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吉日网官网 - 傳統文化 - 苗族有哪些風俗習慣

苗族有哪些風俗習慣

1、服飾

花垣苗族男子的服飾為頭纏布帕,雅酉壹帶為花帕,其余地區為青帕,帕長1—3米長,戴多層“人字形”。身穿對襟衣,袖長而小,褲筒短而大,包青色裹腳。衣料多為自織“家機衣”顏煞費苦心有花格、全青、全藍等到,花格衣最具有特色。苗族婦女衣較為復雜,頭帕顏色與男子相似,但包法壹同,多為拆疊式,由前額向後腦延伸,下小上大,成扁圓形,似古代官婦發髻。雅酉壹帶婦女喜包花帕,包法又有區別,層層相疊,如峨冠秋菊。婦女衣服壹律滿襟,腰大而長,袖大而短,無衣領。褲短而大,腰系圍裙,胸前、袖口、圍裙、褲腳習慣滾邊,繡花或排紗,並加欄桿於其間,五光十色,焯爍眩目。

2、飲食

大部分地區的苗族壹日三餐,均以大米為主食。油炸食品以油炸粑粑最為常見。如再加壹些鮮肉和酸菜做餡,味道更為鮮美。 肉食多來自家畜、家禽飼養,四川、雲南等地的苗族喜吃狗肉,有“苗族的狗,彜族的酒”之說。苗家的食用油除動物油外,多是茶油和菜油。 以辣椒為主要調味品,有的地區甚至有“無辣不成菜”之說。苗族的菜肴種類繁多,常見的蔬菜有豆類、瓜類和青菜、蘿蔔,大部分苗族都善作豆制品。 各地苗族普遍喜食酸味菜肴,酸湯家家必備。酸湯是用米湯或豆腐水,放入瓦罐中3-5天發酵後,即可用來煮肉,煮魚,煮菜。 苗族的食物保存,普遍采用腌制法,蔬菜、雞、鴨、魚、肉都喜歡腌成酸味的。苗族幾乎家家都有腌制食品的壇子,統稱酸壇。 苗族釀酒歷史悠久,從制曲、發酵、蒸餾、勾兌、窖藏都有壹套完整的工藝。日常飲料以油茶最為普遍。湘西苗族還特制有壹種萬花茶。酸湯也是常見的飲料。 典型食品主要有:血灌湯、辣椒骨、苗鄉龜鳳湯、綿菜粑、蟲茶、萬花茶、搗魚、酸湯魚等。

3、禁忌

在苗族人家做客,切記不能去夾雞頭吃。客人壹般也不能夾雞肝、雞雜和雞腿,雞膽、雞雜要敬老年婦女,雞腿則是留給小孩的。當妳離開苗族主人家時,壹定要有禮貌地說聲“哇周”,意為“謝謝”,感謝苗家對妳的盛情款待。 有些苗族地區,忌隨時洗刷飲甑、飯包、飯盆,只能在吃新米時洗,以示去舊米迎新米。隨時洗刷會洗去家財,飯不夠吃。在山上飲生水忌直接飲用,須先打草標,以示殺死病鬼。忌動他人放於路邊的衣物,以免傳染麻瘋病。忌孩子在家中亂耍小弓箭,恐射中祖先。忌跨小孩頭頂,否則孩子長不高。禁忌婦女與長輩同坐壹條長凳。 禁殺狗、打狗,不吃狗肉;不能坐苗家祖先神位的地方,火炕上三角架不能用腳踩;不許在家或夜間吹口哨;不能拍了灰吃火烤的糍耙;嬉鬧時不許用帶捆苗家人;遇門上懸掛草帽、樹枝或婚喪祭日,不要進屋;路遇新婚夫婦,不要從中間穿過等。

4、婚俗

苗族是壹夫壹妻制,男女青年婚前有傳統的社交活動。如“會姑娘”就是苗族青年自由戀愛的方式。苗族的傳統節日是壹年壹度的花山節(農歷正月初五舉行,又名"踩花山"),這是苗族人民最盛的節日,節日期間,身著節日盛裝的男女青年歡聚對歌,表演踩鼓,跳獅子和蘆笙舞,熱鬧非凡。 在青年男女婚戀過程中也必不可少的食品是糯米飯。湖南城步的苗族把畫有鴛鴦的糯米粑作為信物互相饋贈;舉行婚禮時,新娘新郎要喝交杯酒,主婚人還要請新郎、新娘吃畫有龍鳳和奉娃娃圖案的糯米粑。

5、建築

由於長期分散居住,形成了不同地區各自的特點,房屋多系木結構,以瓦、杉皮或茅草等蓋頂,黔中或黔西地區有用薄石板蓋頂。山區多為吊腳樓;海南島和雲南昭通等地則住長形茅草房或以樹幹交叉搭成的“杈杈房”;湘西壹帶則為石屋。 苗族多居住在山區,住房多以樹柵為墻,削樹皮為壁,編時為瓦,或以士善墻,竹片或木片做瓦,內分臥室、廚房和畜廄,擺設簡單。部分苗族居住在壩區,住房亦有水土結構的瓦房,內分三室,左右室各設壹側門,中室設大門,亦即正門。在部分苗族中,正門壹般不得隨便出入,凡家中遇有婚喪嫁娶或祭把等活動,方能由正門出入。

  • 上一篇:老虎剪紙插畫-老虎剪紙如何做
  • 下一篇:藏族有什麽風俗
  • copyright 2024吉日网官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