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計者:貝律銘
博物館新館的設計結合了傳統的蘇州建築風格,把博物館置於院落之間,使建築物與其周圍環境相協調。博物館的主庭院等於是北面拙政園建築風格的延伸和現代版的詮釋。
新的博物館庭院,較小的展區,以及行政管理區的庭院在造景設計上擺脫了傳統的風景園林設計思路,而新的設計思路是為每個花園尋求新的導向和主題,把傳統園林風景設計的精髓不斷挖掘提煉並形成未來中國園林建築發展的方向。
盡管白色粉墻將成為博物館新館的主色調,以此把該建築與蘇州傳統的城市機理融合在壹起,但是,那些到處可見的、千篇壹律的灰色小青瓦坡頂和窗框將被灰色的花崗巖所取代,以追求更好的統壹色彩和紋理。博物館屋頂設計的靈感來源於蘇州傳統的坡頂景觀壹壹飛檐翹角與細致入微的建築細部。然而,新的屋頂已被重新詮釋,並演變成壹種新的幾何效果。玻璃屋頂將與石屋頂相互映襯,使自然光進入活動區域和博物館的展區,為參觀者提供導向並讓參觀者感到心曠神怡。玻璃屋頂和石屋頂的構造系統也源於傳統的屋面系統,過去的木梁和木椽構架系統將被現代的開放式鋼結構、木作和塗料組成的頂棚系統所取代。金屬遮陽片和懷舊的木作構架將在玻璃屋頂之下被廣泛使用,以便控制和過濾進入展區的太陽光線。
蘇州博物館高清大圖(73張)
館建築與創新的園藝是互相依托的,貝聿銘設計了壹個主庭院和若幹小內庭院,布局精巧。其中,最為獨到的是中軸線上的北部庭院,不僅使遊客透過大堂玻璃可壹睹江南水景特色,而且庭院隔北墻直接銜接拙政園之補園,新舊園景融為壹體。
據說,位於中央大廳北部的主庭院的設置是最讓貝聿銘煞費苦心的。主庭院東、南、西三面由新館建築相圍,北面與拙政園相鄰,大約占新館面積
的1/5空間。這是壹座在古典園林元素基礎上精心打造出的創意山水園,由鋪滿鵝卵石的池塘、片石假山、直曲小橋、八角涼亭、竹林等組成,既不同於蘇州傳統園林,又不脫離中國人文氣息和神韻。山水園隔北墻直接銜接拙政園之補園,水景始於北墻西北角,仿佛由拙政園西引水而出;北墻之下為獨創的片石假山。當問及為何不采用傳統的太湖石時,貝聿銘曾說過,傳統假山藝術已無法超過。壹輩子創新的大師,不願步前人的後塵。這種“以壁為紙,以石為繪” ,別具壹格的山水景觀,呈現出清晰的輪廓和剪影效果。使人看起來仿佛與旁邊的拙政園相連,新舊園景筆斷意連,巧妙地融為了壹體。 這種在城市機理上的嵌合,還表現在東北街河北側1~2層商業建築的設計,新館入口廣場和東北街河的貫通;親仁堂和張氏義莊整體移建後作為吳門畫派博物館與民族博物館區相融合,保留忠王府西側原張宅“小姐樓”(位於補園南、行政辦公區北端)作為飯店和茶樓用等;新址內惟壹值得保留的挺拔玉蘭樹也經貝先生設計,恰到好處地置於前院東南角。
2、中山紀念堂
設計者:呂彥直
紀念堂飛檐飄卷,所使用的琉璃瓦制作精致美觀。中山紀念堂選用了孫中山先生生前最喜愛的寶藍色琉璃瓦作為主色調,不能不說是煞費了壹番苦心的。1963年,中山紀念堂曾經進行了壹次大規模的翻修,特別從廣東佛山的石灣定制了寶藍色琉璃瓦,重蓋了堂頂瓦面,在保留原有圖案的基礎上進行了翻新。
檐角的雲水花紋、鬥拱上的裝飾圖案、檐頭的鐘形鐵馬,梁上的"d"字圖形,也都極富民族特色。在維修中,翻新的方法是傳統的,材料卻是現代的。紀念堂外的彩畫除了進行常規的補縫補色外,還采用矽化防水劑進行保護,這就像在外面蒙上了壹層保護膜。堂內則使用了防黴防潮的新油漆,有些材料甚至是進口的,以保證能對彩畫起到更好的保護。
紀念堂正門檐下懸掛的五盞巨大的長方形掛穗嵌玻璃青銅大吊燈,除玻璃外,全部以生鐵鑄成,甚至邊底部垂下的絳穗,也是由生鐵鑄就的。
中山紀念堂所采用的彩色陶質道板磚及外墻裝飾毛面磚,是原上海泰山磚瓦有限公司首創,並成為中國首批享有專利的產品之壹。美觀端莊、自然質樸、經久耐用、具有吸音、吸光、抗凍、永不褪色的獨特效果,被譽為“泰山磚”。和中山紀念堂壹樣,解放前營造的上海大廈、上海國際飯店、錦江飯店、上海青年會、天津章華東南亞,都采用了這種高強度耐磨磁磚。
從空中俯視,紀念堂呈外突的傘型結構,青磚藍瓦藍象征著孫中山先生當年設計的青天白日,實在令人矚目。
參考資料:
希望能幫到L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