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傳統文化中“禮”的內涵
(壹)
《論語》中說:“道之以政,齊之以刑,民免而無恥;道之以德,齊之以禮,有恥且格。”就是說,僅僅用政令來禁止,用刑法來懲治,百姓會因害怕而避免受罰,卻沒有廉恥之心;但以德來引導,以禮來規範,百姓會因知廉恥而遵守法規。在儒家看來,用禮樂文化來培養人的行為規範和道德意識,比單純用禁止、懲治來解決社會問題要好得多。《禮記·曲禮》中說:“君臣、上下、父子、兄弟,非禮不定”,強調的則是以“禮”體現人的身份,用以維護上下尊卑的社會秩序。所說中國的禮從本質上說是為了從自我約束的層面讓人們去自覺遵守社會道德,從制度的層面來維護社會等級。因此,傳統文化的“禮”,是以禮治為核心,由禮儀、禮制、禮教、禮器、禮學等諸方面內容融匯的壹種文化集合體,形成了壹種特有的社會治理方法。
如果我們從長期的封建制度壹直在利用禮治來加強統治的角度看,禮似乎是對民主、自由和平等的反動。但是我們應該看到,盡管我們現在觀念上提倡自由平等,但我們的社會基礎仍然沒有達到“大道之行也,天下為公”(《禮記-禮運》)的“大同”社會,經濟文化上的不平衡所造成的仍然是壹個事實上等級社會。在這個社會中,人的人身份上的尊卑雖然不被承認,但社會角色上的分工、階層的不同仍然存在,而且需要相對穩定。盡管我們在致力於“公平”和“公正”,但這種公平和公正仍然是競爭狀態下的平等,結果仍然是在爭壹個角色,維護這種等級,而這些也恰恰也是促進社會進步的必要方式。我們所說的法制,也是在促進平等的原則下維護著社會的穩定,而社會的穩定就是意味著等級的穩定。所以從這個角度看,又回到了“道之以政,齊之以刑”無法取代“道之以德,齊之以禮”的社會狀態上去了。
(二)
所以,傳統文化中的禮雖然起源於“大道既隱,天下為家”(《禮記-禮運》)的“小康”社會,但它的真正內涵則是為了維護這種“大同”社會遠去或遠未到來的等級社會的和諧和秩序。是為了對人進行行為規範的的教育,修養和文明程度的提高,是壹種有效的社會控制手段。這些內涵對今天的社會仍然具有價值,仍然是壹種社會道德的外化,仍然是可以與法制並行和相互交織、配合的社會治理方法。如果我們把傳統的道德內涵置換為現代的道德內涵,把過去的生產關系置換為現代的生產關系,把封建專制的制度背景置換為現代政治文明的的背景,把傳統的聖人治天下置換為民主,把固有的等級觀念置換為可公平競爭的角色觀念,加上平等和崇尚人的尊嚴,再保留壹些我們應該保留的如父慈子孝,長幼有序,師道尊嚴,敬畏先輩和與自然和諧等核心傳統價值觀,再借鑒世界先進文明成果,那麽這些禮內涵就完全可以成為我們今天重建中國特色禮文化的基礎。如果再將禮中不能適應現代社會文化和政治制度的的禮治、禮教、禮學加以揚棄,將重點放在禮儀和相關文化的建設上,重振禮儀之邦就有了壹條可靠行的途徑。
二、儒家的禮樂文化中的人文理念
(壹)
也許有人會問:“妳上述的那壹大堆‘置換’之後,妳所說的內涵還存在嗎?這些內涵對中國禮文化的‘重建’還有多少實質上的意義?”
在等級社會中要保持各階層的和諧相處,使之相互關照,進而不斷促進社會的平等,就是要處理好人與人、人與社會的關系,保持壹種相對穩定的社會價值觀,而禮的作用正好如此。這不僅表現為禮的內涵古今壹脈相承,更是因為傳統的禮樂文化有許多方面與現代人文理念相契合。
社會是由人組成的,所以治理社會就要從教育人開始。現實社會中很多問題歸根結底都出在人的素質問題上,不從這個根本入手,就不會長治久安。所以中國的傳統文化的“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把“修身”放在治國的最基礎的地位。所以說,在壹方面要下大力氣解決當前最突出的社會問題同時,另壹方面也要抓治理社會的基礎問題——人的素質問題。
(二)
《中庸》說“天命之謂性”,意思是說情和欲等是人類與生俱來的天性;《中庸》又說“率性之謂道”,頗有承認自由的意思。但自由不是絕對的,必須把它控制在人與人能夠和諧相處的程度。否則貪婪、殘暴等人性的弱點就會危害社會的和諧,這就要用壹些辦法來規範,所以《中庸》又說“修道之謂教”。儒家的禮樂文化,就是用來培養人的行為規範和道德意識的。
例如我國傳統的成年禮、婚禮、相見禮等等,都蘊涵著豐富的人文理念,讓妳在這些儀式中感受親情,感覺責任。又如平時對師長、對父母、對老人尊重等等,都是要在潛移默化之中培養人們尊老敬長的意識和修養。中國歷來認為禮儀制度的建設是治理國家的基礎工程,古代有很多制度就是通過“禮樂”來達到行教化和相互溝通的目的的。例如先秦與漢代的的“采詩”、“獻詩”就屬於壹種典型的“禮樂”制度,它為下情上達、防止民情的言路中間阻塞發揮了重要作用。另外像對待弱勢群體,《禮記》說“雖負販者必有尊也”,即使是肩負擔挑走街穿巷的小販,也應享有人的尊嚴,得到社會的尊重。如果公民普遍有這樣的素養,對制度的實施就會起到相輔相成的作用。這些做法今天仍值得借鑒,這些做法的作用在防範犯罪方面也是法律懲處所不容易起到的。
三、禮文化傳承與借鑒方面所面臨的問題
我們要重建自己的禮儀文化,不僅需要傳承,也需要借鑒。只有借鑒世界先進文化,才能保證禮儀的先進性和時代性,同時體現壹種世界***同的行為語言。事實上我們今天的許多約定俗成的禮節和儀式已經融合甚至是照搬了西方的禮儀。這種照搬雖然表現出了新的時代面貌,但要將其真正轉變為自己的東西,與我們自己的民族特色相契合則需要解決許多問題,需要與新文化的建設緊密地聯系在壹起。
首先:我們今天要建立壹個相對完整的禮儀系統,其困難並不在於如何編好壹個大家在社會舞臺上表演的通用腳本,形成壹種外在的形式,而是能不能在這個形式中註入我們民族靈魂性的東西,會不會跟我們潛在的民族信仰、價值觀發生經常性和沖突,它能不能成為壹種能讓我們身心合壹,自覺與不自覺都可以遵守的東西。如果能,那我們就可以在與世界和諧相處的同時也保持了自己的特色和尊嚴。如果不能,那要麽被別人同化,要麽就會讓傳統成為我們與世界溝通的障礙。
其次:今天國際通行的禮節基本上是西方禮節。這種現象的原因並不僅僅是西方的實力強勢,深層的原因在於其價值體系的完整與自洽,在於西方人對自身文化的高度認同和深刻的覺悟。盡管在世界變化日新月異的背景下西方人也有迷罔與反叛,但從整體上看,他們能夠從容應對各種思潮的挑戰,以致在行為表現上保持壹貫和身心合壹,能夠自信地堅持自己的禮儀與修養。而這壹切又與基督教的社會基礎密切相關,因為儀規是宗教的重要活動方式,對傳統宗教的虔誠信仰,就意味在要從小接受這種儀規的教育與熏陶,使得禮儀能夠自然地滲透在人的行為表現之中。精神與物質、政治與文化的高度契合,自然會使人獲得高度的自信與優越感,正是西方人依托實力表現出的自信與優越感賦予了西方文化強大的感染力,使其禮儀被視為了世界標準。對照我們現在的社會文化狀,我們與西方的差距也是明顯的。
第三:我們今天無論是借鑒還是“拿來”西方的禮儀,或者是我們是自創壹套自己的禮儀系統,這在形式上都不難。難的是我們也能有壹個完整而自洽的價值體系,有對自身文化的高度認同和深刻的覺悟。上世紀的近百年的革命挽救了民族,使中國獲得了新生。革命必然要破,舊文化的消亡是應該的。但如同在革命後的廢墟上要建立新的經濟壹樣,文化的廢墟也需要重建,這就是壹個艱巨的工程。所以我們借鑒西方,不僅僅是要借鑒它的形式,更應當借鑒其精神與物質、政治與文化的高度契合的狀態,只有這樣我們才能建立起自己的自信和優越感,才能確立我們的感染力。民族的復興不僅是實力的復興,更是壹種標準的復興。只有別人也認同我們的標準,才能真正自立於世界民族之林。
所以建立先進的中華文化是重振禮儀之邦的根本,解決禮儀的問題實際上也是在解決文化問題,禮儀文化的重建實質上就是壹個新的中華文化的重建部分,認清了這壹點才能把握其正確的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