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吉日网官网 - 傳統文化 - 蒙古舞蹈有多少種?

蒙古舞蹈有多少種?

蒙古族民間舞蹈主要有以下幾種:

壹是盅碗舞。盅碗舞壹般為女性獨舞,具有古典舞蹈的風格。舞者頭頂瓷碗,手持雙盅,在音樂伴奏下,按盅子碰擊的節奏,兩臂不斷地舒展屈收,身體或前進或後退,意在表現蒙古族婦女端莊嫻靜、柔中有剛的性格氣質。舞蹈利用富有蒙古舞風格特點的“軟手”、“抖肩”、“碎步”等舞蹈語匯,表現盅碗舞典雅、含蓄的風格。興安盟民間流傳的盅碗舞,舞姿質樸簡單,沒有嚴格的規律動作。

二是筷子舞。筷子舞以肩的動作見長,壹般由男性表演。舞者右手握筷,不時擊打手、腿、肩、腳等部位,有時還擊打地面(或臺面)。隨著腕部的翻轉變化,有時肩部活潑地聳動,有時腿部靈活地跳躍,有時轉身左前傾,有時轉身右前傾。其肩部的動作既有律動感,又具有壹種特殊的韻味,融歡快、優美與矯健為壹體。動作雖簡單,但卻以技巧取悅觀眾,故有壹定的表演性質。在興安盟民間流傳的筷子舞,既有男性獨舞,也有男女群舞。在表演形式上由單手執筷子發展為雙手執筷子,肩部、腰部、腿部的舞蹈語匯也更加豐富。因此舞蹈顯得歡快、明朗、新穎,淋漓盡致地表現了蒙古族熱情、開朗、剽悍、豪邁的民族個性。

三是安代舞。安代舞於明末清初發祥於科爾沁草原南端的庫倫旗。最初是壹種用來醫病的薩滿教舞蹈,含有祈求神靈庇護、祛魔消災的意思,後來才慢慢演變成為表達歡樂情緒的民族民間舞蹈。傳統的安代舞,有準備、發起、高潮、收場幾個程序,都由“博”來主持。隨著歷史的發展和社會的進步,興安地區帶有迷信色彩的安代舞已不復存在,而是把它作為壹種民間歌舞傳承下來。在科爾沁地區,在逢年過節時、在慶祝豐收的日子裏、在喜喪婚嫁和迎賓的宴會上,人們都要跳安代舞。姑娘媳婦揮舞頭巾跳,小夥子脫去馬靴光著腳丫跳,孩子們做著鬼臉跳……舞蹈動作有甩巾踏步、繞巾踏步、擺巾踏步、拍手叉腰、向前沖跑、翻轉跳躍、淩空踢腿、騰空蜷身、左右旋轉、甩綢蹲踩、雙臂掄綢等等,這些優美瀟灑的動作,融穩、準、敏、輕、柔、健、美、韻、情為壹體,形成了盛大的狂歡場面,把美和對美的追求推向了極致。

四是查瑪。查瑪是藏傳佛教為了弘揚佛法、傳播教義、阻止邪惡誘惑、堅定佛門信念而舉辦的壹種帶有慶典性質的藝術活動。歷史上,在“殿宇雄壯、比擬佛國”的科爾沁地區乃至內蒙古自治區全境,絕大多數寺院召廟都曾壹年壹度由喇嘛們表演這種舞蹈。至今,部分召寺依然傳承表演這種舞蹈。查瑪在蒙古族舞蹈文化中有著舉足輕重的地位。

科爾沁地區查瑪表現形式有三種:壹是經堂查瑪。表演者二至四人,於經堂誦經時主要通過手勢動作對佛進行功德禮贊。二是米拉查瑪。在召寺前廣場搭臺表演。人物有米拉、黑白老頭、狗、鹿(均由人扮演)等,以說、唱、舞、樂的形式,頌揚米拉撇家棄業,苦意修行,雲遊四方,傳播佛理,終成正果的故事。三是廣場查瑪。在大雄寶殿前廣場上表演。人物眾多,程式固定,動作規範,舞蹈性最強,流傳較為普遍。在查瑪表演中,登場者統稱護法神。護法神分大查瑪(主神)、小查瑪(皈神)兩類。查瑪壹般由13—15個舞蹈段落組成,多以單人、雙人、四人的形式表演。凡屬大查瑪者,均以單人舞的形式表演壹個獨立舞段;亦有壹神化作多神、按東西南北中方位同時起舞的。小查瑪多以四人舞的形式出現;亦可在主神舞蹈時,以侍者的身份在旁伴舞。相對而言,舞蹈中大查瑪的動作沈穩獷悍,神態超然,舉手投足都很有造型性,體現了強烈的宗教內涵和人物的思想情感;小查瑪則動作靈活,節奏明快,不拘形態,較少神威,有很強的韻律性。某些規模較大的召寺,為了便於傳承,還將近似的人物動作予以規範,確定名稱。

五是科爾沁“博”舞。“博”,是薩滿教中的巫師,研究者稱之為“薩滿”。蒙古人則自稱為博。博所進行的宗教祭祀活動稱為行博。博舞即指行博時所跳的舞蹈。博教曾為蒙古族所長期信奉,但自藏傳佛教傳入後即日漸衰落,現在僅有少量殘存,主要流傳於科爾沁草原。博舞保留較完整的是興安盟和通遼市。博舞作為壹種古老的藝術形態,由於其自身的豐富內涵及其所具有的藝術性和娛樂性,不僅仍有壹定的生命力,而且有著很高的研究價值。科爾沁地區的行博,主要是用來祭祀求福和驅魔治病。以歌舞事神,治病驅魔,是其具有的主要特征。

  • 上一篇:茶葉的價格很高,為何茶農還說賣茶太難了呢?
  • 下一篇:行車指揮控制中心的英文縮寫為
  • copyright 2024吉日网官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