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吉日网官网 - 傳統文化 - 被辣條改變命運的漯河:拉起500億產業,光衛龍去年納稅4個億

被辣條改變命運的漯河:拉起500億產業,光衛龍去年納稅4個億

辣條掀起“國潮”革命

當代壹些年輕人,有可能不知道漯河,但肯定嘗過鹹香甜辣的衛龍辣條。衛龍的“扛把子”地位,在辣條行業裏可謂無可撼動,哪怕是在營銷圈,衛龍也打造了壹枝獨秀的營銷現象,先後跟暴走漫畫、微博段子手緊密合作,隔三差五就能制造個微博熱搜。

疫情期間,衛龍通過官微宣布,向武漢捐贈壹批辣條、魔芋爽,發放給壹線的醫護人員。不僅如此,衛龍在疫情期間宣布給返崗員工平均漲薪30%,還計劃再招工1000人,再次賺足眼球。

少有人知道的是,衛龍辣條的發源地是河南省漯河市。這裏是國內辣條主要產區,漯河的壹年辣條總產值能達到全國的七分之壹。

在漯河,本地人要想吃辣條的話,可不是按照超市的散裝零售買的。他們要按斤按兩地買,壹次買兩三斤辣條回家放著,慢慢吃。吃法兒也是靈活多變的,不管是燒餅、雞蛋、饃饃還是煎餅果子,辣條壹定不能缺。萬物皆可辣條的飲食方式,在十多年前的漯河已經流傳開來。

如果說其他地方聚會少不了酒,漯河人的飯桌上常少不了辣條,逢年過節時,壹箱辣條就能成為他們走親訪友的禮物之選。

漯河辣條的飲食文化,給了衛龍壹個發展壯大的土壤。無論從學校邊的小賣部,到大型Mall裏的專賣店,都能看到衛龍辣條的身影。這個風靡大江南北的小食品——辣條,成了新時代的“國民零食”。

圖/視覺中國

沒有人想到,這個5毛錢的街邊小吃,也能登上美國奢侈食品榜單,成為繼老幹媽之後的又壹“國貨”代表。2015年11月,衛龍辣條現身美國亞馬遜網站,標出的單價高達14美元,折合人民幣90多元。

衛龍內部員工把上述成功的關鍵歸結為在產品口味上的成功, “衛龍辣條的食品品類多達60多種,但它們都有壹個特點就是不太辣。這是因為我們調研發現,除了湖南、四川壹帶偏愛辣食,更多地區的人們飲食習慣並不太辣,所以衛龍也將原來辣條的辣度降低,從麻辣調整為甜辣,更加符合大眾口味。”

衛龍開始不斷豐富調味品品類,不僅在調味面制品類,也將辣條擴展到豆制品類、魔芋制品類、素食類、肉制品類五大類幾十種產品。但產品庫不斷擴充的同時,人們也發現這個以前辣翻天的零食,開始轉為甜食。

“廣東是我們最大的銷售區域,雖然說他們離湖南更近壹些,但廣東人的口味偏清淡,不喜歡吃辣。”

“藍海”變“紅海”

走在漯河的大街小巷裏,妳很難感受到漯河作為辣條之鄉的特有氛圍,只有在個別社區超市、商場購物中心等,才會看到那些帶有五顏六色包裝的辣條。而在衛龍崛起之前,漯河市的街頭充斥著售賣牛筋面的攤販,走在街頭,手工辣條的味道讓人無處可藏。

漯河人民很早就在辣條的“滋潤”下成長,比起以往街頭巷尾的熟悉香味,辣條之鄉如今呈現出更多的工業氣息。

衛龍總部,位於漯河以東的經濟開發區民營工業園,走進工業園區域內,能看到顯眼的衛龍食品產業園標識。今年8月份,衛龍總部員工搬遷進了新的園區,衛龍食品二期產業園的多條生產線也陸續投產,成為衛龍食品的主要生產基地。而原有的衛龍食品壹期產業園中,部分建築被冠以“衛龍學院”的標識,僅對內部員工開放。

相比以往的園區,新搬進去的園區大樓,有了更多的食品生產車間,但在內部員工張龍看來,這些產量還不足以支撐衛龍的長遠發展,”我們後續還有壹個總投資30億元的三期產業園正在建設”。漯河市政府人員曾表示,衛龍三期產業園項目的建成,承載著“年產值突破200億元,將成為全市第二家超百億級食品企業”的目標。

實際上,利用市場低谷期,不斷改進生產技術,以擴大辣條產能,是衛龍發展的關鍵因素。比如,2004年,辣條被貼上“垃圾食品”標簽,銷售慘淡,衛龍董事長劉衛平卻在供應鏈上投入大量資金,將原來的半自動操作逐步改為自動化;2017年,衛龍又進壹步建設研發中心,配備了各種專業檢測儀器。

圖/視覺中國(辣條加工廠)

壹位漯河本地人士評價道,這些操作,在當時辣條行業甚至地方性零食的生產商中都是相對超前的做法。它不但提高了產能,保障了食品的安全性,某種程度上也鞏固了品牌優勢。

通過壹系列的技術叠代,衛龍辣條的產值在辣條市場上占比逐年提高。但競爭者也紛至沓來。中國食品產業分析師朱丹蓬曾表示,“2018年中國辣條產業規模為580億元,辣條的平均毛利率接近50%,高毛利自然引得資本競相加入。”目前,三只松鼠、良品鋪子、百草味、鹽津鋪子等網紅零食品牌,都已將辣條作為產品矩陣的壹員。

意識到競爭格局的衛龍,也開始逐漸改變對經銷商的策略。據衛龍內部員工說道,“現在衛龍對經銷商的要求主要有三點:第壹,必須是配送型的經銷商,有壹定的車輛運輸能力;第二,經銷商承擔壓貨風險,比如壹年100萬的訂單量,經銷商得保證有壹定覆蓋能力,且自主承擔售後服務;第三,超過壹定的量,不能同時銷售其他種類的辣味食品。”

而在渠道鋪排的安排上,衛龍也同樣做出了調整,經銷商只能做終端的代理銷售,後續不會再做批發。“以前我們公司是有批發,但目前公司改制,開始實行合夥人模式,因此會更註重終端門店。”

這樣的策略調整,擊退了壹部分經銷商的熱情,“衛龍辣條在今年疫情後已經有過壹輪漲價,再加上不能轉賣渠道和壹定的銷售品類限制,這對我們來說過於苛刻了。”

另壹位漯河本地的經銷商對此也表示不理解,其認為休閑零食產品的特性,決定了它的業績貢獻池主要在線下,線上主要作為壹個平臺。目前,衛龍辣條近9成的銷售業績來自線下終端門店,剩下的10%才是來自電商。

圖/作者李逗拍攝

不過,在無序化的辣條市場裏,同樣有人願意為它的品牌溢價買單。多位門店銷售人員向AI 財經 社介紹道,與其他同類辣條食品相比,衛龍辣條的批發價是最貴的,平均每包衛龍辣條進貨價格多出3-5毛錢,“衛龍辣條雖然價格最高,但賣的最快。相比同類辣條產品,衛龍辣條壹個月能賣500件,其他就只能賣50件。”

漯河制造,等待新生

距漯河經濟開發工業區不遠的光明路,是壹條集合了百貨、商超、食品等批發性質的休閑街。常來這裏的顧客,大多是過來批量采購的,而衛龍位於漯河的食品旗艦店,也是全國僅此壹家的旗艦店,便開在這裏。

“開在這兒,是希望能夠接觸到以前沒有接觸到的商家們,給他們提供壹些小批量的購買服務,後面生意更好談嘛。”衛龍旗艦店的營銷人員陳英說道。不過,半個小時內,這家門店只來了壹位顧客,購買了20包種類各不相同的衛龍辣條,便火速離開。

而與批發市場裏的其他門店相比,這個成績已經算得上樂觀了。整個偌大的批發市場裏,這裏只偶有兩三個行人匆匆而過。

近年來,隨著各地興起食品工業大潮,漯河以辣條、火腿腸等傳統休閑零食為主的食品產業,正在遭遇沖擊。比如河北、山東、福建等農業大省的縣級食品產業園區如同雨後春筍般湧現,逐漸形成明顯的食品產業集聚現象。

辣條產業的崛起曾給了漯河發展的信心。辣條供應鏈的成熟,帶來了相關上下遊產業的發展,比如上遊的花椒、辣椒、油菜,中遊的食品工業、包裝印刷、機械制造,下遊的物流、電商等產業,均受益其中。更為重要的是,在拉動GDP方面也有著重要作用。2020年合作夥伴大會上,衛龍董事長劉衛平還曾透露,2019年衛龍整體營收49.09億元,壹年貢獻稅收4個億。

圖/視覺中國

而除了辣條產業之外,漯河最閃亮的食品明珠還有雙匯、南街村等。

另壹個不可否認的是,作為食品名城,河南漯河壹年食品業產值達2000億元,擁有7000多家相關企業,但大多為中小企業,創新研發能力薄弱,產品同質化嚴重,成為制約漯河食品產業轉型升級的瓶頸。

漯河市官方消息發布,2019年全年規模以上食品工業增加值增長7%,占規模以上工業的47.3%,雖然食品工業依舊占據全市經濟的半壁江山,但相較於2018年來看,無論是增速還是占比都略有下降。

有漯河食品行業人士指出,“在食品行業主打 健康 化策略的當下,漯河當地食品企業推出的產品依然是十多年前的老樣子,相比現在很多推陳出新的食品而言,變化並不大。”

“食品行業已由生存型消費向 健康 型、享受型消費轉變。誰開辟了明顯的差異化,誰就能殺出壹片新藍海。”中國食品工業協會常務副會長劉治在食博會的壹場演講上表示。

受疫情影響,原本定於5月份召開的漯河食博會,被推遲到了今年11月。即將舉辦的第十八屆食博展覽會,承載著這座食品名城的光榮與夢想。從首屆食品節開始,漯河市就把招商引資作為衡量節會成敗的重要標誌,但在食品工業產值下滑的趨勢下,2020年的招商引資任務將比往年更為艱巨。

  • 上一篇:蒙古族文化特色
  • 下一篇:讓高考作文穩中求勝的法則
  • copyright 2024吉日网官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