。壹些作品在這方面做得富有成效。
《割不斷的琴弦》是根據"文化大革命"結束時披露出來的女英雄張誌新的事跡創作而成。作品雖然立意塑造反"四人幫"的英雄,但卻沒有簡單地、膚淺地照搬生活實際,而是從烈士女兒的深切思念入手,讓作品的結構環繞人的幻覺心理展開,描述了烈士慘遭毒打、被割斷喉管而仍堅信真理、英勇不屈的俠膽人格。為了符合人物的心理實際,舞蹈從戲曲、武術、體操等藝術邊緣形態中借鑒了許多動作方法,並大膽地吸取了西方現代舞蹈的表現手段,運用了壹些地面動作,翻滾、抖動、伸展、蜷縮……作品壹經演出,反響極為熱烈,但對作品敢於突破傳統創作模式並借用西方現代舞蹈的地面動作則褒貶不壹。
《再見吧媽媽》把西方意識流手法第壹次運用到小型舞蹈作品中,給人以耳目壹新之感。其中根據特定人物性格而創建的舞蹈語言,如兒子對媽媽的"耳語",既有生活,又有舞蹈美感。
獨舞《殘春》也是這壹語言建構的帶有突破性的作品。
《殘春》在壹聲沈重的鑼響裏拉開大幕。從黑暗的深處,高踏步走來壹個男子。當遠處傳來回想青春的歌唱時,他壹下子撲倒在地,青春永遠流失而去的痛苦和難以自制的遺憾,猛地翻滾在心間。他伸出自己的手,像是要抓住飛走的時光,但是,青春永不回頭……
《殘春》的舞蹈語言已經不再是原有風格化的體系,它在保持某種精神聯系的同時,大膽地重新組合了那些動作。
《殘春》是如此地動人,是如此地光彩,它深深觸動了每壹顆經歷滄桑的心。它的演出,不僅使朝鮮族的人們落淚,還使得許多普通觀眾愛上了舞蹈。因為它講述的絕不只僅僅是鮮族人的情感故事,它更引起了眾多人心靈的震撼。從此,人們明白,壹個短小的舞蹈作品,是可以有巨大感染力的,舞蹈動作的民族風格是可以加以大膽變革的。
50年代裏就參與創作《魚美人》的房進激,和他的同樣富有創造靈感的夫人黃少淑,在《小溪、江河、大海》裏運用中國古典舞中最動人的韻律,在水與人的交替形象裏,追尋到了最妙的意境。
範東凱、張建民創作的大型群舞《長城》,同樣運用古典舞的身韻動律,卻將圓、擰、傾、閃、轉、沖、靠等壹系列動律打破重組,在多重的空間裏,把長城的建築和中國歷史的鑄造結合在數層形象中,凝重而古樸。與此形成強烈對比的是另壹個大型群舞《黃河》。張羽軍和張建民的合作,令參加表演的演員們激動,因為,舞蹈動作的沖擊力,在作品中終於化作了民族感情的沖蕩之力,化作了民族人物的內心呼喊。
20世紀的最後20年,隨著舞蹈藝術在社會上獨立地位的加強以及各種體制的大改革,舞蹈機構也處於改組和變動狀態。中國舞協的領導作用幾沈幾起,各地方舞蹈協會的獨立性大大加強。北京舞蹈學院建成了整個亞太地區最大的舞蹈教學建築群體,而以著名舞蹈家名義開辦的各類舞蹈學校如雨後春筍,反映出經濟起飛後社會對於舞蹈演藝人才的巨大需求,也預示著舞蹈事業在未來的進壹步繁榮。
舞蹈因科技更富有魅力---數字舞蹈初探詳細內容
《樂記》有雲:詩,言其誌也;歌,詠其聲也;舞,動其容也。自古也就有國家、社稷,以舞見興衰的說法,可見舞蹈與人們的生活是息息相關的。古人在勞動中創造舞蹈,在舞蹈不斷進步和發展。從某個意義上講,舞蹈發展史也就是人類的發展史!
與時俱進的舞蹈藝術發展到今天,經歷了無數次的變革,新中國建立後,中國的舞蹈發展更是發生了日新月異的變換。隨著舞蹈工作者的努力,許多新的優秀作品不斷湧現,但仍舊無法滿足時代發展的要求,這時候就出現了和新時代緊密結合的新的形式的舞蹈藝術,數字舞蹈就是其中的壹種。
壹、何為舞蹈的數字化
開始提出“數字舞蹈”定義時,很多人是不理解的。舞蹈還能數字化?數字化後還能叫舞蹈?舞蹈為什麽要數字化?
其實“數字舞蹈”是壹個廣泛的定義,它應該包括的是舞蹈通過數字化途徑的傳播及舞蹈的數字化創作。
我們先對舞蹈傳播途徑進行大的分類,即傳統傳播方法和數字化傳播。傳統的包括院校教育、開設培訓班、舉辦舞蹈比賽、發行影音資料及發行書面資料等,數字化傳播包括網站架設、舞蹈下載、網絡論壇、利用數字技術制作舞蹈並傳播等。
傳統的傳播壹般以教育為主,特別是課堂教育。這是舞蹈教學中的重點,無可否認的是,舞蹈必須是以課堂教育為主,因為課堂教育的直接作用對於舞蹈學員的水平提高是最簡單和有效的。
現在具備條件的各大院校或藝術團體均架設有自己的網站,第壹時間發布關於自己的信息,並進行舞蹈藝術的跨地區交流。舞蹈是視覺的藝術,影音資料絕對是舞蹈傳播的重點,現在的網絡傳播主要是傳播劇照欣賞和影音資料的欣賞。壹般壹個舞蹈劇目通過壓縮處理後的文件大小需要幾十分鐘時間才能完成網絡傳遞。社會在發展,技術在不斷進步,這個時候需要有更好的文件格式、更好的技術來提高網絡傳遞的時間,所以,有人開始利用現有的技術條件制作新的舞蹈影音資料。最原始的應該是動畫格式的舞蹈,它們是通過簡單的動畫制作技術,基本上靠手工繪畫來完成,隨著音樂制作和剪輯技術水平的提高及舞蹈工作者水平的提高,就出現了專門的舞蹈音樂剪輯隊伍,舞蹈音樂制作的最具有代表性的就是MIDI制作,這也是目前最通用的方法。隨著舞蹈工作者、愛好者中上網人群的增加以及電腦技術水平的提高,他們不在滿足於欣賞那種只有畫面沒有聲音的動畫形式的舞蹈,漸漸地就有了其他形式的舞蹈影音資料被制作並在各網站各大論壇間傳播,這是壹個非常好的現象,它的出現讓更多的人體會到舞蹈的精彩魅力,有利於提高全民的舞蹈藝術鑒賞水平,並讓更多的人來關心和支持舞蹈事業的發展。
《東北人都是活雷峰》的走紅標誌著FLASH時代的來臨,此後開始出現大量的原始原始形態的數字舞蹈,它們或是舞蹈片段,或是音樂片段,但都具備了舞蹈的中的舞臺、演員、舞美等,並非常強調視覺沖擊。這個時候,數字舞蹈制作開始出現。
使用純粹的數字技術制作,離開了傳統的手段和基本條件(演員、燈光、舞臺等)而制作出來的可欣賞的舞蹈影音資料,我們給它定義為:數字舞蹈。
數字舞蹈的第壹步是舞蹈作品制作和傳播,第二步是舞蹈DIY,第三步該是舞蹈編排軟件才對。
那麽究竟什麽是數字舞蹈的定義?有過音樂剪輯經驗的同誌就比較好理解這個定義。
其實音樂剪輯就是數字舞蹈的壹個小部分。剪輯音樂壹般使用的軟件是COOLEDIT。音樂剪輯(還有MIDI)就是數字處理音樂,普通的音樂只能精確到秒就很好了,數字音樂可以精確到千份之壹秒。而且還可以對聲音進行特殊處理,去除背景噪音等,壹句話就是只有想不到沒有做不到。音樂處理的功能就是這樣的定義。我們對於完全使用電腦處理的音樂壹般稱為數字音樂,也叫數字化處理音樂。
數字舞蹈的原理也是這樣。它的最終目的讓壹個舞蹈編導或舞蹈愛好者離開舞臺,把心中設想的舞蹈表演變為虛擬的舞蹈現實,甚至是把舞臺效果等壹切想得到的全部表現在電腦上成為虛擬演示。所以準確地說,數字舞蹈就是虛擬舞蹈演示,是利用電腦技術模擬舞蹈效果(包括音樂、舞臺、燈光等)。
數字舞蹈的第二步就是舞蹈DIY,這點目前很多人恐怕還無法理解。其實大家的不理解主要是由於我們國家的網絡和電腦還沒有普及到壹定程度的緣故,甚至我們當中大部分人都沒有去剪輯音樂的經歷,更別說自己動手用電腦剪輯處理音樂來演出。而數字舞蹈是音樂剪輯的上壹層次,可以說,只有很熟悉音樂剪輯的人才能很好地理解數字舞蹈這壹概念。舞蹈DIY就是動作自由組合,也就是把需要的動作與音樂相配,產生自己需要的舞蹈。這壹技術特點就是開始積累大量的基礎動作並完成簡單的舞蹈編排工作,減輕舞蹈編導工作和創作的工作量。
數字舞蹈的最高目標就是舞蹈編排軟件,這個目標只有實現了上面兩步,才具備技術基礎和軟件制作需要的條件。
二、數字舞蹈的具體表現及作品
1、網站建設是舞蹈數字化的重要部分和首要條件
北京舞蹈學院是全國舞蹈藝術類的馬首,目前北京舞院新的網站建設已經完成並投入使用,院校中,廣東舞蹈學校、廈門演藝職業學院等也都成立了網站。中央芭蕾舞團等專業團體也有自己的網站,民間團體中最具有專業水平的的該數成立於2000年的“舞影2000”
3、其他的數字舞蹈
現在有部分院校進行視頻教學的試驗,即通過攝像頭將影象利用網絡傳輸完成異地教學,這是壹種新式的舞蹈教學方法,但目前壹般用與理論方面的教學,因為基訓課、排練課的視頻教學還缺少教與學之間互動。正是因為這種形式的出現,在不少的舞蹈論壇中有人發出了“能開壹個網上舞蹈班嗎?”的帖子。
在不少FLANSH網站中,也存在有大量的數字舞蹈含量較高的FLANSH作品,如秋言的《飛》、RUYU的《雨絲》等都是網絡上比較有名的帶舞蹈動作的FLANSH作品。還有很多以其他形式存在或正在發展的數字舞蹈我們無法壹壹列出。
三、舞蹈數字化的意義
我們國家現有6000萬的上網人群,而且基本上集中在青少年。青少年正是我們舞蹈教育的重點對象,可以說關系到將來舞蹈的興衰,他們通過網絡更容易接受的相關的知識教育,這些知識可能正是課堂上缺少的 甚至是課堂上所學不到的。所以網站架設及通過網絡傳播舞蹈的重要意義是不容否定的。
另壹方面,現在世界上有大量的中國舞蹈愛好者,眾所周知的是在國外很難購買到中國舞的影音資料及教材,甚至沒有舞蹈教師,這個時候傳統的舞蹈傳播局限性就顯現出來了。網絡的傳播恰好可以克服這壹弊端,通過網絡資源,所有的舞蹈愛好者就沒有地域限制,沒有國界限制,可以自由進行傳播。這壹傳播內容包括舞蹈圖片的欣賞、舞蹈錄象的欣賞及舞蹈音樂的交流。通過網絡,壹個完整舞蹈劇目只需要幾分鐘就可以完成不限地點的交流。對於資金的節約是無須多解釋的,而對於新作品第壹時間的交流,其意義就更為重大。
再來假設壹下,壹個舞蹈作品從編排到最後成為作品,需要投入大量的精力財力物力,同樣地使用FLANSH制作壹個數字舞蹈,只需要舞蹈編導在電腦前工作就完成整體的作品,並能清楚看到作品的最後效果,還能隨時修正作品中的不足。壹方面是創作速度及作品水平的提高,另壹方面就是成本的大大降低。
同時,隨著網絡的普及和舞蹈愛好者上網人群的增加,相關的產業也被帶動起來,如電子商務、收費的舞蹈下載等。
隨著數字技術水平的在不斷提高,舞蹈不再單單只是表演和技巧的簡單概念,新的時代賦予舞蹈更多新的內容。舞蹈藝術需要有新的發展,有待於新壹代舞者的努力。新壹代舞者應該是繼承傳統的舞蹈內容、發展新的舞蹈。但願數字舞蹈有更廣闊的發展空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