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吉日网官网 - 傳統文化 - 論流行與永恒(議論文)1000字左右

論流行與永恒(議論文)1000字左右

1

兒時讀過余光中的壹首詩《所謂永恒》:說是有壹座不夜城,野花綻蕊迸放的千燈,邊界壹過赫然就在望,從不可逼視的中央廣場,迎面激射而來的那路,原來是壹道光!至此,覺得“永恒”二字變得渺遠起來,那永恒之光,如此沈默!在沈默之中它必然要爆發吧,我想大概是這樣的。

而“流行”呢?,我想莫非是CoCo Chanel的花呢夾克,BURBERRY的格子風衣,Prada的浪漫蕾絲;再就是剪著服帖男仔頭,短短前劉海,掀起壹股PIXIECUT的奧黛麗赫本?吊膊白裙翻飛起舞,她驚笑,試著用手臂壓住裙角的瑪麗蓮夢露?還有呢?“流行”就是哼著周傑倫的歌,跳著街舞,手裏拿著ipon的時尚弄潮兒嗎?

我想:是流行成為經典,經典才鑄就了永恒。

而就在今年——2008,我欣喜的看到了流行與永恒的完美結合。

Olympic,這個承載著人類激情和夢想的奇跡——在北京,在2008,譜寫了屬於奧林匹克的——流行史詩。

以全新理念為依托的北京奧運,把握住了時代的脈搏,從"鳥巢"大跨度鋼結構應用技術、閃耀科幻色彩的"水立方"膜結構和膜材料技術,到奧運歷史上第壹次在電視轉播中采用的中英雙語同時顯現技術再到"穿梭巴士",綠色車隊","零排放"等,無不讓我們看到了壹個愈發流行時尚的北京。

至此,“流行”似乎也變得深刻起來,註重了它本身的現實性——流行突出反映了當時的社會和文化背景,而現在我們所需要的流行得與"和諧,科技,綠色"相關吧。

作為萬眾矚目的焦點,“鳥巢”成為北京青春吶喊的最強音,成為北京這座古老的城市想要成為全球都市欲望的投射和反應。與貝聿銘在盧浮宮設計的玻璃建築壹樣,“鳥巢”也在顛覆傳統中向大眾傳遞著壹種流行的氣息,並努力使之成為永恒。用北京大學張頤武教授的話來說,“鳥巢”從拓撲學上賦予北京舊有的城市空間壹個很大的彎度。成為了北京的流行風向標,在精神上帶來了壹個煥然壹新的北京。

再者說到本屆奧運會開閉幕式,它無疑是精彩而浪漫的,無疑是流行而永恒的。足以讓每個國人都為之震驚---

人們不會忘記那些永恒——畫卷展開,千山萬水,筆墨紙硯,如花美眷。墨色的隨意鋪陳,青磚石瓦的安然恬靜倏然綻放;舞者的旋轉跳躍,飛天禮花的氣勢恢宏頃刻湧來;夜空的斑斕表情,世界北京的欣喜若狂不能停息!

人們不會忘記那些流行——RAIN,王力宏的勁歌熱舞,抽象派的“暴走族”在奧運會上的精彩表演。流行的紅色裙裝透露出充滿激情的運動時尚態度,絢爛色彩的拼接如同馬蒂斯的剪紙給人最直接的視覺沖擊!

人們更不會忘記,那些流行與永恒相擁的時刻———當和平鴿在鳥巢展翅,當畫卷從大地上升起,當五環閃耀夜空,當“和”字出現!這壹刻,世界終於讀懂了張藝謀所迫切希望表達的和諧意願,讀懂了日益強大的中國所時刻銘記的和平承諾。終於讀懂———流行只是永恒的壹種表現,而永恒就是流行的內在!終於讀懂———流行與永恒的完美結合——流行不限於當下,經典非在既往!

跳出奧林匹克,我站在這裏,努力感受著——世界的中心,壹圈壹圈漾開的——是流行,是永恒。是流行與永恒的完美結合!是的,我無比開心。

2

繽紛世界,浮華喧鬧,各種事物變化很快:昨天還剛剛流行的服飾,今日已被淘汰:以往還盛行的歌手,今日已過時。“流行”壹詞似乎也流行起來,連對門的老太太也拉著自己的衣角:“這可是最流行的款式。”似乎這個世界除了流行,已沒有“永恒”之說了。

剛剛放學回家,小A便爬在床上,看最新最流行的瘦身雜誌了。“小A,飯好了,快來吃吧!”媽媽在廚房,喊著小A“媽媽,我今天不吃飯了,我要減肥。”小A撇撇嘴,死盯著書上線條迷人的模特。“這孩子!”對此,媽媽無可奈何。淩晨,小A可餓了,胃裏也打起了鼓。這是,門竟開了,媽媽正端著冒著熱氣的飯菜:“孩子,吃點吧,媽媽擔心妳餓壞了身體,只要身體好,再胖媽媽也愛妳。”小A看看媽媽不斷操勞的身影和充滿溫情的臉,決定再也不減肥了。

瘦身很流行,但永恒的是親情。

剛打了下課鈴,壹幫同學便圍著了壹圈,“嗨,妳們知道嗎,昨天××電臺說,‘神話’又要來開演唱會了!”壹個同學率先說道,“是嗎,我剛看到的×××報紙,上面講‘Sj’又要發新專輯了”……大家妳壹言我壹語地分享流行明星們的流行資訊。正當大家談得開心時,幾個男生壹推,將其中的壹個女生推倒了,大家立刻停止了談論,走上前去安撫這位女生,有男生找來紙巾擦拭女生跌破皮的地方,似乎早已忘了流行的明星們。

明星很流行,但永恒的是友情。

剛剛下班的小悠,便相約幾個好友去附近的商場購物,這裏有最新款的服飾,最新潮的發夾和皮包。小悠和好友們看得眼花繚亂。不壹會兒,小悠的手中便是大包小包了。休息之時,好友問她,怎麽沒叫男友來陪她,她說男友要加班不能陪她,於是她便生氣了,再也不回男友的電話。而當小悠和好友們走出商場時,外面卻下起了大雨,好友們都回家了。此刻,小悠看見了停車場旁的男友,他撐著傘,正向著小悠走來……於是,小悠決定,再也不向男友亂發脾氣了。

服飾很流行,但永恒的愛情。

當我們為繁華塵世中的流行而到處追逐,被流行搞得暈頭轉向時,來撫慰我們的或是親情,或是友情,或是愛情。所以當我們正欲抓住流行時,不要忽略關心過妳的人,不要遺忘身邊掩藏的關懷,不要丟棄永恒的溫馨的愛。

3論流行與永恒

世界上沒有絕對的流行,也不會存在絕對的永恒。 ——題記

這個世界上遍布了數不盡的文學作品,我們也在不同的時代閱讀著不壹的文字,因為對於讀者,沒有永恒不厭的文章,但是,對於作者,卻總有揮之不去的永恒的情感。

我們時常穿梭於書店,購買或閱讀著各種書籍,但是,作為讀者最關註的還是最新出爐的新作品,最流行的文學類別。或許是壹年,壹個月,或者只是壹星期,某本書賣得相當火爆,須臾間化作風暴襲卷了每個角落,這是流行,當然只是對於我們而言,是我們對新事物的嘗試與追捧,是具有時代性的,在不同的時刻我們可以隨意地變換自己的看法。因為作為壹名局外人,對於壹篇別人的文章並不會寄予過多感情,不會長久地,或者說永恒地去品讀,就如流水,會無止息得流淌,而不會因為喜歡某處而停滯不前,這是流行的趨勢,不變的定理。

盡管對於讀者只有流行的作品,但對於作者卻存有永恒的文字。每壹篇作品都有著它背後的故事,它的每壹個字都是作者用情感堆積起來的,即使它飽受讀者的爭議,卻仍會對裏面的文字有不壹樣的感覺,說不清,也道不明,是壹種撲朔迷離的影象,這是永恒,當然,也僅僅局限於作者自己,即便是知己也不能體會這種感受。這樣的感情是最真實的,就如遊離於山間的自然之氣,永恒地存在直至自然消失不見,它抽象卻也具體,總之,對於作者,它是個活物,是過去的自己的影子,包含了作者的心,這或許就是永恒的美好與奇特吧。

的確,流行與永恒有著太多的差別,但並不存在絕對的分界,它們都是相對而言的,就是說,對於同壹事物,流行與永恒是可以同時存在的,且並不矛盾。因為我們是不同的人,所以對於同壹件事,感情是不壹的,這也決定了流行與永恒在我們心中的取決。世界上沒有絕對的流行,也不存在絕對的永恒,改變了角度或態度,事物的性質也常隨之變動。就拿余秋雨先生來說吧,他是個公眾人物,當然也是壹個飽受爭議的作家。當他的新書出版,無數的讀者也開始了對他的議論,有褒有貶,於是,他的作品流行起來,傳閱在不同的人手中,而時間久了,呼聲與爭議也越來越小,直至,這壹流行的秋雨熱散去。但是,余秋雨寫這東西僅僅是給讀者看看,或者賺些稿費的嗎?不然吧,想必是他心中的真實情感的湧動與迸發,即便是遭受指責,也會繼續書寫,不會擱淺。對於自己的文字,他的感受是永恒的,難以被外物影響或改變。這是流行與永恒的交融,也是壹個例證。

有關流行與永恒的關系是很復雜的,交錯相通,不只是局限在文學作品,而是充盈在生活的各個角落與細節,人哪,就是這樣,站的地方不壹樣,感覺也就不壹樣了,總之,我想告訴大家的是,這個世界上還不會存在絕對的流行,亦或絕對的永恒,不要把事物分得那麽清楚,僅此而已。

4

流行與永恒

乍壹看,流行與永恒是水火不容的冤家對頭。人們偏愛壹個,便會忽視另壹個。

讀《哈利.波特》的人越來越多,知道《約翰.克利斯朵夫》的人越來越少;看日本漫畫的人越來越多,會欣賞傳統國畫的人越來越少;成天在家看愛情韓劇的人越來越多,偶爾讀讀舒婷愛情詩歌的人越來越少...

也有人固執己見,不肯追潮流尾巴,時常念念“江山待有人才出,各領風騷三五年”聊以自慰,就是看不起流行的。

何必呢?泱泱大國歷經數以千載的變故,飽經風霜,而至今挺立不倒,必有原因,必有什麽烙印深深地刻在每個中國人心中,在飛速的變化中保持不變的喜好。

讀物在變,不變的是人們對閱讀,對勇氣真誠的追求;審美在變,不變的是人們對美好所帶來的快樂的渴望;媒介在變,不變的是人們對待愛情地忠貞..

雖是如此,但日漸西化的現象警示我們不能放棄傳統,畢竟這是我們中華民族情誌意趣的寄托,是中國人最根本的根。我們應該知道,流行的未必是永恒的,永恒的壹定是流行不衰的。

本人找的。。希望對妳有用。。

  • 上一篇:裝飾藝術運動風格形式上受以下什麽的影響
  • 下一篇:請問古代佛教的說的蓮花和現代的蓮花有什麽區別?
  • copyright 2024吉日网官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