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文學藝術史上,它與浪漫主義是兩大主要思潮。
它提倡客觀的觀察現實生活,按照生活的本來面具精確地表現典型環境中的典型人物。
現實主義文藝在中國有悠久的歷史和很高的成就,在文學史上如《詩經》中的壹部分作品、杜甫的詩、關漢卿的戲劇、曹雪芹的《紅樓夢》等便是其代表作品。
浪漫主義:在反映現實生活上,善於抒發對理想世界的熱烈追求,常用熱情奔放的語言、瑰麗神奇的想象和誇張手法塑造形象。
如中國屈原、李白的詩歌,吳承恩的小說《西遊記》等都具有鮮明的浪漫主義特色。
浪漫主義作為壹種文藝思潮,產生於18世紀末19世紀初歐洲資產階級革命時代,反映了資產階級上升時期的意識形態,其代表作家有德國的歌德和席勒,法國的雨果和喬治·桑,英國的拜倫和雪萊等。
古典主義:17世紀歐洲出現的壹種文藝思潮。
主張以古希臘、羅馬為典範,所以叫“古典主義”。
以法國發展最為完備,他們尊重王權,崇尚理性,在藝術上追求高雅、和諧、均衡的統壹。
代表作家法國的拉辛、莫裏哀等。
迷惘的壹代:壹戰後出現在美國的壹個文學流派。
它不是壹個有組織、有***同綱領的團體。
這個名詞源出僑居巴黎的美國女作家格特魯德·斯泰因。
她有壹次指著海明威等人說:“妳們都是迷惘的壹代。
”海明威把這句話作為他的長篇小說《太陽照樣升起》的壹句題詞,於是“迷惘的壹代”成了壹個文學流派的名稱。
“迷惘的壹代”作家的***同點是厭惡帝國主義戰爭,卻又找不到出路。
他們的作品反映了這些思想感情。
海明威是“迷惘的壹代”的代表作家。
“迷惘的壹代”不僅指參加過歐洲大戰的作家,也包括沒有參加過戰爭、但對前途感到迷惘和遲疑的20年代作家,例如司各特·菲茨傑拉爾德、托·斯·艾略特和托·馬斯·沃爾夫等。
“迷惘的壹代”主要繁榮在20世紀20年代,30年代以後,他們的創作傾向,都發生了變化。
批判現實主義:歐洲19世紀30年代占主導地位的文藝思潮。
它註重研究社會問題,以現實主義的態度擴大了真實反映現實的生活面,塑造了很多有典型意義的貴族、資產階級形象,揭露和批判了封建社會、資本主義社會的罪惡現象,揭示了貴族階級沒落和資產階級興起與沒落的過程,揭示了社會生活的某些本質方面,有些作品還對勞動人民的悲慘遭遇表示了同情;同時還豐富了藝術技巧和手法。
其代表作家有法國的巴爾紮克、司湯達,英國的狄更斯,俄國的果戈理、托爾斯泰等。
未來主義:20世紀出現最早、反叛精神最強的壹個文藝流派。
十年之間,來去匆匆。
以“否定壹切”為基本特征。
否定國家機器,否定傳統文化,主張徹底拋棄藝術遺產和傳統文化,歌頌機械和都市混亂,贊美“速度美”和“力量”,主張打破理性的形式規範,用自由不羈的語句隨心所欲地進行藝術創造。
創始人是意大利作家馬裏內蒂,主要成就是詩歌,代表作家及作品是阿波利奈爾的《醇酒集》、馬雅可夫斯基的《穿褲子的雲》等。
超現實主義:源於法國,鮮明的先鋒精神,1916年的達達主義“破壞壹切”“清除壹切”給它有力的啟示。
1924年《超現實主義宣言》的發表,標誌著運動的正式發端,20~30年代在法國形成 *** ,40~50年代拓展為世界現象,1969年結束。
強調表現超現實、超理性的無意識世界和夢幻世界,它們超越了現實世界的各種束縛,重直覺,認為潛意識、夢幻才是最真實的;主張無意識的寫作,不必有什麽主題。
廣泛使用“自動寫作法”和“夢幻記錄法”。
作品怪誕,誇張、晦澀、神秘。
對後來的荒誕派、黑色幽默和魔幻現實主義產生了影響。
代表人物有布勒東、阿拉貢、艾呂雅等。
後期象征主義:是19世紀末象征主義的繼續和發展,20世紀20年代又壹次 *** 。
提倡憑直覺把握內在真實,尋找思想的“客觀對應物”,以可感的形式去體現抽象的理念,在意象、象征中隱含人生的哲理。
比象征主義視野更開闊、思考更深沈。
主張通過暗示、意象、比喻、自由聯想等藝術手法表現人的復雜微妙的主觀感受,追求半明半暗、撲朔迷離和帶有神秘色彩的藝術效果。
英國的艾略特(1888~1965)的《荒原》是它的代表作。
此外還有法國的瓦雷裏的《海濱墓園》、奧地利的裏爾克、梅特林克的戲劇《青鳥》、俄國勃洛克的《十二個》和葉賽寧、愛爾蘭的葉芝、美國的龐德等。
表現主義:20世紀初起源於德國的繪畫,後擴展至音樂、文學等領域。
它的理論綱領是“藝術是表現而不是再現”。
要求突破事物表相,表現事物內在的實質,突破對人的行為的描寫而揭示其內在的靈魂,突破對暫時現象的抒寫而展示永恒的品質與真理。
在藝術方法上,由於強調永恒,人物往往是某些***性的抽象或象征;由於強調寫內心活動,直覺和夢幻,多采用內心獨自、夢境、潛臺詞等手段;情節離奇,變化突兀,以誇張、扭曲、變形、荒誕的寫法,突出主觀的感受,追求強烈的藝術效果。
代表作與作品有卡夫卡的《城堡》、《變形記》,美國奧尼爾的《毛猿》,捷克的科幻作家恰佩克,瑞典作家斯特林堡的戲劇《到大馬士革去》。
以及德國的戲劇家布萊希特等。
意識流:以無意識活動作為文藝的表現對象,提示不同層次的心理活動,強調人的意識的矛盾性及復雜性。
在作品中,情節淡化,作者不介入,由人物直接表白自己的內心活動,不按情節而是按人物意識流程結構作品,打破了以時間為序的敘述方式,隨著人物意識的流動,通過自由聯想來表現主題,組織情節,不受時間限制,過去、現在、未來相互顛倒,彼此滲透,相互重疊,網狀式的主體結構。
代表作家有愛爾蘭的喬依斯的《尤裏西斯》、法國的普魯斯特的《追憶逝水年華》、美國的福克納的《喧囂與憤怒》、英國的伍爾夫的《到燈塔去》等。
存在主義文學:產生於30年代的法國,日漸流行於歐美。
它認為世界是荒謬的,人生是痛苦的。
壹方面揭露資本主義世界的荒唐醜惡;另壹方面表現人的不幸和毀滅的命運與孤獨、絕望、恐懼的思想情緒,同時也激勵人們面對現實的重壓而奮起抗爭。
藝術上多保留傳統風格,思想上開掘哲理深度。
代表作家與作品有薩特的《惡心》、加繆的《局外人》等。
荒誕派戲劇:50年代興起於法國。
思想上師承存在主義“荒誕”觀念,藝術上吸收超現實主義手法。
以荒誕的戲劇形式表現世界和人生的荒誕性:人生的無意義、人的異化、人與世界的隔膜、人與人之間的疏遠等。
故意采用與傳統戲劇相反的手法,制造強烈的荒誕效果。
以模糊的背景,象征、寓意、誇張、非邏輯的片段場面,抽象化、普遍化的人物,非理性的、無意義的語言。
代表作家作品有:法國尤奈斯庫的《禿頭歌女》、《椅子》,貝克特的《等待戈多》,俄國的阿達莫夫的《彈子球機器》,美國的阿爾比的《動物園的故事》,法國的讓·日奈的《陽臺》等。
新小說派:50年代興起於法國。
“懷疑的時代”的“懷疑精神”的產物。
反對傳統現實主義小說的藝術模式。
認為小說應主要描寫物的世界,應透過平常瑣碎的日常生活,揭示人的潛意識活動,表現“潛在真實”。
非意義化,非情節化,非人物化是新小說派的三個基本論點。
文體革新。
代表作家及作品有娜塔麗·薩洛特的《無名氏肖像》、米歇爾·布托爾的《米蘭巷》、克洛德·西蒙的《佛蘭德公路》等等。
黑色幽默:20世紀60年代美國重要的文學流派。
1965年3月,弗裏德曼編了壹本短篇小說集,收入12個作家的作品,題名為《黑色幽默》,“黑色幽默”壹詞即由此而來。
這些作家認為世界是壹片荒原,歷史是壹片混亂,個人無法改變生存現狀,無法掌握自己的命運。
在這種情況下,既缺乏充滿自信的莊嚴的悲劇精神,又缺乏敢於蔑視對手的明快喜劇精神,只能是“苦惱人的笑”。
黑色幽默不僅嘲弄他人,更是自我嘲弄,喜劇手法不僅用於處理醜惡和畸形,也用來處理痛苦和不幸。
代表作家及作品有:海勒的《第二十二條軍規》、馮內古特的《第五號屠場》、巴斯的《煙草經紀人》、品欽的《萬有引力之虹》等。
魔幻現實主義:拉美小說創作的大潮,發端於40年代,到60~70年代形成 *** 。
它根植於民族文化傳統的基礎上,又吸收了歐美現代化主義的表現手法。
“變現實為幻想而不失其真”,在現實生活的敘述與描寫中,引人大量超延自然的因素,奇跡、幻覺、夢境甚至鬼魂形象經常出現於情節中,時序關系被打亂,場面常帶有象征色彩,帶有鮮明的民族和地域色彩。
代表作家及作品有哥倫比亞的馬爾克斯的《百年孤獨》。
墨西哥的魯爾弗的《佩德羅·帕拉莫》,危地馬拉的阿斯圖裏亞斯的《玉米人》、《總統先生》,古巴的卡彭鐵爾的《這個世界的王國》等。
垮掉的壹代:是第二次世界大戰之後出現於美國的壹群松散結合在壹起的年輕詩人和作家的 *** 體。
這壹名稱最早是由作家傑克·克魯亞克於1948年前後提出的。
“垮掉的壹代”的成員們大多玩世不恭,篤信自由主義理念。
他們的文學創作理念往往是自發的,有時甚至非常混亂。
“垮掉的壹代”的作家們創作的作品通常廣受爭議,原因是這些作品通常不遵守傳統創作的常規,結構和形式上也往往雜亂無章,語言粗糙甚至粗鄙。
主要文學作品包括傑克·克魯亞克的《在路上》、艾倫·金斯堡的《嚎叫》和威廉·博羅斯的《裸體午餐》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