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中國傳統文化的地理環境 任何文化的生成和發展,總是在壹定的環境下進行的,地理環境分為兩個方面的內容:自然地理環境和人文地理環境,是不同的文化類型和不同的文化特性產生的內在物質基礎。考察中國傳統文化,首先應該對中華文化賴以生存的自然地理環境,有壹個總體性的把握和了解。 壹、地形、地貌和近萬年以來的環境變遷 中國地處亞洲東部,太平洋西岸,地勢走向總的趨勢是西高東低,依次遞降,呈現出三大階梯式的地形地貌。青藏高原為第壹階梯,平均海拔高度在4000米以上,許多山峰都超過海拔7 000米,號稱世界屋脊,著名的亞洲大河——長江、黃河、瀾滄江.怒江,都發源於此。在青藏高原以北.以東和東南壹帶,有蒙古高原.黃土高原.雲貴高原和塔堅木盆地,惟噶爾盆地、四川盆地相間分市,地形極其復雜,海拔高度下降到2 000—1 000米以下,形成第二階梯。第二階梯以東,北起大興安嶺,中經太行山,南至巫山壹線以東以及雲貴高原以東的中國東部地區,平均海拔高度低於500米,其中僅少數山峰高達3000米以上,是為第三階梯。海拔低於200米的東北平原.華北平原、黃淮平原.長江中下遊平原以及江南紅土層丘陵盆地,都分布在這壹區域。 落差如此顯著的三大階梯.像壹把巨大無比的躺椅,西北背靠歐亞大陸.東南面向太平洋。由於幅員遼闊,地形復雜,決定了中國復雜多變的氣候環境。就幹濕度而言,中國大陸以距海遠近形成了從東南向西北由濕潤、半幹旱到幹旱逐漸遞變的明顯趨勢。東部低階梯濕潤多雨,中部第二階梯除雲貴高原以外,壹般為半幹旱和幹旱氣候,特別是西北內陸,由於遠距海洋數千裏之遙,加上關山阻隔,東方從太平洋,南方由印度洋吹來的濕暖季風鞭長莫及,因此成為中國最幹旱的地區。而青藏高原,則以高寒為基本氣候特點,這種氣候大勢,斜向把中國分為東南和西北兩大部分,出現了東南以農耕為主,西北以畜牧為主的人文地理景觀。就冷暖度而言,中國大陸由南而北,以山川河流為天然分界,呈現出熱帶,亞熱帶,暖溫帶、中溫帶、寒溫帶的漸次遞變。;大體上說,臺南、瓊西及滇南河谷壹線以南為熱帶;自此以北至秦嶺、淮河及白龍江壹線為亞熱帶;秦嶺、淮河以北至秦漢長城以南為暖溫帶;秦漢長城以北,以西為中溫帶;大興安嶺北端.黑龍江—線為寒溫帶。這是當代南北氣候的基本情況-同世界上其他事物都在運動、變化壹樣,人類文化賴以生存發展的地理、氣候環境,也隨時都在運動變化著。自從直立人在中華大地上出現直到如今,數百萬年間,中國大陸地理環境發生了重大變化,正所謂;。滄海桑田”。這裏僅就與中國傳統文化形成和發展關系較為密切的近萬年以來,中國大陸的環境變遷,略作敘述·近萬年以來,中國大陸的地形、地貌變化.主要發生在第二階梯和第三階梯範圍內,明顯表現為: 1.海陸變遷。由於受到全球氣候冷暖變化以及地質條件變化的影響.此間曾經經歷了數次海進和海退的變化,從遼東灣到杭州灣之間,大部分沿岸地區都是在最近二三千年以內陸續成陸的,但也有部分陸地重新淪落,沒人大海。2.水域變遷。在數千年的漫長歷史發展過程中,許多河流都曾經歷過多次的決溢和改道,從而發生丁多次渚多河流。水系的變遷。其中,尤以遼河,海河,黃河.淮河的改道最為頻繁。同時,許多著名的湖泊都發生了改變形狀、面積縮減以至消亡的變化。 3.高原變遷。土地的過度開墾使高原地帶出現了日趨嚴重的水上流失,地形破碎的結果導致可耕面積的日益減少和生態環境的口趨劣化。同時,在蒙古高原和青藏高原壹帶,由於降雨量的漸趨減少和載畜量的日漸增加,使得草原地帶的生態條件也日趨惡化。4.沙漠變遷。由於人類與自然活動的交互作用.沙漠面積日漸擴大,吞沒丫許多綠洲和城市。近年來.隨著中國人民環境意識的日益增強,治理沙漠取得了重大成果,也出現了沙漠後退,風沙消減的新的景觀。 關於氣候條件的變化,近萬年以來,我國氣候總的發展趨勢是由暖濕轉向涼幹。距今8000年前,氣候幹燥的遼河上遊壹帶,與全國大部分地區壹樣,曾經是溫暖濕潤地帶。“到了距今5000年左右的新石器時代晚期,中國大陸的亞熱帶分界線也還北達今華北平原,燕山以南壹線。’據竺可楨先生的研究成果:我國在距今5000年前至距今3000年前這2000年間,大部分時間的年平均溫度要高於現在2C左右。近3000年以來,我國的氣溫曾經出現了壹系列上下擺動的變化,在公元前1000年,公元400年.公元1200年和1700年,曾經出現四次溫度最低期,溫度的擺動範圍為l。壹2℃。在此期間,在每壹400至800年的期間裏,可以分出50—100年為周期的小循環,溫度擺動範圍是1。壹0.5℃二-R宰先秦典籍都追記我國在夏朝建立之前,曾經有壹個漫長的蜒水時吶所謂“當堯之時,天下猶未平,洪水橫流.泛濫於天下。”“昔上古龍門未開,呂梁未發,河出盂門,大溢逆流,無有丘陵沃衍。平原高阜,盡皆滅之,名曰鴻水,”水災泛濫,對古人的生存構成了長期的威脅。而在最近的500年間,旱災明顯多於水災。當今的中國,普遍面臨著地下水位下降,導致諸多水源幹涸,從而造成全局性缺水的嚴重局面。二、地理.氣候環境對中國傳統文化的影響地理,氣候環境是人類生存發展並且依以創造文化的物質基礎。·不同的地理、氣候環境,對於不同文化類型的生成及其發展趨向,具有重大影響。由於人類對地理環境的利用從來沒有達到極限,不同地區、不同時期的人類,對地理環境的利用程度和利用方式並不壹致,所以,在大致相同的地理環境中的活動結果也會不壹致,因此產生不同的文化類型。中國大陸在中國傳統文化形成發展過程中,客觀上存在著方方面面的影響,其中主要表現在如下兩個方面:1.文化的多樣性與多元壹體格局中國幅員遼闊.氣候多樣.地形復雜,國土範圍內部,客觀上存在著縱橫交織、特征各異的自然地理區域。由於受季風氣候影響,我國的降雨量由東南至西北依次遞減,而地勢則由東南向西北依次增高,因此出現了東南低平而溫潤.西北高亢而涼幹的地理、氣候差異。根據這壹特點,1933年,我國學者胡煥庸提出自東北的黑河至西南的騰沖劃壹條直線,把中國分為東南和西北兩個部分,直線東南為南方,占地面積為42.9%,人口卻為全國總數的94.4%;直線西北為北方,占地面積為57.1%,人口僅占5.6%。這便是國際學術界著名的“胡煥庸線。。研究結果表明,唐宋以來1 000年間,我國東南農耕區與西北畜牧區的人口.占地面積基本上保持著三十年代統計的比例數字。即地理,氣候條件優越的東南農耕區,占地面積約為40%,而人口比例壹直保持在90%以上;地理、氣候條件較差的西北畜牧區,占地面積約近60%,產業結構以畜牧業為主,穿插分布著小塊河谷.綠洲農業區,近千年以來,人口比例壹直在總人口的10%以下。同時,由於中國的地理環境客觀上存在著由南到北的溫度和濕度的漸次差異,因此決定了淮河.秦嶺以南的中國南方,產業結構以稻作農業為主;淮河、秦嶺以北至秦漢長城沿線以南的中原壹帶,產業結構以粟作農業為主;而在秦漢長城沿皺以北的北方地區,產業結構則以遊牧業為土。中國境內地理.氣候環境的區域性差異,客觀上構成了多民族***居,多種經濟成分互立.多種文化類型並存的物質基礎。同時,由於中原地區環境相劉優越,因此形成了各民族內聚,多文化類型融合的歷史趨勢,從而出現了中華文化形成發展過程中的多元壹體格局。2.中國傳統文化的開放與封閉中國的西部和北部連接亞歐大陸,東部面向太平洋來,中國就是世界的中國,與外部世界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系。考古界的最新研究結果認為,早在舊石器時代,中國的東半部文化就與環太平洋地區的文化有聯系,美洲新大陸的土著居民,很可能就是東北金牛山人的後裔。新石器時代以來,中國文化與東業.東南亞以及環太平洋文化帶的聯系表現在***同存在的有谷石錛和以突出眼睛為特征的神人獸面紋飾造型等方面。在西半部,河西走廊和北緯40。至50。之間的狹長草原地帶,是連接中華大地與歐亞大陸的紐帶。周秦考古成果表明,源幹草原地帶的周、秦文化都帶有鮮明的西方色彩,琉璃器,三棱銅箭頭和屈肢葬等中亞、西亞壹帶的文化因素是通過周人和秦人傳播到中原地區的。唐代的首都長安.遼代前期首都遼上京.元代的上都和中都.都是因為西北通道的客觀存在,而成為國際性都市的。至—f陸上絲綢之路,海上絲綢之路.陶瓷之路等國際通衢的存在,更是古代的中國與外部世界有著密bJ的,多種渠道的聯系的有力證明。然而,毋庸諱言,古代的中國也長期以來壹直缺乏對外開放、向外進取的動力。相對優越的地理環境加上巾華先民的勤勞和智慧,使古代的中國在西方近代文明興起之前,長期成為世界東方乃至整個世界最富足.最強大的國度,因而產生了“中華帝國,無求於人”的自我陶醉,自我封閉觀念.所以,在古代中外交通史上,不避艱險、不遠萬男來到中國的各色外國人遠較走出國土範圍以外的中國人為多。 當迫切要求發展的西方人千方百汁地尋找通向中國的航路時,老大的中華帝國卻實行閉關鎖國政策,連早巳開辟的對外航路也不肯利用。壹面臨海、三面環山的地理環境,使中國成為壹個相對獨立的地理單元。中國人從很早的時代起,就習慣於以“天下”和“四海”概念來構想自己生活的世界的格局。中國古人設想自己生活在四海之內,天下之中,由中而外的順序是:京師、諸夏、四夷。在“華夏-四夷”的天下模式中,所有的外族都被包容在四夷之內,而四夷又可以通過用華變夷、由夷變夏的過程,被納人中原華夏的母體之中。這種構想,是中國能夠長期維持大壹統局面的思想基礎,也是中華民族能夠在長期復雜的歷史發展過程中,像滾雪球壹樣不斷獲得發展,壯大的原因之壹。自古以來,中國就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國度,秦漢以降的2000年間,人口數字大致保持在世界總人口的1/3以上。受地理氣候環境影響,中國龐大的人口分布很不均衡。秦漢之際,60%%以上的人口都分布在中原壹帶;淮河以南的南方,長城以北的北方,均屬地曠人稀地區。魏晉以後;隨著北方民族的南下和江南地區的開發,人口的分布發生了很大的變化,至唐宋以後,形成了東南部農耕區人口稠密,西北部畜牧區人口稀疏的分布局面。由於長期以來,絕大部分人口都集中分布在東南農耕區域,造成了人口的增長和可耕土地面積日益不足的矛盾。人們只能在所能得到的十分有限的狹小地塊上,早出晚歸,精耕細作,對土地實行最經濟的利用,藉以維持生存。時日既久,養成了中國人安土重居、樂天知命、安份守己的民族性格。同時,經濟上對土地的過分依賴,壹方面限制了中國古人的視野,從而影響了對外的擴展與開放;另壹方面,也培養了中華民族對鄉上的無限眷戀和對故國的深切情懷,從而產生了蘊藏在中華民族內部的巨大的凝聚力。
上一篇:街舞頭轉的基本功教學下一篇:非參數統計的相對優點