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年節習俗
宜州地方年節習俗,壯、漢及其他少數族多以農季習慣節日為慶,如正月十五、二月社、三月清明(三月三)、四月八、五月五、六月六、七月七(七月十四)、八月十五、九月重陽、十月朝(客家節)、十壹月冬至、十二月三十晚(除夕)。雖每月壹節,但卻分輕重,民族有別。壯族重除夕、正月十五、三月三、清明、七月七、八月十五;漢族重除夕、元宵、清明、七月十四、八月十五、重陽、冬至。生活在龍頭鄉的水族有其水族年端節,北牙、福龍瑤族鄉有其瑤王節。其中除夕至正月十五為宜州地方的過年。
過年除夕 俗稱年三十晚。這天,各家各戶將必須完成的家事做完,俗說“三十晚要做三十件事”,然後,張貼對聯、門神,有些家庭在大堂屋(廳)貼詩詞條幅、人物或山水圖畫(年畫);下午,設香案、擺三牲果品祭祀祖先;諸事畢,家人到齊,開始菜肴豐盛的晚餐,為團圓飯;晚餐後開始“守歲”,待淩晨雄雞打鳴,千家萬戶鳴放鞭炮迎春接福。
正月初壹至十五是過年休閑、相互拜年、走親訪友、約伴到歌圩唱山歌的時間。正月初壹,各家早晨吃水圓(湯圓);是日禁忌不吉利話語,不準掃地,忌掃財出門,不動刀具,忌引刑獄之災,不倒殘茶廢水,忌倒掉食祿;人們服飾講究,小孩必穿新衣服、頭戴新帽、腳穿新鞋;自家小孩(兒、孫)給老人拜年,老人給兒、孫利市紅包。年初二,出嫁了的女兒帶姑爺、外甥回家拜年,女兒姑爺回家拜年要“打包”(包鮮豬肉或臘肉、豆腐圓),有叔伯、堂兄弟的也要送壹份“打包”,家族中兄弟開始輪流請本族兄弟、姑爺吃飯(每家壹餐),各家大人分別給其他家的小孩發利市紅包錢。初二開始,縣城街道有龍獅拜年,城鄉居民可以走親訪友、趕歌圩唱山歌。
正月十五鬧元宵。慶遠、懷遠、三岔幾大商埠街上白天有舞龍、舞獅、臺閣、頂馬、牌燈等遊街慶節,晚上有獅子搶青活動。慶遠城鬧元宵有“東門的獅子南街的炮,北門的牌燈西門的龍”之美談,即城東(今文昌社區)舞的廣東獅子(俗稱南獅,兩人表演)技藝高超,而南大街多為富紳巨賈府第,龍、獅子隊拜年時燃放煙花炮竹持續時長久且炮竹又特別厲害,居住北門街的居民善於制作牌燈,牌燈表演精彩異常,西街人善舞長龍,雙龍戲珠,瑞氣氤氳,盡顯吉祥。千年商埠古鎮懷遠,其鬧元宵習俗又甚慶遠。舞龍習俗為舞海龍,龍身壹般9節(9米),最長21節(21米),長龍出遊前先到三角嘴大碼頭(龍江與中州河交匯處碼頭)“開光”(把蒙罩龍睛的紅綢布揭開),龍出遊時,有紙紮的青魚、鯉魚、鱖魚及蝦、蟹、螺絲等水族兵將陪同,鑼鼓喧天;懷遠舞獅子亦是廣東大獅,由兩人舞動表演,獅隊出遊時,鼓樂齊鳴,有武術隊和拳師相隨,紙殼面具的“猴子”和笑口常開的“羅漢”亦伴隨左右;臺閣、頂馬、打錢牌更是懷遠元宵活動奇葩,臺閣是用男女兒童裝扮戲劇人物分別坐在裝飾華麗、布置鮮艷紙花鳥蟲的敞門轎子上,由4人擡或8人擡,頂馬是裝扮戲劇人物的兒童騎在靚馬上,臺閣頂馬出遊都有鑼鼓及吹奏陪同,打錢牌是用竹竿中間串銅錢吊排須,以竹竿分別拍打虎口、手腕、手臂、肩、背處時銅錢撞擊作響,步伐分走、跳、跑,由哨子統壹指揮動作,響聲壹致。龍頭、清潭、洛西等鄉間亦有舞龍、舞大獅、小獅(俗稱貓獅)慶節,而洛西鎮的嶺腳、九龍、村尾、橋頭等村屯的客家人,正月十五晚舞草把龍遊村串戶拜年祈福活動尤其精彩。
1958年“大躍進”至“文化大革命”期間,春節的舞龍、舞獅拜年、臺閣頂馬出遊、“恭喜發財”的吉語以及群眾唱山歌,都被當作“四舊”和“資產階級”給予抵制和批判,直至改革開放後的1980年才得以逐漸恢復。
祭社 農歷二月春社,八月秋社,是宜州城鄉民間傳統節日。解放前,縣城各街道及鄉間自然村屯都立有各自的社王,社王以石為之,石上刻書“某某村社王之位”,置於村邊或村頭社壇內,享受春秋社日和平時村人的祭祀。社王是保佑該村(街)平安之神,有仲裁是非的權威,故有“社王不開口,老虎不敢進村”之說,亦有農田遭受旱澇蟲病等災害時,村民拜祭祈求禳災保收成。又如村街鄰裏間有是非過節,也到社王面前賭咒發誓以證清白。春秋祭社,更多的含義是春求是年五谷豐登、六畜興旺,秋感恩社王保佑賜福,歲歲平安。春秋祭社活動由“社頭”組織操辦,即召集全村(街)各戶(按戶或人頭)籌款購置三牲祭品,殺豬或殺牛祭社,然後全村老少或每戶壹人到社壇“吃社”(聚餐),“吃社”外還將豬肉均分每戶壹份“社肉”。 祭社日,凡外村來者,都被邀請“吃社”,***慶社日。祭社活動在“文革”時期被禁止,改革開放後許多村屯漸次恢復,其主要意義在聚集感情,慶祝豐收,而城鎮此習不再。
清明 清明是追思祖德、緬懷先人,教導後輩、弘揚家風的家族傳統教育節日。清明節最重要的活動是掃墓,掃墓之意義在於慎終追遠,飲水思源,感念祖先恩德。宜州地方清明節期間,壯、漢及其他少數民族群眾都擇日上墳掃墓,清理雜草、整墳添土後,燃香火點蠟燭,擺上豬肉、雞、酒、飯食、果品,祭拜已故親人,供祭完畢,燒紙錢,放鞭炮,這個過程叫做清明。
做清明,漢族多以家族(曾祖或祖父輩以下)形式集體上墳,上墳回來後各家再祭拜自家香火牌位,然後或聚餐、或分戶自餐不同。壯族上墳掃墓多以獨戶為主,也有做眾清明習俗,即同族各戶湊分出錢或各戶輪流做東負責清明活動費用。壯族做清明掃墓時,有在祭拜最後壹個墳墓時,與親友在墓前野餐的習俗,即用小刀切壹些豬肉送酒,以糯米飯、艾饃為餐食而已。做眾清明的壯族人家,掃墓回來全族人聚餐慶祝。
三月三 宜州是壯、漢等多民族***同聚居地,但因民族傳統習俗的不同,在“三月三”這***同的傳統節日裏,其紀念形式和民俗活動也有區別。
漢族群眾的“三月三”節日活動主要有祭祀,紀念伏羲、女媧交合創造人類始祖,通過祭祀神靈,祈求生育子嗣,保佑童孩健康成長。客家人祭祀活動叫“拜床頭婆”。祭祀活動通常由家庭主婦擔當,在香火堂祭祀後,再將供品端到已婚夫婦床前祭祀,祭祀供品是五色糯米飯、染紅色的煮熟雞蛋以及香紙蠟燭。如今,漢族群眾對“三月三”節慶意識已經淡化,只有壹些人家還保留吃五色糯米飯和給小孩吃紅蛋的習俗。
壯族群眾“三月三”節日的主要活動是趕歌圩、辦歌會,青年男女對歌、談情說愛,但是,這壹天還必須蒸五色糯米飯、煮紅雞蛋、祭祀祖先。
宜州唱山歌、趕歌圩至早可追溯到唐代,清代乾隆間慶遠知府商盤亦在其《宜陽行春詞》中贊嘆壯族歌圩“蠻村兒女連群出,不打秋千但唱歌”。上世紀六十年代曾經有壹文化人說過:“三月初三到宜山,到處都有對歌場”,可見宜州壯鄉山歌之盛。歌圩多見於北部地區的流河、祥貝、安馬等鄉村。歌圩的主角是壯族青年男女,他們去對山歌、會舊朋、覓新友、談情說愛,物色自己心儀之人,播下愛情的種子。這就是青年男女趕歌圩、對山歌的最終目的。
宜州北部的流河、祥貝、安馬等壹帶鄉村,屬於山區地域,幾乎是清壹色的壯族壯語,這裏所唱的山歌是純凈的壯歌,唱山歌叫“顧歡”。在歌圩“顧歡”的內容是即時、即景、即情,隨編隨唱,中部、東部、西南部的慶遠、洛西、洛東、矮山、拉利等地,即使是壯族,也都是用宜州地方桂柳方言唱山歌,為漢語山歌了。
1984年,廣西壯族自治區人民政府正式將“三月三”歌圩確定為壯族全民性節日,宜州充分利用“三月三”壯族全民性節日舉辦各種山歌會(賽)事,廣泛宣傳黨的各項方針政策,並收到良好的社會效果。今天,宜州民間自發形成的“三月三”歌圩仍然表現出極其強烈的壯族“情人節”這壹民俗特點。
四月八 是宜州農村壯、漢族群眾為牛慶生的節日,俗稱敬牛節或脫軛節,《慶遠府誌》有“四月八日,鄉村有染五色飯以枇杷葉裹而飼牛”之載。當日,壯漢族農民不役牛、不騎牛、不打牛,清理牛欄,把牛牽到河溪洗擦牛身,然後牽到草坪與眾多牛聚會,稱“牛交歡”。臨晚牽牛回家,壯族人家在門前舉行敬牛儀式:長者包壹包五色糯米飯,插三柱香,家人按照輩份依序繞牛走壹周,口吟敬牛歌“牛呀牛,拖犁拉耙妳當頭,壹年到頭多靠妳,玉米滿庫谷滿樓”,然後用五色糯米飯餵牛,每人摸壹次牛,牽牛進欄後,全家***進晚餐。時至今日,鄉裏街坊常有戲稱壹些人“妳的生日是四月八”,暗諷此人如牛愚鈍或倔犟。清代至民國間,每年四月八縣城有擡三界老爺菩薩出遊的習俗,意在祈求保佑地方平安。如今,農業生產基本實現機械化,農村養牛已經很少,四月八為牛慶生已經不再,只是人們需要享受“五色糯米飯”美食而已。
端午節 宜州地方俗稱五月初五。節日內容主要有避邪、包粽子、賽龍舟。
避邪。節前,各戶到集市購買菖蒲、艾葉、蒼術、雄黃等避邪用中草藥。初五日,民宅大門插上菖蒲、艾葉,小孩胸前掛避邪香包,在家中燃蒼術、灑雄黃酒,用大楓葉、攀墻風、柚子葉煮水洗澡。祭祀祖先後,全家***進晚餐,進餐時人人喝點雄黃酒避邪。
去蠱。 宜州鄉村人家有五月初五吃藥王饃去蠱之俗。《慶遠府誌·風俗》載:“蠱毒,惟壯婦畜之。相傳以五月五日往山澗中,用新布衣及首飾銀簪等物鋪地,盛盆水於其旁,婦女裸體歌舞以降藥王,俟虺蜴毒蟲來浴盆內,…,成蠱”,畜蠱婦俗稱“藥婆”。凡被“藥婆”放蠱者,“或數日,或經年,心腹絞痛而死”。宜州民間漢族人家在五月五日(端午節)用藥王(壹種草藥)搗碎拌糯米做成藥饃吃,德勝民間壯族人家煎制的藥饃用艾葉、狗屁藤、鯉魚尾等中草藥做成,習俗認為吃藥饃可以避免中蠱,尤其是客家人最為相信,此俗流傳至今。
包粽子。 五月初三、初四,人們開始包粽子。粽子原料是糯米,粽子餡有五花肉、排骨、板栗、綠豆、花生、芝麻等;依形狀、大小,有三角粽、大粽、枕頭粽;按口味分熱粽、涼粽。壯族喜歡包大粽、枕頭粽,大粽每個用糯米1~2斤,餡是五花肉條、板栗,用冬葉或竹葉包裹紮緊,裝鍋煮燉個把小時,枕頭粽每個用糯米5~6斤,餡同大粽加量,用竹葉或芒葉包裹紮緊,裝鍋煮燉3~4個小時。大粽、枕頭粽多為涼粽,糯米須用草木灰水(堿水)浸泡幾個小時後才包,粽子可久留不變質。壹般情況,城裏人多包三角粽,其餡大味美,易包易煮,極其方便,無需久留;鄉村農家喜包大粽、枕頭粽,大粽好送禮,枕頭粽能留較長時間,可慢慢享受。改革開放以後,避邪習俗已經淡化,包粽子、吃粽子則日趨講究“美食原則”。
賽龍舟 。史載賽龍舟是為紀念屈原而興起,已經在中國流傳兩千多年,漢族多在每年端午節舉行賽龍舟活動。自宋以來,大量漢人遷入宜州,許多漢文化亦在宜州傳播、影響宜州,賽龍舟活動當然不例外地立足在宜州地方。明清至民國,地方官府或民間商會,端午節都在懷遠舉行龍舟賽,慶遠、懷遠、拉浪、小龍乃至柳城、柳江、融縣(今融水縣)都組隊來參賽。解放後,龍舟賽活動漸次減少。
七月節 農歷七月初七,是宜州壯族人家設供迎接祖先的節日,從這天起至十四日,出嫁的女兒都要擇日買香紙蠟燭和壹只活鴨回娘家供祖。
七月十四日,是宜州地方壯、漢族***同要過“中元祀先”的中元節,俗稱鬼節。這天是壯族人家送祖先回陰間的日子,節日甚為隆重:買肉殺雞宰鴨,備三牲果品,擺香案設祭,供祭先祖,祭畢,焚燒紙錢、紙服、紙金錠銀錠,然後用荷葉將所焚物灰包好,插上三柱香,拿到河邊浮於水上,讓其順流而去,表示送祖先由水路回程,如將荷葉包置於村邊斷垣殘壁之上的,表示送祖先由陸路回程。漢族人家是十四日設祭,燃香燭,供三牲果品,恭迎列祖列宗回家過節享用,祭畢,焚燒紙錢、紙服、紙金錠銀錠,灑酒於紙灰以表示告送列祖列宗回府。
懷遠、三岔、洛西、龍頭等圩鎮有外地來經商(遷居)的漢族還有七月十四晚潑水飯給野鬼的習慣,即入夜時,各家在門口燒幾支香,燒幾張紙錢,把水飯潑灑於地供野鬼享用,懷遠外省商人多,各會館湊集經費請鬼師打醮做道場潑水飯給野鬼。七月節期間(初七至十四),農村有禁止小孩到河邊遊水洗涼之俗,意為怕被溺水死鬼抓去做替身。
七月鬼節,是國人緬懷祭祀已故先人的重要民俗節日,其歷史悠久,源遠流長,新中國成立後,壹直被作為“破除迷信,移風易俗”和“批判封、資、修黑貨”的主要目標遭到劫難,中國改革開放後,這壹民俗才逐漸得以重生、恢復。
中秋節 農歷八月十五,宜州各民族都有過中秋節的習俗,過節活動內容因民族、區域不同而有別。城鎮居民及農村的漢族人家過中秋,親友互贈月餅,祭祀祖先後全家團聚吃豐盛的中秋晚餐。晚餐後,在天井(居城鎮者)或院內大門前設案擺月餅、果品(柚子、柑子、芭蕉、石榴或芋頭),燃香燭供月亮。地方自制月餅有白米餅和黃月餅兩種。白米月餅用糯米炒熟磨粉制餅蒸熟而成;餅如月圓,大小無定,大者八九斤,小者七八兩;餅面有“嫦娥奔月”及花鳥魚蟲等圖案,懷遠街的邱滿叔、周明山、胡德標是民國時期民間有名的月餅畫師;白米月餅較薄,故無餡或少餡,宜供月之用。黃月餅用面粉為餅皮原料,包餡後填模制餅然後烘烤而成,色澤深黃鮮亮,稱黃餅;黃餅個不大,但厚實餡多;餅餡則根據民族口味、家庭經濟條件決定,有南甜北鹹風味,家庭經濟殷實的,餅餡原料優而豐厚,家境較差的,餅餡原料較差且薄少。
農村壯族人家過中秋節,制作月餅贈送親友、祭祀祖先、家人團聚吃中秋晚餐、供月與漢族相同外,德勝、矮山、安馬、流河、洛西、洛東等地壯族婦女都有聚集請“壓禁”、請“七姑姐”等活動。《慶遠府誌·風俗》對宜山壯族“壓禁”的記載是“蠻俗,八月十五夜不供月,惟以被覆婦女,用土音咒誦,婦女暈去,他人生魂即附其身,能歌能唱,民曰壓禁”。
農村改革開放三十余年來,城鄉人民物質生活日益富裕,文化生活豐富多彩,八月十五制作月餅越來越精美,而供月習俗、請“壓禁”、請“七姑姐”等活動則被賞月喝茶、燒烤夜宵和K歌等娛樂活動替代。
唱山歌也是宜州城鄉群眾八月十五活動重要內容之壹。八月十五日,慶遠、德勝、安馬、流河、矮山、洛東、洛西、石別各鄉村,壯族、漢族男女自動聚集在田垌、嶺坡、山坳唱山歌,安馬、流河壯族群眾聚居地區有歌圩。山歌有壯歌、百姓歌、漢歌。所唱山歌內容十分廣泛,含生產、生活、家庭、愛情,但以逗情說愛為最多。
重陽節 宜州自宋以來,教育文化發育較早,受中原文化習俗影響,農歷九月九日重陽節成為地方漢、壯及其他民族人民的***同節日,節日登高賞秋、尊老敬老的內容壹直沿襲至今。宜州漢族有“九日登高”習俗,是日,慶遠、懷遠兩鎮和龍頭街(永順土司署地),官宦僚屬、致仕儒者、諸生生員以及壹些鄉紳商賈,常登臨城北的會仙山和宜山,懷遠八灘山,龍頭西龍山,以健身活動或賞秋賦詩吟對娛樂,亦有人到野外唱山歌、打並夥(聚餐)玩樂。鄉村農家,重陽日以敬老為主,德勝鎮壯族有“九九歸壹,百歲成仙”之民諺,是日全家聚餐,孝敬老人。石別鎮清潭村有重陽節舞草龍慶平安習俗,他們把農歷九月九日定為“平安日”,是日村裏組織殺豬宰羊祭祀草龍,然後村人聚餐***吃“平安飯”,接著舞草龍慶賀。1989年,國家將每年農歷九月九日定為“敬老節”,宜州人就把把傳統習俗與現代文明巧妙結合起來,把重陽節辦成尊老、敬老、愛老、助老的老年人節日,傳承中華民族傳統的孝文化習俗,建設和諧、幸福社會。
十月朝 即農歷十月初壹,客家人稱“十月朝(讀ZHAO )”,是中州壹帶傳統節日“寒衣節”,這是客家人南遷後壹直保留沿襲下來的客家節日,節日旨在為先祖送寒衣,祭祖魂。這天,分散居住在慶遠、懷遠、洛西、龍頭鄉鎮的客家人備豬肉、殺雞、做糍粑,設香案拜祭祖先,然後焚燒紙錢、紙衣,拜祭結束,家人聚餐。如今,為先祖送寒衣、祭祖魂的內容已淡化,僅為做糍粑、家人聚餐而已。
冬至 冬至過節源於漢,盛於唐,後代相襲,主要是皇帝祭天,百姓祀祖,冬至食俗有北方餃子南方湯圓之說。宜州有過冬至節之俗,冬至日早,城鄉人家皆煮湯圓吃,晚餐加菜叫“打牙祭”,有狗肉、羊肉、“豆腐圓”等美食。其實,冬至是漢節,宜州漢族過冬至節頗為隆重,有“亞年”之稱,客家人則直稱“冬至太(大)過年”。是日清晨,每人吃壹碗用碾碎的炒花生或芝麻拌糖為餡的湯圓,然後設香案、備三牲果品祭祀祖先,晚餐菜肴十分豐盛。如今,冬至節日已經逐漸淡化,惟有冬至日起,漢族人家開始制作臘肉、香腸(臘腸),使其經過風吹日曬自然幹透泛油,備過年食用的習俗未變。(壯族制作臘肉、臘腸則是過年殺豬時制作,煙熏火烤,別有風味)
瑤族盤王節 瑤族是宜州域內第三大民族,瑤族人民主要聚居在北牙、福龍2個瑤族鄉,瑤族的盤王節是祭祀祖先盤瓠的重要節日。在宜州,每年農歷五月二十九日,瑤族男女老少都穿上自己民族的節日盛裝,聚集在壹起舉行祭祀盤王活動。祭祀儀式古樸莊嚴,用吟唱、祭酒、舞蹈、上香形式來祭祀盤王先祖,追溯歷史。他們唱的歌以《盤王歌》為主的樂神歌,跳的舞則是長鼓群舞(雙人或四人對舞)和銅鼓舞。慶典儀式結束,男女老少聚餐喝酒,大塊吃肉、大碗喝酒,是瑤族人民豪放性格的表現。北牙鄉的瑤族舞蹈《火神樂》以及瑤族民間體育《獅子上刀山》、《過火搶花燈》就是從盤王節舞蹈活動挖掘、整理、提煉而成的優秀民族民間體育項目,成為宜州代表廣西參加全國民運會獲獎節目,也是出訪港澳、東南亞備受贊譽的民族民俗體育活動。
水族端節 宜州,是廣西水族聚居地之壹,龍頭鄉則是宜州水族聚居的鄉鎮。水族有自己的文字“水書”,也有自己的歷法“水歷”,水族的端節、卯節就是依據水歷推算而設置的。端節,是水族每年水歷十二月(農歷八月)至新年二月(農歷九、十月)間的“亥”日,又稱借端、過端、吃端,是水族最重大的節日(相當漢族的春節)。宜州的水族人民過端節(南丹、河池水族過卯節),是辭舊歲、慶豐收、祭祀先祖。在端節的前壹天晚上(相當漢族的除夕夜),各家設案祭祖,有銅鼓(或皮鼓)家庭將銅鼓(或皮鼓)置於案前,灑上酒後懸於屋梁,全家擊鼓並舞,以示辭舊迎新。舞有執戈保衛、播種收獲、慶祝豐收狀;舞步剛健,舞姿優美;旋律由慢到快,聲音由低沈到高昂。淩晨(相當漢族的子時進年初壹),擺祭品開始祭祀。水族祭祀供品除魚外忌諱壹切葷食,祭品有魚、豆腐、筍幹、花生、果品、及新糯粑、新米飯、新米酒等,以示豐收。端節(年初壹)早上,各家殺雞宰鴨切肉,準備豐盛的酒菜候迎登門拜年的客人,人們亦挨家挨戶相互拜年,品嘗新酒新飯。凡接受拜年的家庭,都將魚、糖、果品送給拜年者,來拜年的人越多,這家庭就越吉利、越光彩。水族端節古有賽馬、賽銅鼓娛年的習俗和“趕端坡”的交際活動,但現在已經沒有了。
二、喜慶習俗
宜州古習,逢喜設慶,凡奠基造屋、喬遷新居、迎婚娶嫁、賀誕滿月、祝壽添糧乃至拜幹親、結蘭譜、認姐妹,都是喜慶之事,皆有慶喜之俗。
奠基造屋 造屋建房,是宜州地方各個民族家庭安居樂業的壹件大事,也是壹件喜事。鄉村家庭建屋,在選地方,測山向方面,選擇依山傍水、坐北朝南之地,還要有“左青龍,右白虎”之勢。確定屋基址後,就是擇日奠基了。奠基,宜州地方俗稱“安基”、“安神”或“安墻腳”。是日,主家請來風水先生架羅盤,測量劃線,備豬肉、雞、魚及香、燭、紙錢設案祭禮,吉時壹到,燃放鞭炮,下鏟動土開基。建屋奠基之喜,同村同族兄弟、至親好友不請自來賀喜並幫忙。收工後,主家必設豐盛的酒菜設宴恭請家族先輩長老和款待來慶賀幫忙的兄弟親友,同慶奠基之喜,慶宴少者五、六桌,多則十幾桌,慶宴場面喜氣洋洋。這種有喜同慶,裏鄰互助,不取分文報酬的習俗,還表現在幫助采石、伐木、備料、舂墻、砌磚、蓋瓦等整個建房造屋過程中。
喬遷新居 無論城鄉,喬遷新居皆遵循地方習俗——擇吉入宅。擇吉入宅的形式則因民族、地域不同而有別。慶遠、懷遠、德勝、洛西、矮山等鄉鎮的漢族人家,入宅前就先在屋內燃壹堆明火(今燃炭火)暖屋,吉時到,即鳴炮入屋,屋主先將柴、米、油、鹽、秤、算盤搬進屋,然後親戚朋友幫忙把各種家具擡進新居擺設安放。德勝圍道、弄相壹帶的壯族人家入宅前,由道公喃神、手執火把先進屋,接著是捧香爐的戶主、擔水的主婦、擡家具的親友依次進屋,進屋後,戶主接過道公手中火把在屋內點燃火堂大火,眾人分吃熱騰騰、香噴噴的糯米飯。德勝地羅壹帶,則是晚上入屋,吉時到,主家左手拿壹枚銅錢,右手拿壹筒白米率家人進屋後,生壹堆大火,通宵達旦,以示日後日子紅火,百事昌盛。舉行入宅儀式後,戶主即在新房設宴酬謝。凡來慶賀新屋落成、喬遷新居的親戚朋友,都贈送賀禮、紅包。主婦娘家兄弟須送大公雞為新居報曉,送大掛鐘為鳴鐘報喜。喬遷喜宴都比較豐盛,滿堂賓朋或推杯換盞、開懷暢飲,或相邀細酌、漫話家常。2000年以後,大部分城鎮家庭以及少數農村家庭喬遷新居的宴席喜歡在酒樓飯店舉辦,壹是免除了操持酒席的諸多辛苦,二是更顯得經濟地位的氣派,但鄉親鄰裏那份土俗情感似乎被飯店的堂皇氣派重重地壓抑著。
迎婚娶嫁 迎婚娶嫁是人生大喜之事,必然慶祝。《慶遠府誌》對宜州漢、壯婚俗有載:“漢俗婚聘,用檳榔、豬、酒、果品遍分親戚;新婦見姑嫜、伯叔侍立。…。土俗婚聘,以豬以牛,無檳榔、果品之類。婿家用幼女二人並土巫往女家導女,女家男婦三五十人送之,新婦以傘自覆,步行至婿家,聚坐唱歌達旦,新婦歸女家,未嘗與夫會合。”這是清以前宜州地方婚俗大致,但其中“豬、酒、果品遍分親戚”、“ 女家男婦三五十人送之,新婦以傘自覆,步行至婿家,聚坐唱歌達旦”之習俗在農村仍延續至今。
壯族迎婚娶嫁的主要程序及習俗。接親。男女雙方婚姻確定,男方擇吉日吉時迎接新娘,謂之接親。接親日的前壹天,新郎家即備酒席宴請家族長輩、兄弟姐妹、親朋好友,必須特別迎請外祖父母、舅父母、姨媽姨丈及表兄弟等到來。新郎家派出接親者到新娘家接親,接親者為新郎之妹輩2人及擔禮物送女方家的男青年若幹(視禮物多少定人),接親人員壹般須在新娘出門頭天到達女家。是夜對唱山歌,通宵達旦。接親日新郎不去女家。新娘出嫁。新娘出嫁前壹天,女家辦酒席招待男方接親賓客及親朋好友。次日新娘出嫁發親儀式:新娘由伴娘唱哭嫁歌扶出閨房,給香火臺上香祭拜,到大廳給父母長輩敬茶,然後由親兄弟或舅父背出家門,出門前,壹嫂輩將雨傘三開三合,再交新娘妹撐著遮擋新娘,新娘的嫂子或叔嬸隨後將白米撒過新娘頭頂,意祝豐衣足食,跨出家門,新娘即換上新鞋,意為走上新生活之路。新娘出嫁,有送親者女青年十數人或數十人不等,男青年亦然(新娘之兄弟必送),送親隊伍的女方代言人由新娘之嫂或叔嬸擔當。在步行往新郎家途中,遇橋或溝溪,新娘則停步不前,須接親者給“墊腳錢”後方繼續前行。新娘臨村,新郎家有壹中年婦人用新竹枝掃把象征性清掃道路十數丈,意為掃除邪穢。新娘臨門,新郎家有迎親隊伍,唱攔門歌,雙方對歌,送親方唱贏方能進門。新娘進門後,由新郎家壹長輩婦人牽扶向導,入門忌踏門檻。新娘跪拜香火祖先後即入洞房,送親者隨入,新郎接踵踩踏新娘腳印至洞房前,意為婚後不受新娘欺負。宴席開始,新郎舅父坐首席,新郎向送親者逐個敬酒,之後,男女雙方對唱“贊席歌”。宴罷,新娘及送親姐妹回洞房,新郎忌入,是夜,對歌通宵達旦。次日,新娘及送親者早餐後回新娘家,新郎家男歌手唱歌送別,有唱送十數裏者。20世紀60年代起,壯族婚俗漸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