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吉日网官网 - 傳統文化 - 蘇造肉和鹵煮的區別

蘇造肉和鹵煮的區別

首先,蘇造肉和鹵煮來自兩個不同的地方。蘇造肉源自蘇州(有人說揚州,不過這無傷大雅),鹵煮其實是北京本地,或者說順天府治下地道的鹵肉。以前在北京經營鹵煮小買賣的多是京東三河人或京師周邊的人。蘇造肉來自張東官,興盛於乾隆朝(《蘇造底檔》建立於乾隆二十壹年十月到二十二年十壹月之間,乾隆四十三年七月,乾隆皇帝東巡盛京,《盛京節次照常膳底檔》中有蘇州廚役張東官的記錄,可見蘇竈存於乾隆朝),到了嘉慶爺就不容易從宮內底檔找到蘇造的影子了。

其次,蘇造肉和鹵煮的制作配料不同。根據愛新覺羅溥傑先生的夫人愛新覺羅浩夫人所著《食在宮廷》,禦茶膳房的蘇造肉所用輔料為陳皮、鮮姜、冰糖、甘草、蘿蔔、香菇等(詳細見前文),而鹵煮火燒則多為蔥、姜、醬油、醬豆腐、大料、桂皮、花椒、茴香、豆豉等,從輔料上可以看出這是完全兩種不同的做法。如果看我過我以前記錄的《蘇州紅燒肉》做法可以看出,蘇州人對燉肉的處理方法簡單、求肉本味、鹹中帶甜,而鹵煮的做法則口味更重,北方的醬味重、鹹鮮香的口味。而最關鍵的壹點(與蘇州美食高人吳地老高求證),蘇州人燉肉從不用豆豉,而楊老黑第三代傳人楊老爺子也證實,鹵煮就是北京周邊本地的小吃,而且京東人愛吃豆豉,所以鹵煮必然有豆豉。饞人老孟在自己的著作中也談到,蘇造肉和鹵煮的區別就是豆豉(其實不是那麽簡單的)。

蘇造肉本就是有錢人才吃的起的,誠如《燕都小食品雜錄》所記載:蘇造肥鮮飽老饞,火燒湯漬肉來嵌,縱然饕餮人稱膩,壹臠(音鑾,意思為切成小塊的肉)膏油已滿衫。蘇式燉五花肉,以荷葉餅或小餅夾而食之,肥肥瘦瘦酥酥懦懦,閉著眼睛似乎聞到了肉香味(蘇州紅燒肉鄙人吃過做過,大愛!)。鹵煮用廉價食材烹制平民美味,以順天本地之法鹵之煮之,腸香肺嫩,死面火燒久泡不爛卻吸飽鹵湯

  • 上一篇:自制面醬怎麽做好吃,自制面醬的家常做法
  • 下一篇:莫茲利的人物生平
  • copyright 2024吉日网官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