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食粽是蘇州人家最重要的壹件事情,每到端午節前夕,在蘇州小巷深處,朱門半掩,廳堂裏妯娌婆媳團團圍坐,或者就在彈石路邊,小藤椅幾張圍攏來,滿目青綠的箬葉,糯米的晶瑩,傍晚,就飄來了香氣,還有要好鄉鄰互相端碗送去,交流各家手藝,味道鹹淡,賣相如何,這是現代人生活裏難得的悠遠古風,是蘇州人津津樂道的佐餐美食。民國時代蘇州作家包天笑在晚年《衣食住行的百年變遷》壹書中回憶到:
到了端午節,那便是粽子的世界了。粽子的味兒,有甜的,有鹹的,有素的。形式有圓的,有方的,有長的,有尖的。有壹種白水粽,範煙橋曾以書來告訴我:謂以新制之玫瑰醬,蘸白水粽,可謂色、香、味三絕,我報以詩雲:“可笑詩家與畫家,珍羞也要筆生花。玫瑰醬蘸水粽白,雪嶺似披壹抹霞。”
和很多地方壹樣,蘇州家家戶戶在端午自己包粽子,用青箬葉或青蘆葉包裹糯米及各種餡料成三角圓錐形,這是小腳粽,或者包成筒狀,。叫枕頭粽,放在鍋裏大火煮沸,然後文火慢慢煨,幾個小時以後就好了。而蘇州至今流行的粽子做法完全依古制,包粽子前壹天用清水浸泡糯米,餡料有豬肉、火腿、赤豆等,名目甚多,大致分鹹、甜、白三種,有葷有素,尋常人家都會做白水粽、赤豆粽、棗子粽、灰湯粽,考究如豬油夾沙粽,選用上等紅小豆,煮熟後去皮、濾沙,再放適量砂糖和油脂熬制成餡,餡中還夾壹塊肥肉膘,煮熟後最道地的是這塊脂肪,香甜可口,望去晶瑩如玉,是典型的蘇州風味。白水粽清單可口,簡單蘸白糖桂花醬,或者就這麽吃,總之隨人口味,是最本色的壹種。 李時珍提醒我們,大家裹粽子是用糯米,可以前不是這樣。據說今天北方農民還有保留用黍子作端午粽子的古風。
最早記載用糯米做粽子的是在唐朝了,粽子用米已“白瑩如玉”,粽的形狀出現錐形、菱形。唐韋巨源著有《食譜》,提到長安有“蜂蜜涼粽子”, 由唐代“燒尾宴”上的“賜緋含香粽”演化而來的。此粽妙在只用糯米,無餡,煮熟後晾涼,吃時用絲線勒成薄片,澆以蜂蜜與黃桂醬,吃的時候在涼粽子上淋上蜂蜜即可,涼甜芳香、泌人肺腑。這樣的粽子透著盛唐時期的大氣。
寶歷元年(公元825年)三月,白居易出任蘇州剌史,在蘇州的端午節,蘇州粽子的香甜壹定讓這個風流刺史印象很深刻,在《和夢得夏至憶蘇州呈盧賓客》詩中,他滿懷感慨的回憶起蘇州的這壹風味:
“憶在蘇州日,常諳夏至筵。粽香筒竹嫩,炙脆子鵝鮮。”
在唐代,粽子已經逐漸成為百姓日常食品,品種繁多。唐人姚合詩雲:“渚鬧漁歌響,風和角粽香。”《開元天寶遺事》載:“宮中每到端午節,造粉團角黍,貯於金盤中,以小角造弓子,纖妙可愛,架箭射盤中粉團,中者得食,蓋粉團滑膩而難射也。都中盛於此戲。” 寫作於宋代的《歲時雜記》載:“端五因古人筒米而以菇葉裹粘米,名曰角黍,相遺,俗作粽。或加以棗、或以糖。近年又加松、栗、胡桃、姜、桂、麝香之類。近代多燒艾灰淋汁煮之,其色如金。”這樣的做法與今天其實區別很小了。蘇東坡在《端午帖子詞》詠道:“不獨盤中見蘆橘,時於粽裏得楊梅。”陸遊有“盤中***解青菇粽,哀其將簪艾壹枝”的佳句,粽子。值得註意的蘇州食粽風俗有“健粽”-----範成大《吳郡誌》:
重午以角黍團、朱索、艾虎、畫扇相餉。夏至復作角黍以祭,以束粽之草系手足而祝之,名曰健粽。
不知道這樣的風俗與後來的“健人”有沒有關系,舊時江浙壹帶端五時婦女要佩帶壹種飾物,用金銀絲或銅絲金箔做成,形狀為小人騎虎,亦有另加鐘、鈴、纓及蒜、粽子等的。插在婦女發髻,也用以饋送。清代記錄蘇州風俗的《清嘉錄》雲:“(五月五日)市人以金銀絲制為繁纓、鐘、鈴諸狀,騎人於虎,極精細,綴小釵,貫為串,或有用銅絲金箔者,供婦女插鬢。又互相獻賚,名曰健人。”
《吳郡歲華紀麗》有“釵符健人”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