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錄
基本概述?追溯起源?
發展歷史?
綜述?
唐代?
宋代?
歷史沿革藝術形式?
特點?
記載?
曲牌?
曲牌名拾趣角色概述?
表演特色?
綜述?
莆仙戲大棚目連戲?
莆仙戲人模仿傀儡演法當今現狀?
30年發展?
綜述?
文化精華?
啟動“申遺”工作著名表演藝術家展開基本概述?
追溯起源?
發展歷史?
綜述?
唐代?
宋代?
歷史沿革藝術形式?
特點?
記載?
曲牌?
曲牌名拾趣角色概述?
表演特色?
綜述?
莆仙戲大棚目連戲?
莆仙戲人模仿傀儡演法當今現狀?
30年發展?
綜述?
文化精華?
啟動“申遺”工作著名表演藝術家展開編輯本段基本概述莆仙戲源於唐,成於宋、盛於明清、閃光於現代。它表演古樸優雅,不少動作深受木偶戲影響,富有獨特的藝術風格;其唱腔豐富,綜合了莆仙的民間歌謠俚曲、十音八樂、佛曲法曲、?
宋元詞曲和大曲歌舞的藝術特點,用方言演唱,具有濃厚地方色彩,迄今仍保留不少宋元南戲音樂元素,被譽為“宋元南戲的活化石”。莆仙戲現存傳統劇目有五千多個,其中保留宋元南戲原貌或故事情節基本類似的劇目有八十多個。解放後,莆仙戲經過整理、改編、演出的優秀傳統劇目有二百多個,其中,《琴挑》、《三打王英》、《團圓之後》、《春草闖堂》、《秋風辭》、《新亭淚》、《晉宮寒月》、《葉李娘》、《狀元與乞丐》、《江上行》等優秀劇目譽滿全國劇壇。劇種的著名劇作家有陳仁鑒和柯如寬、江幼宋等,著名演員有黃文狄、林棟誌、朱石鳳、黃寶珍、王少媛等。編輯本段追溯起源莆仙戲是中國戲曲劇種中歷史最悠久,源於唐,成於宋,盛於明清。演出形態最古老,劇目最豐富,在表演藝術上最具特點的劇種之壹。原名興化戲。流行於福建省莆田、仙遊二縣及惠安、福清、永泰等鄰縣的興化方言區;因宋時莆田、仙遊隸興化軍,明、清時隸興化府而得名。中華人民***和國成立後,始改稱莆仙戲。編輯本段發展歷史綜述莆仙戲源遠流長,歷史悠久,晉未南北朝,中原百姓大批南遷福建,當時盛行的中原"百戲"亦隨之傳入福建莆仙。並形成了在語言,唱腔和表演上具有濃郁地方特色的戲曲聲腔。唐代唐代莆仙民間歌舞百戲盛行。據傳?,唐開元間(713-741),莆田江東村美女江采蘋,被唐明皇選調入宮,賜封梅妃,備受寵幸(見《中國人名大辭典》"江采蘋"條,《唐宋傳奇梅妃傳》)。其弟曾隨同進覲,封為國舅,後來回莆,明皇賜其壹部"梨園",帶回供宴樂,於是宮廷教坊歌舞百?
戲傳播莆仙。故莆仙音樂歌舞有"集盛唐古曲之精英,留霓裳羽衣之遺響,采宮廷教坊之薈萃,取山村田野之歌調"的美稱,唐鹹通間(860-873),福州玄沙寺住持宗壹大題,"南遊莆田,縣排百戲迎接。"(見宋沙門道原纂《景德傳燈錄》卷十八)唐代"百戲",亦稱"散樂"是壹種"俳優歌舞雜奏"(見《舊唐書.音樂誌》,豐富多彩的雜戲和歌舞表演。宋代宋代,興化文化較發達,文人中舉及在外居官的不少。他們有的善音律詞賦,好歌舞雜劇,多置有家樂自娛。宋時莆田文士方梅叔,是個"歲得束修及青雲貴人饋遺以自肥"的塾師,也"買歌伎數十人",盡日在家"吹笙鼓琴,以娛賓客"(見宋王邁《瞿軒集》卷十壹《莆陽方梅叔墓誌銘》)。蔡京壹家,在宋時多居官顯要,在京常"家宴張樂",令家樂優伶給表演雜劇取樂(見宋周暉《清波雜誌》)。其家鄉仙遊赤嶺子侄,每宴亦令歌會歌舞,據調查赤嶺現今流行的"十番",有"大樂"和"小樂"之別,規範嚴謹。樂員演奏時需張"涼傘",穿禮服,據說是宋代官家宴樂之遺響,(見福建省戲曲研究所油印本《仙遊縣戲曲調查資料》)。歷史沿革莆仙戲,因形成於興化地區(今莆田、仙遊),用興化方言演唱,故俗稱“興化戲”。它流行於莆田、仙遊兩縣、惠安縣北部及福建南部興化話流行的地區。莆仙戲濫觴於南宋,清朝莆田文人關陳謨在《閩中雜記》中記載:“興化戲劇源於宋而盛於明。”南宋莆田詩人劉克莊(1187~1269年)晚年於南宋端平年間(1234~1236年),在故鄉看到莆仙戲演出,曾賦詩描述當時盛況:“抽簪脫袴滿城忙,大半人多在戲場”,“兒女相攜看市優,縱談楚漢割鴻溝”,“陌頭俠少行歌乎,方演東晉談西都”。可知,所演劇目多以歷史故事題材為主,並包含某些宋、元南戲古老與罕見的劇目。據1962年調查統計,莆仙戲傳統劇目有5000多個、8000多本,其中與宋元時期南戲有關的劇目,除了被稱為“戲文之首”的《王魁》與《蔡伯喈》外,還有《張協狀元》、《郭華》、《陳光蕊》、《劉文龍》、《劉錫》、《王祥》、《朱買臣》、《趙盾》、《殺狗記》、《小孫屠》、《蘇秦》、《劉知遠》、《王十朋》、《老萊子》、《董永》、《樂昌公主》、《王煥》、《姜詩》、《高文舉》等81個,有抄本流傳下來的***57個,其中被稱為“宋元戲文”三種之壹的《張協狀元》,是目前中國流傳至今最早的壹本南戲劇目。此劇在全國各地早已失傳,惟獨保存在莆仙戲裏,700多年來歷演不衰。據老藝人黃文狄(1895~1967年)回憶,師傅代代相傳,清乾隆年間(1736~1795年),莆田“後周二班”演過此劇。由於興化話“協”與“洽”諧音,所以劇名又叫《張洽》。後來劇本傳到清光緒年間(1875~1908年)的“玉樓春班”,民國初年由“福順班”演出。明、清時期,是莆仙戲發展、繁榮的時期。明朝莆田文人姚旅在《露書》卷八《風篇》中記載了莆仙戲使用的特殊樂器笛管:“以葭蘆為之,莆中謂之蘆笛。然亦莆中多此,豈余所見未廣耶?”演員的冠飾也很有特色:“弁如幘,但當耳有兩手拤耳。余少時於戲場見之,猶有吉祥之意。”長樂人謝肇淛在《五雜俎》卷十二“物部四”中記曰:“莆田多善鼓琴,而多操閩音”。清康熙十三年(1674年),黃金龍辦起私人家班:“集戲子壹班為生”(清·陳鴻《清初莆變小乘》)。而民間班、社大發展,據清陳鴻《莆靖小紀》載,康熙三十四年(1695年)“十二月廿九日迎春,戲子廿八班,***妝春架四十八架,官民***賞新年。”乾隆二十七年(1762年),莆田北關外頭亭瑞雲祖廟,嵌立壹塊“誌德碑”,上列戲班***32班,比康熙三十五年(1696年)增加了12班,達到鼎盛時期。清道光年間(1821~1850年),僅仙遊壹縣就有戲班60多班。當時,湖南人陳盛韶任仙遊縣令,他在《問俗錄》中記載:“俗喜歌舞,裏巷婚喪,靡不演劇,而價亦廉。合邑60余班,閩人通稱七子班。樂操土語,別郡人終日相對,不達壹語”。據調查統計,從清中葉到清末,莆田、仙遊兩地的戲班達到150多個。並從昆曲、弋陽腔及亂彈等聲腔中吸收了大量傳奇劇目,改調而歌,使莆仙戲傳統劇目更為豐富。此外,清代莆仙戲還出現根據時人時事或地方故事編演的時事劇。其中有揭露仙遊縣令宋某胡亂判案,草菅人命,造成冤案的《王監生》;有反映八國聯軍攻入北京後,清廷壹品大官被英、法侵略者驅趕上街掃馬糞的《紅頂掃馬糞》,以及《林則徐禁煙》、《嗎啡劫》等。民國時期,京戲、閩劇相繼傳入莆田,京劇的武打表演與俠義劇目,閩劇的機關布景和表演手法,都對莆仙戲產生了壹定影響。而後臺伴奏也從原先的鑼、鼓、吹單純的樂器,向民間吸收了“十音”、“八樂”中的部分樂器和外地劇種的樂器,諸如二胡、板胡、琵琶、三弦、揚琴、大提琴等,使莆仙戲音樂形式更加多樣與抒情化。20世紀二三十年代,莆仙戲演出活動十分活躍。民國9~12年(1920~1923年),“紫星樓”班首次出國,赴新加坡、馬來西亞演出《伐子都》、《征東》、《征西》、《三國》、《封神榜》等劇目。民國16~19年(1927~1930年),雙賽樂班赴新加坡、馬來西亞演出《天豹圖》、《瓦崗寨》、《水滸》、《三國》、《方世玉打擂臺》、《王魁與桂英》等。這壹時期,莆仙戲劇壇上湧現壹批著名演員,如生角黃文狄、老生傅起雲、凈角林元、小生鄭應、凈角林爐、旦角陳金標等。抗日戰爭勝利後至1949年,莆仙戲處於低落時期,戲班大量減少,藝人紛紛改行或星散農村。中華人民***和國成立後,莆仙戲獲得新生。50年代初,莆田、仙遊兩縣文化主管部門,組織戲班藝人,學習貫徹黨的文藝方針和“改戲、改人、改制”政策,對莆仙戲進行恢復和改革工作,莆田縣的“新***和”、“益華風”、“賽鳳凰”、“新民風”、“賽天然”等40多班,仙遊縣的“新仙和”、“新泉春”、“新玉和”等10多班,先後恢復演出。他們分別移植、改編並上演壹批來自老解放區的劇目,如《闖王進京》、《林沖》、《三打祝家莊》、《逼上梁山》、《九件衣》、《血淚仇》等,受到觀眾贊賞。1951年至1952年,由文化部門派出幹部和由藝人民主選舉產生劇團領導班子的新型劇團(如莆田縣典型劇團和仙遊縣實驗劇團等)先後成立。1953年,莆田縣建有大眾劇團、勞動劇團、荔聲劇團、和平劇團、前進劇團,仙遊縣有鯉聲劇團等,推動了劇目編演工作。1952年10月,經整理的傳統戲《千裏送》,參加福建省首屆戲曲觀摩會演,受到好評。1954年8月,又整理傳統戲《琴挑》、《瑞蘭走雨》、《百花亭》、《果老種瓜》、《春江》等,參加福建省第二屆戲曲觀摩會演。同年9月,莆仙戲代表隊首次赴上海,參加華東區戲曲觀摩會演,《琴挑》獲演出獎等。1959年9月,莆仙戲代表隊參加福建省巡回演出團,攜帶《團圓之後》、《三打王英》赴京參加國慶十周年獻禮演出。黨和國家領導人劉少奇、周恩來、朱德等觀看演出,並和全體演職員合影留念。1960年,被譽為“莎士比亞式大悲劇”的《團圓之後》,由長春電影制片廠拍成戲曲藝術片。50年代,莆仙戲還編演壹批反映現代生活的劇目。1956年2月,仙遊縣鯉聲劇團編演的《大牛與小牛》、《三家林》,莆田縣實驗劇團編演的《種荔枝》,參加福建省第壹屆戲曲現代戲匯報演出,受到好評。《大牛與小牛》、《三家林》還獲得劇本創作獎。1958年8月,仙遊縣鯉聲劇團創作的《夫妻紅》,參加福建省第二屆戲曲現代戲匯報演出,得到好評。與此同時,莆田、仙遊兩縣文化主管部門和編劇小組,在發掘、整理傳統遺產,開展藝術教育方面,做了大量工作。他們組織人員,深入民間、劇團和流散藝人中,搶救、挖掘、征集到大批演出抄本、音樂曲牌和歷史文物,並記錄出許多口述本。至1962年7月,全省挖掘搶救戲曲傳統遺產現場會在莆田召開時,***收集有傳統劇目5619多個,其中1020個劇目是新發掘發現的,演出抄本8000多冊,音樂曲牌1000多支,僅與《南詞敘錄》對照,就有《張洽》等81個劇目與宋元南戲同名。又如1956年,從民間搶救、挖掘的劇本《傅天鬥》(莆仙戲目連戲的壹種),是具有較高研究價值的珍貴文獻。此外,60年代初期,還先後整理、編印有《莆仙戲傳統科介》、《莆仙戲傳統舞臺美術》等書稿。同時,由福建省戲曲研究所戲曲歷史研究室與各地戲曲工作者組成的歷史調查組,在中國戲曲研究院專家的指導下,在莆田、仙遊兩地作長達4個月的觀摩調查,寫出幾十萬字的莆仙戲歷史調查報告。藝術教育方面,莆田、仙遊兩縣於1956年舉辦莆仙戲藝術訓練班、學員班,排演《敬德畫像》、《胭脂鋪》等劇,並參加福建戲曲藝術訓練班匯報演出。“文化大革命”期間,莆仙戲遭到嚴重破壞,《團圓之後》、《春草闖堂》、《三打王英》等大批好的和比較好的劇目,被打成“毒草”受到批判,許多藝人受迫害,劇團被撤銷。粉碎林彪、江青反革命集團後,莆仙戲再次獲得解放。1978年後,兩縣專業劇團陸續恢復演出,並湧現出許多民間職業劇團。80年代初,為解決莆仙戲演員青黃不接問題,福建省藝術學校委托莆田地區舉辦莆仙戲學員班。莆、仙兩縣還分別辦起藝術學校,培養壹批青年演員。中***十壹屆三中全會以來,莆仙戲和其他劇種壹樣,獲得新的繁榮與發展。1979年2月,仙遊縣鯉聲劇團重新排演由陳仁鑒(執筆)、柯如寬、江幼宋編劇的《春草闖堂》,赴京參加國慶三十周年獻禮演出,獲劇本創作壹等獎、演出壹等獎。該劇先後被全國600多個劇團移植演出,中國京劇院等還攜帶該劇到香港地區及國外演出,在東南亞頗有影響。從1981年至1997年,莆田、仙遊兩縣劇團先後改編、創作、上演壹批優秀劇目,如《狀元與乞丐》、《新亭淚》、《鴨子醜小傳》、《秋風辭》、《遺珠記》、《葫蘆灣》、《劉賀登基》、《逃難記》、《乾佑山天書》等,均在省戲劇會演中獲獎。[1]編輯本段藝術形式特點莆仙戲的表演古樸優雅,不少動作深受木偶戲影響。莆仙戲的行當沿襲南戲舊規,原來只有生、旦、貼生、則旦、靚妝(凈)、末、醜等七個角色,俗稱“七子班”。莆仙戲的音樂傳統深厚,唱腔豐富,迄今仍保留不少宋元南戲音樂影響。莆仙戲的聲腔主要是“興化腔”,它綜合溶化莆?仙民間歌謠俚曲、十音八樂、佛曲法曲、宋元詞曲和大曲歌舞而形成,用方言演唱,是壹種具有濃厚地方色彩和風味的聲腔。興化民間流行的歌舞百戲、吸收了"吳歌","楚謠"(見宋林光朝《艾軒集,閏月登越王臺次韻經略敷文所寄詩》)及雜劇表演,逐漸形成既有戲劇故事;又有綜合唱、做、念、舞和服飾化妝,在戲棚上表演的戲曲,時稱優戲。宋時,興化民間優戲演出的形成多種多樣,有雜劇,傀儡戲(提線木偶),歌舞和雜技等。記載據宋莆田劉克莊致仁家居時的詩文記載,當時興化民間優戲演出的故事有:楚漢劉鴻溝的"鴻門會",項羽兵敗垓下的"霸王別姬";兩晉興亡的"東晉西都";古代神話的"誇父逐日",外邦朝貢的"昆侖奴獻寶"等。演出的場所有廣場的"戲棚",也有廟宇的"戲臺"。伴奏樂器主要是鼓、?鑼、笛(即篳、篥)。演出時很受歡迎,出現所謂"抽簪脫 滿城忙,大半人多在戲場","空巷無人盡出嬉","遊女歸來尋墜珥""棚空眾散足淒涼,昨日人趨似堵墻;兒女不知時事變,相呼入市看新場"的盛況(見宋劉克莊《後村先生大全集》卷?十、卷二十壹、卷二十二、卷?四十三).?據調查考證,莆仙戲的傳統劇目,音樂曲牌,行當腳色都與南戲有著密切關系。莆仙戲傳統劇目有五千多個,其中保留宋元南戲原貌或故事情節基本類似的劇目?有八十多個,有劇本流傳的有五十多個,如《目連救母》、《活捉王魁》、《蔡伯喈》、《張洽》(即《張協狀元》、《朱文》、《樂昌公主》、《劉文龍》、《陳光蕊》、《王祥》、《郭華》、《崔君瑞》、《王十朋》、《劉知遠》、《蔣世隆》、《殺狗》、《琵琶記》等。與《南詞敘錄》"宋元舊篇"著錄的南戲劇目相同或基本相似。曲牌莆仙戲的部分曲牌,其名目、音韻、詞格與唐、宋大曲和宋詞調相同。尤其是僅存於早期南戲《張協狀元》的〔太子遊四門〕,卻是莆仙戲常用的曲牌。莆仙戲迄今仍保留不少宋元南戲音樂遺響。唱腔曲牌有壹千多支,有"大題三百六,小題七百二"之稱。聲腔稱"興化腔",它是綜合溶化莆仙民間歌謠俚曲,十番八樂,佛曲法曲,唐宋聲詩、詞樂和大曲歌舞而形成的,用莆仙方言演唱,具有深厚地方色彩和風味。莆仙戲樂器早期很簡單,也象宋元南戲壹樣只有鑼、鼓、笛。鼓用大鼓,鑼稱沙鑼。鑼鼓是節制舞臺表演的,鑼鼓經有三百多種,規矩嚴格。笛稱笛管,有蘆笛和梅花二種。蘆笛亦稱頭管,傳自古代篳篥,是莆仙戲獨特的吹奏樂器;梅花,壹名嗩吶,也是莆仙戲的主要樂器。曲牌名拾趣莆仙戲是我國古老劇種之壹。它的曲牌,有大題三百六,小題七百二。其名多彩多姿,有數字趣的,有疊字趣的,有動植物趣的,……有其濃郁的鄉土風情。現在提出其中的“十趣”,與戲曲愛好者***賞。?數字趣:壹封書、二古歡、三登樂、四朝元、五更裏、六州歌頭、七兄弟、八聲甘州、九如歌、十杯酒、十二欄桿、三十六送、鬥百花、千秋歲、萬木生花?方向趣:東風第壹枝、西江月、南鄉子、北臺樁、上小樓、江中水、下山虎?疊字趣:朝朝歡、叨叨令、步步嬌、聲聲慢、字字雙、僥僥令、縷縷金、聲聲樂、慢慢跳、節節高、喜盈盈、兩休休、好姐姐?擬人趣:昭君怨、國公鞭、七娘子、八仙歌、太師引、狀元遊、虞美人、醉公子、二郎神、三學士、祝英臺、花木蘭、賀新郎、賽紅娘、耍孩兒、迎仙客、泣顏回、笑和尚?動物名趣:鳳凰臺、鷓鴣天、鶯啼序、蝶戀花、彩鳳舞、金雞叫、鵲橋仙、駐馬廳、山坡羊、水龍吟、釵頭鳳、撲燈蛾、水底遊魚?植物名趣:壹剪梅、石榴花、梧桐序、荷葉杯、小桃紅、木櫻桃、桂枝香、葫蘆藤、玉芙蓉、紅芍藥、采連歌、庭前柳、金枝玉葉?七彩趣:青歌、玉盞、紅納襖、皂羅袍、金不換、玉堂春、青越香、滿江紅、錦庭芳、白萍香、彩旗兒、玄霜令、黑夜行、燭影搖紅?名勝古跡趣:洛陽春、漢宮春、武陵春、沁園春、玉樓春、蘇州歌、福清歌、楚江州、梁州序、秦樓月、憶江南?自然風韻趣:壹江風、雙樓月、探春令、夜遊湖、日正好、月影斜、艷陽天、雨霖鈴、風入松、煙落霞、駐雲飛、醉東風、春宵美景、曉風秋月、月下錦庭芳?升平樂趣:農家樂、漁家樂、清平樂、普天樂、孝順歌、慶有余、望故鄉、阮郎歸、好事近、醉太平?縱觀莆仙戲曲牌名,其中有許多天衣無縫的巧對,如壹剪梅對十杯酒,步步嬌對聲聲慢,二郎神對三學士,秦樓月對漢宮春,彩鳳舞對水龍吟等,生動有趣。同時,莆仙戲的曲牌名與古詞調名相同的頗多,如千秋歲、雨霖鈴、錦庭芳、天仙子、蔔算子、菩薩蠻、浣溪沙、水調歌頭、霜天曉角、燭影搖紅等。?莆仙戲曲牌千多首,內蘊豐富多彩,是鄉先輩經過千百年來的創造、加工、錘煉,並在舞臺音樂實踐中取得成功的戲劇文學藝術的結晶,是寶貴的文化遺產。編輯本段角色概述莆仙戲的行旦角色原先只有生、旦、貼生、貼旦,靚妝(凈)末、醜***七個,故稱"七子班"。清末增加了老旦,故稱"八仙子弟。"莆仙戲在清末後吸收了其他劇種的分行,增加了不少角色,但"靚妝"壹角至今仍保留宋代雜劇的稱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