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吉日网官网 - 傳統文化 - 花燈戲的分類

花燈戲的分類

花燈戲由民間歌舞花燈、茶燈、地花鼓和“調子”發展而成。主要包括湘西花燈戲、以平江花燈戲為代表的湘北花燈戲和以嘉禾花燈戲為代表的湘南花燈戲。 流行於湘西。民間習慣稱為麻陽花燈、桑植花燈、保靖花燈等,都是同陽戲、儺戲相結合發展成的花燈戲。 湘西花燈戲前身花燈,因脫胎於燈節賽會而得名。吉首叫“調花燈”,桑植叫“打花燈”,永順叫“地花燈”等。

花燈在形成了載歌載舞的形式以後,藝人們經過多年實踐,將生活中的各種動作和民間武術加以藝術加工,創造和發展了風格不同的文、武花燈。文花燈秀麗灑脫,武花燈健美剛勁。

湘西花燈戲初步形成,並首先出現在今鳳凰、麻陽壹帶,是在清鹹豐、同治年間。 當時,陽戲、儺堂戲、辰河高腔、常德漢班已在湘西的壹些地方演出,給花燈壹定的影響,於是以歌舞演唱為主的花燈在內容上有了新的發展,即將民間故事和其它劇種的劇目改編為花燈戲演唱,如《香蓮闖宮》、《山伯訪友》等。湘西花燈戲的唱腔曲調,多源於民歌、小調。對子花燈和花燈小戲的唱腔多半套用燈調,曲調保持民歌的結構特點,戲曲化程度不同。由於題材的不斷擴大,行當增多,唱腔曲調則廣采博納,融陽戲、儺戲、曲藝、高腔以及其他戲劇劇種曲牌於壹爐而綜合發展。 也就是湘南花燈戲,流行於舂陵河兩岸。 桂陽叫“對子調”,郴縣稱“地花鼓”,嘉禾叫“花燈”。 嘉禾花燈戲的劇目有100多個,其中有輕松活潑的農村生活小戲,如《看花》、《打鳥》等,更多的則是反映家庭生活和民間故事的整本戲,如《苦茶記》、《金釧會》、《打鐵》、《劉海戲蟾》等等。

雲南花燈戲源於民間花燈歌舞,是清末民初形成流行於雲南的地方戲曲。在流行過程中因受各地語音、民歌小曲影響而形成不同演唱和表演風格。雲南花燈戲有昆明花燈戲、玉溪花燈戲和姚安花燈戲三大支系,其中昆明花燈保留明清小曲及明清劇目最多,伴奏樂器以胡琴為主;姚安花燈民歌色彩濃重,主要用笛子、梆子伴奏;玉溪花燈革新最早,所以被稱為“新燈”,其劇目及演出形式受滇劇的影響較大。 最初演出的是歌舞成分很重的花燈小戲,後受滇戲等大戲影響,花燈戲藝人在改進情節比較曲折復雜的劇目時,也吸收相關曲調加以變化、拓展和翻新,創立了花燈戲新調。新編的燈調采用曲調連接的編曲方式,具有板腔音樂的某些特點,適合演出傳統大戲。除此以外,雲南花燈戲的曲調還有各種民歌小調,在整個劇種中占有重要地位。花燈戲演出很註重舞蹈,雲南花燈舞蹈的基本特征是“崴”,民間有“無崴不成燈”的說法。“崴步”都有手部動作配合,手中的道具和扇子的“手中花”及“扇花”的種種變化是其具體表現。花燈戲中的歌舞有利於烘托情節和豐富人物性格。

雲南花燈戲最繁榮的時期是20世紀50年代至60年代,此時不僅湧現了史寶鳳、熊介臣、袁留安等壹批著名花燈戲演員,還出現了《探幹妹》、《鬧渡》、《劉成看菜》、《三訪親》等享譽雲南戲曲舞臺的劇目。熊介臣是最早把農村曬場演出的“簸箕燈”搬上舞臺的前輩藝人之壹,他擅演小生,以演《山伯訪友》中的梁山伯、《白蛇傳》中的許仙聞名,表演具有濃郁的雲南玉溪鄉土風味。

貴州花燈戲主要流行於獨山、遵義、畢節、安順、銅仁等地,各地有不同的稱謂。黔北、黔西壹帶叫燈夾戲,獨山壹帶叫臺燈,思南、印江等地叫高臺戲或花燈戲。 大致起源於唐宋之間,風行於明代、清代,許家壩、文家店、大河壩、大壩場、塘頭等花燈盛行。

思南土家花燈不僅歷史源遠流長,而且表演形式多種多樣,最初是二人轉,其中《門鬥轉》、《鷹展翅》、《邊魚戲水》、《膝上栽花》和《蘇秦負劍》等舞蹈動作很有代表性,連歌帶舞,十分動人。明末清初發展到了三人出場,或壹男二女,叫雙鳳朝陽,或二男壹女叫雙獅戲球。也有的地方二男兩女叫雙花燈。旦角又叫幺妹,男扮女裝,紮假發辮,包頭巾,著花裙,右手執綢邊花折扇,左手執彩巾。醜角又叫幹哥,反穿皮襖,紮腰帶,瓜皮帽子頭上戴,右手執大蒲扇。幹哥圍繞幺妹轉,相互旋轉唱跳,幹哥舞蹈動作豐富多彩,幽默可笑。

思南土家花燈到清朝末年,因受外來戲劇文化的影響,已發展成為花燈戲--高臺戲,這是花燈史上的壹個大的飛躍。清道光年間,思南土家花燈由原來在室內演出變為院壩搭矮臺演出,土家人稱之為矮臺戲。清光緒18年,思南人羅芳林從雲南還鄉,在家鄉羅家壩搭了壹正規的舞臺,把土家矮臺戲搬上了高臺演出。高臺戲由此而得名。形成具有濃郁民族特色的高臺戲,立即聲震全縣,甚至越過縣界,民間不管紅白喜事,過年過節,都爭相邀請戲班出戲。

新中國成立後,思南土家花燈得到長足發展,1956年,縣人民政府組織花燈會演;1958年,在充實,擴大的基礎上建成了花燈劇團。思南土家唱燈從來沒有女人參加。1956年,全縣花燈會演,要求婦女演旦角,土家老藝人田應喜到處動員,終於把許家壩兩個15歲的女孩許朝珍、許義福請來了。田應喜還把自古以來醜、旦角以夫妻相稱的唱法改為哥妹相稱。這種哥妹相稱的唱法,壹直保持到21世紀。1958年,出席全省文藝調演,田應喜等人創作的大型歌舞《社會主義好》博得省領導和專家的高度贊揚。1995年,花燈劇《喜相逢》和花燈歌舞《龍鳳花燭》參加全省花燈調演,均獲優秀節目演出獎和創作獎。 清末民初在當地民間歌舞基礎上發展起來的。起初,花燈叫采花燈,只有歌舞,後在歌舞中加入小戲,再以後受外來戲曲影響,發展為演出本戲。最初的花燈戲演出形式簡單,以演民間小戲為主,題材多取農村生活和民間故事,有《拜年》、《姐妹觀花》、《三訪親》、《劉三妹挑水》、《放牛攔妻》等劇目。其表演以“扭”為特點,演員常用折扇與手帕為道具表示情感。舞蹈的步法有二步半、四方步,快、慢三步,野雞步、梭步、碎米步、矮樁步、婦田步、快上步等;扇子耍法有小花扇、大花扇、交扇、蓋扇、差扇、撲蝶扇等;身段有犀牛望月、膝上栽花、黃龍纏腰、海底撈月、雪花蓋頂、巖鷹展翅等。貴州花燈戲的曲調有的戲劇性較強,也有的源於抒情性的民歌小調,其中“繡荷包”最為聞名。貴州花燈戲在流行過程中逐漸打破了“燈、扇、帕”的歌舞程式,腳色行當也不再局限於“二小”、“三小”,而有了凈、末、老旦、彩旦等的劃分。其樂曲腔調在原有曲調基礎上也出現了擴展變化,並逐漸形成自己的“板腔”和“曲牌”。常用的板腔有出臺調、行程調、路調、數板、罵板、哭板、壹字調、出馬門、陰二簧、山坡羊、哀子、四平調等。常用的曲牌有四小景、四季相思、月調、送夫調、巧梳妝、白牡丹、比古調、送茶調、觀花調、雪花飄等。在表現情節刻畫人物時,板腔與曲調綜合使用,形成了絲弦燈調系、臺燈燈調系和鑼鼓燈調系,音樂表現力更加豐富。思南土家花燈戲融入本民族儺戲和擺手舞中的壹些成分,形成了自己的特色,其婉轉動人的優美唱腔、濃郁的鄉土氣息和燈戲兼容的獨特民族風格折射出烏江流域的人文風采。

  • 上一篇:自制家庭地攤小吃
  • 下一篇:寶媽,妳們結婚紀念日都是怎麽度過的
  • copyright 2024吉日网官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